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座椅、零重力座椅,又宽又软就是“大沙发”?

在燃油车时代,车企们在内卷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这三大件,到了新能源时代,车企们转变了方向,不再强调制造工艺等技术方面,而是在疯狂内卷车内“三大件”,分别为彩电、冰箱、大沙发。

其中彩电和冰箱是近几年才在乘用车市场开始内卷的,而大沙发则是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内卷了,只不过如今厂家变得更加内卷。



此前,大沙发是日产汽车的代名词,旗下产品 轩逸、天籁都配备了“大沙发”配置,乘坐舒适性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那也是为什么以前消费者选购家用车的时候,为了给家人一个舒适的出行环境,必须将轩逸、天籁列入首选名单中。

可以说以前日产就是凭借着“大沙发”的优势,在市场上打出名声,并且斩获了紧凑型轿车的销量首榜。



到了当下,每个新能源品牌推出新车型的时候,都会疯狂宣传这款车配备了“大沙发”,例如这款车的后排座椅很大很宽很软、用料很好,名字听起来很厉害,不是“航空大沙发”,就是“智能大沙发”等,怎么高大上宣传就怎么来。

但是,日产的“大沙发”是靠着品质,人传人,在市场和消费群体中慢慢积累下来的口碑,相比于如今新能源车型的“大沙发”,宣传力度简直是大巫见小巫。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厂家加大力度宣传产品的“大沙发”,起一个很高大上的名字,再将后排座椅加大加宽,用料也非常好,并且还很柔软,这就是“大沙发”了吗?



我觉得并非如此,虽然座椅又大又宽又软,用料也很好,坐上去也很舒服,但这只能说是满足了好座椅的条件而已,仅仅静态天赋好,无法体现出座椅的动态天赋。

要知道,车上的座椅并不是像家里面的沙发一样,固定在一块区域很久,而是在车里面,它是需要跟车辆一起移动的,在考虑到座椅的品质好之外,还要考虑到与车辆的匹配程度的好坏。



提到减震,可能大家只会想到底盘架构,以及避震器,似乎很少有人会想到车内座椅与车身之间的避震效果,因为座椅是直接安装在车辆的底盘上,所以当车辆在行驶时,座椅会接收到车辆避震器不能完全过滤的残余震动,以及动力系统所产生的震动,而这些余震则通过座椅传递给车内的乘客,导致乘客在出行过程中感到不适,甚至会出现晕车等情况。



举个例子,大家都坐过公交车吧,车上都是一体式环保座椅,坐起来非常硬,当公交车行驶的时候,明明司机开得不快,车身又很稳,但是坐在里面总有一种摇摇晃晃的感觉,这就是因为座椅的滤震效果不好所导致的。

不过,当下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由于是采用电机驱动,所以减少了车辆动力系统所产生的余震,只要解决车辆避震器不能完全过滤的残余震动,就能提升车内座椅的舒适度,才能成为消费者口中的“大沙发”。

那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座椅的整体结构,是由骨架、拉网、靠背角度调节器等组成,想要提升座椅的减震效果,那就要从坐垫、靠垫、拉网入手,例如拉网的刚性越小,坐垫和靠垫越厚越软,就能很好地提升座椅的减震效果,这就是定义“大沙发”的标准。

如果能提升车身和座椅的减震效果,那么就能为车内乘客带来非常舒适的出行体验,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大沙发”车型。



当下很多车型只是大肆宣传自己的“大沙发”配置如何厉害,只是在表面做功夫,将座椅加大加宽加软,并没有从根本解决上述问题,这就是如今消费者不接受这类产品的原因。



除了“大沙发”之外,很多厂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一个新的配置——“零重力座椅”,其实说白了就是以前的女王座椅进化的产物,并且这并不算是什么新概念座椅,二十年前的天籁就是提出“摩登家庭”理念,那个副驾驶座椅的设计一点不比当下“零重力座椅”差。

要知道人最舒服的姿态就是平躺,可以让全身放松,并且能让脊柱受压最轻,但是“零重力座椅”,只是适度调节了放倒靠背,然后将座椅整体调整为仰卧了,这其实并不是平躺的姿势,而是一种坐姿。



再者,当乘客“平躺”在“零重力座椅”上时,身体的受力点随之发生改变,背部和大腿不再是受力点,所有的重力将集中臀部,也就是脊柱尾端,如果乘客长期在“零重力座椅”上“平躺”的话,那么有可能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椎病,这和为消费者带来舒适出行体验的理念背道而驰。

编辑总结


在以往,“大沙发”是形容一款车型乘坐舒适性的标准;而如今,“大沙发”就成了部分厂家宣传新品的噱头,这就是差距所在。如果当下厂家认真将“大沙发”做好,为消费者带来舒适的出行体验,那么无须大力、夸张地宣传,人传人,就能在市场上积累良好的口碑,这才是消费者真正想要的“大沙发”。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轩逸 天籁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2万关注 | 1149作品
+ 关注
EV智行,聚焦科技革新对新出行时代的每一点驱动,聚焦电驱智行时代的出行产品、硬核技术,让消费者看车不迷糊,选车不迷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