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当前美国买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贵,而中国恰恰相反?

最近,远在大洋彼岸的朋友来电抱怨,当前在美国买车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时机,由于车贷利率不断创下新高,使得买车从未如此昂贵。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nited Auto Workers, 简称:UAW)针对底特律三家汽车制造商举行罢工,使得不少工厂生产陷于停滞,从而有可能进一步推高汽车价格。


2023上海国际车展

高居不下的通胀原本已经开始降温,却没想到普通美国家庭在购车这件事上仍然要三思后行。可见此次罢工事件不仅对产业链工人产生影响,甚至波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据美国摩根士丹利估算,通用、福特和斯特兰蒂斯三大车企在全美拥有14.6万名员工,占汽车产业就业岗位的55%,如果全部加入罢工的话,不仅几周时间就会将经济增长率拉低1个百分点,还会对通货膨胀产生严重影响。摩根士丹利认为,由于新车价格占消费者物价指数(CPI)5%,因此罢工带来的汽车涨价有可能将CPI涨幅推高0.15个百分点。

UAW的罢工最终结局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短期内美国消费者购车成本还会继续处于高位。反观国内,当前汽车价格与美国恰恰相反,在一轮接一轮的价格战过后,汽车的价格越来越亲民,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想拥有一辆汽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容易,不仅有厂家“打骨折”的优惠价格,还有各大金融机构推出的“零利率”分期购车方案,甚至部分市民还可享受地方政府给予不同程度的购车补贴,可谓是众志成城促消费,全民动员拉经济。

海内外强烈的对比反差,归根结底还是供求关系决定的。来自第三方行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22年底,包括生产燃油发动机汽车的工厂在内,中国拥有每年生产4300万辆汽车的能力,但据中国乘用车协会(CPCA)的数据显示,工厂产能利用率为54.5%,低于2017年的66.6%。而另一方面,国内汽车消费复苏不如预期,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其中,汽车国内销量1526.9万辆,同比增长1.5%;汽车出口294.1万辆,同比增长61.9%。整体销量增长几乎完全来自海外。国内汽车市场供求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库存积压,并给各大车企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有效分摊单车成本,实现规模效应,主流车企只能想尽千方百计扩大销售,降价,无疑是最为简单、粗暴和有效的手段。

国内新能源汽车(含插混)1-6月平均交易价格

有数据显示,截至6月,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加权平均交易价格较1月下降了15%,为18.51万元。而通过对同一车型的价格横向对比,我们也能深刻感受到此轮车市降价之猛烈。以小鹏G9为例,去年9月上市时起售价为30.99万元,短短一年过后,2024款G9的上市价格来到了26.39万元,降价幅度达4.6万元,类似小鹏G9的还有 丰田卡罗拉双擎、东风日产艾睿雅、大众ID系列等等,放眼市场,年型改款新车动辄三、五万的降价比比皆是。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的下跌进一步推动了整车价格下滑,根据RealLi Research的数据,目前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占主流的锂铁磷酸(LFP)电池, 8月份比五个月前便宜了21%,而镍钴电池便宜了9%至18%。

如果你能耐心看到这里,相信对当前海内外汽车市场的巨大差异就不难理解了。就目前国内汽车市场而言,降价能够刺激需求,降低购车门槛,于消费者本身也是件好事。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和房地产市场一样,对于大宗消费品,市场客观存在“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不计成本的一味降价对提振市场的边际效应会逐步衰减,在冲击车企的利润,也可能会对市场良性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面对从未如此便宜的汽车,有刚需的朋友们,且买且珍惜吧。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万关注 | 461作品
+ 关注
最有意思的汽车资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