车圈老炮看王传福炮轰无人驾驶,未来会是什么样?
聊天聊地聊空气    吹车吹人吹壳子~ 聊天聊地聊空气 吹车吹人吹壳子~

中国车市最不正经直播节目 第0007期

时间:4月11日   地点:G318川藏线天路十八弯

主持人:麻辣车事 段旭

壳子客:云堆汽车 张国鸿  马拉车市 马黎明

特邀嘉宾: 阿川说车 汪川


 

·自动驾驶是一个自带流量、自带光环的概念。比亚迪必须要成为有流量的品牌,才能快速拉动整体销量。

·王传福扣响大炮之后,比亚迪公关部是在大力推进还是想办法灭火让大炮变成小手枪?!

·到底是王传福人间清醒,揭穿了皇帝新衣;还是因为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方向上落后了,逼迫老王亲自上阵轰响了2023年的第一炮?!

·老王像是站在深渊里怒吼呐喊,周围全是拿着刀枪对着他的!



【话题背景】

近日,王传福在比亚迪投资人业绩说明会上对无人驾驶发出“惊人”言论——无人驾驶是扯淡,弄了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是忽悠,是皇帝的新衣……

王传福罕见的表态一时间引发舆论海啸,本期直播间首度设在了户外,四个老男人来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G318,冒着缺氧的风险畅聊劲爆的话题!


三个老男人首次在户外开播 三个老男人首次在户外开播


1·挑起话题挣流量带销量?


汪川:王传福的这番言论的确引起了轩然大波,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在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当下,自动驾驶实际上是一个自带流量、自带光环的概念。暂且不论观点正确与否,王传福首先挑起了这个话题,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比亚迪去年销量186万辆,整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今年说不定能做到300万辆。在这样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自己的曝光量,必须要获得舆论的支持。

比亚迪必须要成为行业里面有流量的品牌,才能快速拉动整体销量。

当然王传福可能还有自己的一些考量,但他至少让比亚迪又一次走上了风口浪尖,让更多人认识了比亚迪。

段旭:我理解汪哥的意思是王传福可能是想通过爆炸性的、旋风般的观点引起大家的关注,就像马斯克一样,时不时然冒出爆炸性的观点让大家关注特斯拉。可能王传福也在学着这种营销,引起关注以后带动销量的提升。

马黎明: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为王传福先生点过赞,这次一定要给他点个赞!第一,我感觉今年开年以来,整个比亚迪都很硬气。第二汽车圈不缺“大嘴”,印象当中这么多年他很少对行业敏感话题进行那么直白的炮轰,这一炮轰得好!

张国鸿:这次王传福提到了几个词语非常罕见——虚头巴脑、胡扯、皇帝的新装、资本裹挟……

那到底是王传福揭穿了皇帝的新衣,他是人间清醒;还是因为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方向上落后了,为了实现巨大的突破,逼迫王传福亲自上阵用大炮的方式轰响了比亚迪2023年的第一炮?!


他这次的炮轰确实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我感觉形成了明显的两派:第一派是坚信无人驾驶就是未来,另外一派就是在智能技术这一块相对比较落后的传统企业,他们说别去玩那些花样,造好车才是本质,毕竟关乎人命。

图据比亚迪汽车官网 图据比亚迪汽车官网


2·如何看待被资本裹挟?


段旭:王传福这次提到了很多关键词,特别是无人驾驶是被资本裹挟的,汪哥怎么看?

汪川:很多新势力、新能源品牌背后实际上都是资本在撑腰,靠融资发展线下,这套玩法和传统车企的完全不一样。另外,传统燃油车在营销层面会讲发动机、变速箱、讲各种核心技术,新势力新能源没啥可讲的,只能讲未来!

讲电池讲三电用户可能也听不太懂,无人驾驶一说谁都能明白!所以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正是他们最大的营销王牌,这个概念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具有更大的营销价值。

段旭:王传福说自动驾驶是忽悠,小马哥你觉得这个忽悠存不存在?

马黎明:我觉得有很大的忽悠成分。现在做事情如果不沾科技两字好像就不潮流,王传福的炮轰是说给消费者听,说给小白或者“韭菜”们听。

段旭:短时间内很多人狂讲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把它当做营销名片,这确实是在忽悠!那对于“皇帝的新衣”,国鸿怎么看?

张国鸿:对于这个说法,我还是持不同意见。当然首先阐明一点——我非常敬重比亚迪、非常尊敬王传福先生,王先生是中国车市引领潮流的先行者,他的话里一定是有道理的。

的确,现在市场上有一些新势力狂轰乱炸的推广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有些过头了!但反过来说,人类需要梦想啊!千百年来人类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解放自己!

图据地平线 图据地平线


王传福作为行业领头人说现在有些人穿上了皇帝的新衣,我觉得这只是形象的比喻而已。从长期来看,我和很多科技界的人士一样期待着无人驾驶的到来。

等到那一天来临的时候,它不是皇帝的新衣,它就是一件真正的科技外衣!


3·揭穿“皇帝新衣”得罪了谁?


段旭:在大家对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很狂热的时候,王传福突然泼了一盆冷水,就像第一个揭穿皇帝新衣的那个小孩。这样会触动哪些人的利益?或者说得罪哪些人?

汪川: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其实无人驾驶是人类的一个梦想,早晚都会实现,不能完全去否认它,只是在一定时期内如何看待而已。地平线CEO就说得很清楚——他认为10年之内自动驾驶L4是达不到的。注意他也只是说10年,这也是个分阶段的说法。现在技术迭代很快,实际上我觉得无人驾驶只是算力的问题,算力到了一定程度是能够解决的。


【编者按: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明确规定,基于驾驶自动化系统能够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程度,根据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有无设计运行条件限制,将驾驶自动化分成0-5级。】


至于说这一次得罪哪些人?我觉得肯定会得罪一些以智能驾驶为营销手段的品牌。与此同时,你说对比亚迪自己没有影响吗?也不完全!

比亚迪也是一个以技术为引导的企业,你不能说只是电池做得好、易四方做得好、云辇做得好,这些都还是偏产品机械方面;说到真正的智能技术比亚迪还是需要提高的!智能这一块提高了以后,对比亚迪品牌也是有赋能的。

段旭:我的理解是得罪了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的既得利益者们,让这些人站在了比亚迪的对立面。


汪川:对,会让以自动驾驶为营销手段的品牌乏力!

张国鸿:把别人的股票再向下拉一点!

马黎明:说到得罪首先一定得罪了同行!得罪那些善于拿这个做噱头去融资然后让股票上涨的同行们;第二个肯定是得罪了资本!

段旭:把资本的梦打碎了!

马黎明:我觉得在王传福心目中可能就没有“得罪”这两个字,他敢把这个话炮轰出来或者说泼一盆冷水,就没在怕的。

为什么王传福的嘴越来越硬或者说比亚迪的腰杆越来越挺,确实是有数据在支撑的。去年比亚迪卖得非常好,今年王传福明确说要做销量的NO.1。我觉得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就是引领者的身份,有“带头大哥”的感觉,他也许压根就不在意别人的感受。

高处不胜寒!

段旭:他的面前没有对手,也没有敌人。

张国鸿:说到得罪,我觉得首先得罪华为、第二得罪百度!当然也包括地平线以及一些合作伙伴们。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些品牌和企业也应该冷静下来听一听王传福的大炮声。


2022年4月21日,比亚迪与地平线正式宣布达成定点合作,比亚迪将在其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高性能、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征程5,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行泊一体方案,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功能。   文图据地平线官网


我也想问问比亚迪的李云飞先生——当王传福的这一番言论出来之后,你们公关部是在推进这个大炮打出去还是想办法四处灭火,让大炮变成小手枪呢?!

如果说高处不胜寒,我觉得王传福一定是高处胜寒的!因为你有足够的底气、实力,站在中国汽车NO.1的位置上,大胆地说出你想说的一切!

因为只有你王传福能够有这样的勇气,其他的人说出来那就叫吹壳子!你王传福说出来,大家就要认真地思考!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感谢王传福先生这次的大炮!


段旭:看出来了国鸿是王传福的粉丝!我相信这个大炮出来之后,可能大部分的传统车企都拍手称快,说老王终于替我们说了句真话!但其实在行业里面,有大量的资本、大量的人需要靠梦想支撑,老王可能在短期内或者一定时期内断了他们的财路或者念想,这是很危险的!

我感觉老王现在就像是站在深渊里面怒吼、呐喊,周围全是拿着刀枪对着他的。

汪川:他不是在深渊里面,是站在了制高点!

段旭:总而言之这次确实带来了一些流量但也有压力。资本市场、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可能在想,老王你好像不太认可自动驾驶这个玩意,那以后我们不跟你玩,你自己搞你自己的吧!

老王有可能把自己孤立起来了!

汪川:很多企业都是以科技来标榜自己,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更高的梦想或者理想的话,那么它就是个现实企业。为什么特斯拉要做更高端的技术,要搞宇宙飞船去火星等等,实际上就是想让自己一直以科技公司的形象示人。

马黎明:但老王这次好像在把科技的标签往回收,反而像传统企业更靠近了!


图据特斯拉官网 图据特斯拉官网


4·谁在鼓与吹 谁在消极看待?


段旭:据你们观察,行业里哪些人在鼓吹自动驾驶,哪些人则是消极看待呢?

张国鸿:“鼓吹”这个词好像有点贬义,可以说是在努力的推进智能驾驶、无人驾驶。

从推进的角度来讲,国外是谷歌和特斯拉,国内的话第一华为、第二百度,第三个就是这一批做智能驾驶的供应商们比如地平线等,他们都在努力推进。全体的新势力品牌基本上也都在往这个方向走。

至于传统汽车大厂比如说吉利、广汽埃安、长安等等,他们都是居中偏智能驾驶方向的!当然万万没想到,比亚迪这一次走到了丰田、本田、大众、宝马、奔驰的阵营里!要知道传统汽车大厂其实是在向后拉的,他们认为造车一百年了那些东西就是虚的,自己还是要造好汽车本身!


图据百度阿波罗官网 图据百度阿波罗官网

比亚迪一直努力的打造三电系统,以为百分百地站稳了脚跟,但一夜之间发现好像也没有完全占领这个世界!因为灵魂还在外面,三电可能只是基本功而已!

马黎明:王传福一直以来都以相对低调和内敛的技术男形象示人,这次为什么会这样讲呢?是不是希望大家重新通过他这个IP去认识比亚迪,或者说让大家觉得在汽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比亚迪能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汪川:王传福这番言论引起轩然大波,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自动驾驶经过这么多年所有人的努力,大家都发现了瓶颈,都觉得很难突破!其实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往L2++的商业模式在做,都想把这个做得更现实一点、更商业化一点!现在很多城市也在搞这个车路协同,想把自动驾驶做成城市高级辅助驾驶的概念!

段旭:汪哥认为现在的无人驾驶投入了天量资金,但好像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搞得太早了!有些太超前,得把他拉回来!

汪川:对,是这个概念!但是你说需不需要有先驱?!就像刚才国鸿说的人类有梦想必须有先驱!这几千亿必须要投,不投怎么知道L4能不能实现?

王传福也有很大的团队、花了很多钱在搞自动驾驶,行业内部我估计也有共识——老王毕竟是车市老大,他的话说不定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想法!有可能他就是大家的代言人!

往水里面扔个石头炸起涟漪,谁的石头最大呢?肯定是老王的嘛!

国鸿刚才说老王可能得罪了百度华为等等,其实我估计他们也在做更多商业化的运作。因为先驱们投入很多钱以后,会发现到底什么样东西可以更好地进入城市高级辅助驾驶这个概念,这样会让他们在路网协同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图据小米官网 图据小米官网


5·无人驾驶的难点到底在哪里?


段旭:实际上我们刚刚还谈到一个问题,无人驾驶主要的难点在哪里?就像我们这一次走的川藏线G318,路面状况非常复杂,在这个路上我们来谈无人驾驶特别有意义!

汪川:我觉得从技术角度来说,现在绝大多数研发L4的都是以大数据做基础,必须考虑芯片算力TOPS,很多技术公司走的是这条线路。

其实无人驾驶的研发也有不同线路——特斯拉之前就公开发布称,他们是在围绕类似视觉神经的计算方式而不仅仅是靠道路环境的数据计算,力求做到类似于人的思维去判断和感知,这就和很多公司做得不太一样。

我觉得L4做不通可能是因为数据累积的问题,那么靠神经元这套体系能不能做上去呢?可能还得看未来会有哪些革命性的技术带来实质性的突破。

张国鸿:关于难点,我觉得王成福先生讲的有一点值得讨论——他说我搞生产线、几十万员工,在那么固定的场景想无人化都没戏,汽车得在多么复杂的场景下完成应用!

就像我们今天在天路十八弯一样,我觉得在复杂的场景下短期内要实现无人驾驶是不可能的!

难点之二是中国现在的智能驾驶无人驾驶都是靠增加硬件探测数据完成累积,成本极高。更重要的是数据得到之后,我们没有高算力的芯片!所以这条路线很有可能走不通,即便走通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也未见得支持中国在五年、十年实现这个目标。

马黎明:我建议做无人驾驶的都来318走一趟。我们都知道技术的底层逻辑是要靠数据来堆砌,但无论数据的抓取也好或者模拟也好,毕竟是人脑做的东西,我觉得一定有无法实现的场景。

另外我觉得智能化网联化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壁垒,企业之间如何打通数据链也是个问题。


图据蔚来汽车官网 图据蔚来汽车官网

段旭:我突然还想到了伦理问题!等到实现极致的无人驾驶的时候,人类文明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还是要一边限制一边发展!

马黎明: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



6·对于无人驾驶有何建议?


段旭:刚才讲到不少问题,话说回来大家对于无人驾驶有什么好的建议?

汪川:辅助驾驶的确改变了我们对驾驶的传统认知。以前在谈论汽车的时候,更多的是在乎驾驶乐趣,但现在中国靠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以后,跟传统燃油车不太一样了。

现在聊得更多的是辅助驾驶,汽车娱乐化、车机流畅度等等,所以出行工具的智能化一定是必然。

我觉得不管是L2 L3 L4都要去发展,不管花多少钱都要去做,因为这是人类的一个需求——以后已经不用去考虑汽车转速、发动机形式,考虑的是这辆车能不能安全的、轻松地把我送达。

前途肯定是曲折的,但都应该去克服!就像刚才小马哥说的人类没有理想如何有现实?

马黎明:不能让梦想窒息!这个世界足够大,有些人有长远的梦想,有些人希望更接地气或者更现实一些都无可厚非。当然,就算到了无人驾驶实现的那一天,我仍然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紧紧握住方向盘!

张国鸿:我第一个建议提给王传福和比亚迪——一定要加快研发智能驾驶、无人驾驶!

如果比亚迪能在智能化方向进一步领先,那中国的比亚迪就真正成了世界的比亚迪!


图据比亚迪汽车官网 图据比亚迪汽车官网

因为比亚迪当前在消费者心目中比特斯拉弱的地方就在智能驾驶方向上,如果这一点上突破了,那比亚迪就真得牛!


第二个建议是给新势力造车的朋友们——你们一定要听听王传福先生的建议,你们动作慢一点、停下脚步等等你的灵魂,你们跑快了要扯着蛋!

你们现在先把三电弄好把车造好,在智能技术上继续加油继续引领!千万不要被王董事长的这一炮吓住了!

第三,我还想给这些传统汽车大厂提个建议——你们现在不要站在旁边看了,赶快跳进去。其实王传福已经一语道破天机——电动化未必就是全部的未来,但是智能化一定是未来!

现在的丰田本田BBA们,你们应该快速的、全力以赴的进入智能化领域。中国现在在智能化领域里面绝对是世界领先、全球第一,你们应该勇敢地跳进来!

世界汽车大牌们不要站在欧洲古老的小街道上去想智能驾驶,不要站在中世纪的古堡里看待当今的智能科技!在这个方向上如果迎头赶上,你们还是世界的大哥!

段旭:国鸿的比喻通俗易懂,也喊出了我们四个人心中的口号——中国汽车一定加油,我们一定要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谢谢大家!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6万关注 | 1956作品
+ 关注
有趣,不装,帮你选车,交个朋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