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下的和谐共生之美 贵州丹寨试驾BMW i3

在万千景色中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是最为迷人的部分,隶属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丹寨就汇聚着诸多少数民族古老文化之传承,并且还坐拥令人惊叹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观,可以说完美地承载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魅力。在这里我们与全新纯电动BMW i3一起,在蓝天白云下探索循环永续理念,领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云上丹寨海拔在700-10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近70%,夏天的丹寨可谓是好山、好水、好清凉,拥有宜人气候与优越的环境。悠悠云上,由全新纯电动BMW i3组成的车队沿翠绿环绕的高速公路一路奔袭。在开启这段旅程之前,电动车在长途试驾中会有怎样的动力表现一直是萦绕在我心头的疑惑,但是全新纯电动BMW i3搭载的励磁同步电机带来了全速段区间持续输出的澎湃动力。这台车带来的驾驭感受十分之独特,它没有大家刻板印象中电动车“傻快”的感觉,保留了燃油车厚重感的同时撇去了燃油车的顿挫感以及迟滞,带来了电动化时代独有的驾驶乐趣。


窗外喀斯特峰林鬼斧神工般的风景划过,仿佛展开了一幅诗意的画卷。青山碧水云遮雾绕,脚下也情不自禁地对加速踏板施压,全新纯电动BMW i3一直用酣畅淋漓的输出回应着对动力旺盛的渴望。行程中享有“粉红秋名山”之称的“花溪高坡九道拐”是备受期待的一个环节,连续的掉头弯卡以及延绵起伏的高度落差不仅对车辆的性能提出了挑战,更是点燃了各位驾驶员的驾驶热情,这样独特的道路环境也给了全新纯电动BMW i3一展身手的舞台,车身以轻盈的姿态在“九道拐”掠过完美曲线。


全新纯电动BMW i3之所以能够拥有这样极佳的操控性能和过弯稳定性,不仅是归功于其澎湃的动力输出,还得益于全新纯电动BMW i3比燃油版BMW 3系低44毫米的车身重心以及更宽的前后轮距所带来的更为稳定的行驶姿态,与此同时,车辆前后悬架均采用了创新HRS液压回弹减震技术,且后轴配备自适应空气悬架,在运动性与舒适性间达成理想平衡。发动机舱内的前避震顶端拉杆和底盘前后防倾杆,更令车身刚性进一步提升,为车辆在连续重心转移下带来更高的操控极限。再结合DSC动态稳定系统、ARB防滑稳定控制单元,保证了车辆在过弯时仍拥有极佳的操控性能和过弯稳定性。


由BMW北区安排的试驾路线全程累计约350公里,从路线的安排上足以见得BMW品牌对全新纯电动BMW i3续航里程的信心。我们试驾的35L车型装配了70千瓦时电量的高镍三元锂电池组,在CLTC标准下续航里程达526公里。同时,严苛的电池测试和行业领先的能量回收系统,也是全新纯电动BMW i3续航里程可靠性的坚实保障。在这一次的试驾中,即使面对多种复杂路况以及不同驾驶风格的综合考验,车辆续航里程显示始终与实际行驶距离保持高度一致,这在电动车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多年来,宝马集团一直践行循环永续发展战略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观,因此这段旅程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追求。丹寨汇聚少数民族千年传承的文化底蕴,众多民族文化手工艺技艺相继被授予各级非遗认证,所以这里也被世人赋予“非遗之乡”的美誉。


在非遗传承人的讲解与指导下, 我们亲自动手,取材的当地楠竹与水竹, 学习卡拉鸟笼编织技艺,体会了可持续与循环经济的思维智慧。苗族古法蜡染,是以蜡刀蘸熔蜡纯手工绘画并以蓝靛浸染,布面呈现蓝白花色,图案多以融合民族始祖传说的自然纹理为灵感,被视为民族图解传承。这两种非遗技艺饱含的人文情怀、匠心精神,并且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改变,而技艺的传承,也不会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消逝。 在这样的体验中,我们溯古至今感悟千古智慧的源远流长。


这一次的旅程,在全新纯电动BMW i3的陪伴下,我们践行绿色生活与出行理念,对非遗文化的探访,更是真切地带领我们体会到BMW可持续发展之道。蓝天白云之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熠熠生辉,绿色低碳美好未来的轮廓也愈发清晰。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评测体验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2万关注 | 687作品
+ 关注
这里是一个以视觉为核心的专业又有趣的汽车世界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2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