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造”了新电池?

新能源大潮汹涌,2023年,国内乘用车零售2169.9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773.6万辆,渗透率已经达到了35.7%,同比增加了8个百分点。“电进油退”,这个趋势太明显了。

乘用车这般光景,有朋友也好奇,商用车又是怎样的趋势呢?这里也有一组数据:2023年,国内商用车销量为403.1万辆,同比增长22.1%,回到了历史较高水准。

新能源化,同样是商用车的演进趋势。参考中汽协数据,2023年,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是11.1%,虽不及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之高,但仍是关键的“增量突破点”。

商用车谋求新能源化,其实更有动力。

最根本的原因是,商用车需求=百姓谋生,“成本支出”是非常在意的一个点,而新能源的低用车成本,非常契合商用车用户的实际需求。

但是,不得不说,商用车很容易“被忽视、不重视”,即使朝着新能源化转型,但仍有不少用车痛点“未解决、待解决”。

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充电太慢、续航不实,这让争分夺秒跑生意的车主朋友很是头疼;

新能源商用车的电池一般也在底部,增加了车重,还挤占了车内载物空间;

总听人说,电池成本太高,换一块抵半辆车,那肯定希望原装的电池更耐用,但到底能用多少年,心里打鼓。

所以,要不要把燃油车换成新能源车,对于真正买车,而且是跑生意的人来说,得好好算笔“经济账”。那对车企来说,就是从根本上解决车主朋友们的诸多顾虑,消灭痛点。

如此,这就聊到了造车的初心。

五菱红1号电池,解决了什么?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不是一句空话。

我们聊到了新能源商用车的诸多痛点,五菱是看在眼里的,也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既然新能源的核心是电池,那就优先在电池上寻找解决方案。最新的技术成果已经出炉了,他们“造”了五菱红1号电池。

这款在名字上就颇有东方色彩的电池,到底解决了什么呢?

1、首先解决的就是快充问题,从30%充到80%,仅需30分钟。

五菱红1号电池在热管理上“下了大功夫”,官方称之为“飞流超智能温控系统”。因为动力电池很娇贵,既怕冷、也怕热,要想充得快,那就必须给电池营造一个最舒适的工作温度。

具体而言,五菱红1号电池在同级商用车中首个采用了液冷技术,9通道并行,热传导更高效。道理很简单,只有热传导更高效,温度控制才可能更准确、更灵敏。

即便在大冬天的低温环境下,只要温控做得好,充电效率也有保障。而对于跑生意的人而言,时间就是收益,把充电时间省下来,太重要了。

2、电池包更薄了,厚度仅148mm,敢说是“业内最薄商用电池”。

把电池做薄,好处可太多了。最直观的是,省出了车内空间。既然是商用车需求,那不就意味着,跑一趟可以装下更多的货了?

而且,电池为什么可以做薄?主要用到了“MUST结构技术”,具体使用了轻量化高强度的结构材料,而结构梁、侧板与热管理功能又是强融合,由此压缩电池体积。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把电池做薄的同时,五菱红1号电池仍然可以单独拆卸下来。这就让电池的维护保养变得更加容易,降低了后续电池的维护成本。就冲着一点,五菱真的很细心已经长远地为用户考虑周到了。

3、电芯使用寿命更长,超4000次完整的充放电循环。

省时间、省钱,更要耐用,老百姓的用车需求一直都很朴素。所以,五菱红1号电池重点解决了电芯寿命的问题。经过多轮实测,该电芯在4000次充放电循环后,还能保持80%以上的寿命。

很关键的一点是,这款电池用到了高稳定SEI膜成膜技术。简单理解,电芯充放电是一个化学反应,SEI膜能够让该化学反应更稳定,也就可以提高循环次数。另外,还有低缺陷石墨负极液相包覆技术、电池均衡调理服务技术,都是为了让电芯更稳定,寿命更持久。

至于电芯安全问题,官方直接抛出了实测结果:该电芯经过挤压变形40%、针刺三分之一深度后正常充放电、钢针垂直刺穿电芯无起火或爆炸现象。

为什么偏偏是五菱?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是啊,为什么偏偏是五菱,头铁又死磕,务必要在商用车电池上“下功夫”?

想到了三个词,“洞察、钻研、真心”。

五菱在商用车上深耕,算一算,有40多年的历史了,已经收获了数百万商用车用户。有了庞大的用户基群,才更有动力、更有机会洞察老百姓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深入到真实的用车场景中,对症下药。

事实上,用户对商用车电池的不放心,就是五菱洞察到的真实痛点,也才促使了后续在电池上的研发力度与研发成果。

第二点是钻研。五菱造老百姓想要的车,但并不等于低端。这么多年来,五菱很清楚一个道理,无论车的价格多少,技术储备永远在第一位。

所以,在五菱红1号电池上,我们能看到他们对产品的钻研,以及技术的死磕。前后投入55亿,凝聚2万人的心血,重视每一个细节,才有了最终经受得住考验的电池产品。

再一点是“真心”,听上去有点虚,但实实在在是诸多行动的前提。

一直很欣赏那句话,“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发自肺腑的,五菱是真的想给老百姓好好造车,观察也好,思考也好,也才会冲着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真心换真心,五菱愿意为人民,人民自然也会“用脚投票”。

这就解释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为什么偏偏是五菱了?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13关注 | 97作品
+ 关注
电动汽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