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挥舞反补贴调查大棒,中国车企要学会闷声发大财

既怕你不来,又怕你乱来。

欧盟对待中国电动汽车的心情就像少女等待情郎,一方面,期待强劲对手的加入,激发技术创新,提升欧洲汽车制造商竞争实力;另一方面,性价比更高的中国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无疑会对欧盟制造商造成巨大冲击。

于是,上一秒还对竞争持开放态度,下一秒便挥舞反补贴调查大棒。来自欧盟执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尽管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仅为2.2%,远低于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品牌。但在电动车细分市场,中国品牌市占有率则来到了8%,如果不采取行动,该数字有望在2025年进一步上升至15%。华尔街日报评论认为,欧盟此举为争夺全球清洁技术产业的领导地位开辟了一条新战线。

港口等待出口的中国品牌汽车

面对欧盟挥舞的大棒,欧盟中国商会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强调“中国电动汽车优势不是凭借所谓巨额补贴而形成,每一辆中国电动汽车背后都凝聚全球大大小小数以万计供应商的努力。“该官方声明相关表述意味深长,有着弦外之音。正如轩辕君在此前文章所谈到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尤其是德国车企)对中国市场严重依赖,如果汽车贸易战真的开打,中方一旦采取反制措施,最受伤的恐怕还是德国车企。

也有网友认为,欧盟此次发起反补贴调查,也给中国车企提个了醒,在进军欧洲市场的过程中,不应太过高调,若不是此次慕尼黑车展中国品牌风头太盛,急于展现征服欧洲的雄心壮志,欧盟可能不会这么快做出反应。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最畅销的中国品牌上汽名爵汽车(MG),则是通过其在英国收购的MG品牌进入该市场,很多当地消费者甚至都不知道其被中资收购的背景。

相比之下,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的处理则更为谨慎妥当。由于俄乌冲突,几乎所有外国汽车制造商均已暂停了在俄的制造和销售活动,因此中国汽车在俄罗斯销量持续上升,据《俄罗斯报》援引俄开放银行的调查数据报道,2023年前6个月,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上销量达到16.8万辆,超过2022年全年销量,市场占有率从10.6%增加到46%。包括奇瑞、长城、吉利等车企在俄罗斯市场都有这不错的表现。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车企一概不做主动传播,媒体对此也鲜有报道,大家彼此之间达成某种默契。

再回到欧洲市场,面对各路竞争对手,中国品牌仍然羸弱。2022年第三方机构YouGov调查显示,欧洲大多数电动车的潜在买家并不认识中国品牌:1,629名德国消费者中,只有14%认识比亚迪, 17%受访者听说过蔚来,知道领克(Lynk & Co)的只有10%,有8%知道小鹏汽车。而同一项调查显示,95%的消费者知道特斯拉,10%在购买下一辆车时会考虑特斯拉。但在认识中国品牌的受访者当中,只有1%或更少的人会考虑购买。不难看出,未来中国品牌在进军欧洲市场过程中,要想赢得消费者信赖仍有漫长的艰辛历程,而在此之前,不妨先韬光养晦,低调行事,有句古话说闷声发大财,千万不要钱还没挣就开始炫富,最后落个两手空空。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万关注 | 461作品
+ 关注
最有意思的汽车资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