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一路前行,比亚迪的出海日志

xdm,刚看完了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 的这个视频,清楚地梳理了比亚迪“出海日志”,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内容调理清晰且自信。这个帖子,我就总结下视频内容,同步说下我对比亚迪的整体理解。

我常说,汽车出海势在必行,越早出海,优势越大。

1995年成立,1998年末,就开始了出海业务。说比亚迪企业基因里带“出海视角”不过分吧?

比亚迪最早的出海,是需求导向的。

当时的出海还是需求导向的,比亚迪最早的电子代工业务,当时的诺基亚、摩托罗拉都是比亚迪的大客户,这些客户也都是欧洲品牌,。

比亚迪的发展还有战略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或者某种意义上算是“国运”息息相关。

1995-2005年,是比亚迪发展的一个阶段,消费电子在国内迎来爆发。当时比亚迪的成就是四个第一:

- 手机电池,世界第一

- 手机按键,世界第一

- 手机充电器,世界第一

- 手机模组件,世界第一

2010年,比亚迪收购了美的三湘客车,当时做的就是纯电动大巴。

2013年,意识到电动大巴趋势的比亚迪,开始走向全球。乘用车是2021年左右开始出海的。

首选了南美、欧洲、东南亚。而目前,这三个地方,也是国内车企出海的主要目的地。

比亚迪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从上述的所以信息,都能给与一个强大的力证。

我们能看到比亚迪现在的各种成就,都是比亚迪提前20年的布局和坚持。我们来总结下,比亚迪为什么能来到如此的成就。

第一个,是对新能源的无比笃信。

比亚迪是电池出身,在收购秦川的时候,就笃信新能源是未来了。2004年,比亚迪是车展上唯一一个有电动车的品牌。现在,你展台没有电动车,我觉得这个车企可以退出市场竞争了。

2018年,比亚迪就开始考虑砍燃油线了,但是考虑了成本摊销还有经销商、股东利润,最终这个决定在2021年才落地。

第二个,是对技术的坚持投入。

比亚迪能有今天,技术和垂直整合是很大的优势壁垒。

在2008年收购宁波中纬半导体,就是比亚迪为将来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在做的前瞻性准备之一。

智驾、智舱、三电、悬挂等等等,比亚迪能自己搞的,都自己搞了。李云飞打趣说,除了轮胎、玻璃,其他的比亚迪都能做。

而垂直整合,在规模效应没起量的时候,所有投入都是负资产,但比亚迪的投入,一直都很夸张。

目前,比亚迪目前有9万技术研发人员,这个数字多夸张就不展开了。重点是比亚迪那股子坚持投入的劲儿,可能没几个车企能模仿,2019年比亚迪利润14个亿,好家伙,方面投入有80亿!今年前三季度,投入了290亿,而利润才210亿。继续倒挂。

还有第三个,民族自信。

这个不是我故意上价值,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经验去判断,娱乐从哈日哈韩到现在国内爽剧输出全球,智能手机业务目前也就苹果一个对手,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从品牌层面,向品质、技术层面进阶。

这就是为啥新能源产业链能在国内咔咔发展,自主汽车份额一直咔咔增长。

今年比亚迪500万新能源车下线,那个“在一起”的概念一时之间很出圈,也很应景,反正大家的市场是合资车的,是进口车的。

宣发上,大家可以瞅瞅比亚迪的路子,除了“在一起”,我相信很多人对“U9跳着出场”应该记忆犹新。

今年比亚迪的 海豹、宋L等车型突出的就是运动年轻化,宣发上比亚迪也不只聊技术了,给音乐节、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等赛事赞助,搞《河蚌青年 你很棒》宣传片,整挺好。

说起这种宣传片吧,还有《山河中国》、《为地球降温1C》这种可持续价值观宣传的。文化上还有《国宝守护计划》等等。

这个宣发明显不直男了,加了很多人文、传统文化进来,感觉上就更自信了。

比亚迪和咱们国内新能源产业链的故事前奏才刚刚表演落幕,后续是冲出国门,横扫全球。

卷吧xdm,卷才能获得产业升级!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宋L 海豹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79关注 | 111作品
+ 关注
完蛋,就喜欢新能源了!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