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得新能源者得天下,自主品牌市场占比会继续提升


在新能源车渗透率继续高涨前提下,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发生了改变,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了合资品牌,达到了52%,这是整车企业开启合资时代后不曾有过。

市占率超过50%的同时,自主品牌销量与排名蹭蹭向上,比亚迪全年销售302万辆(乘用车,下同)一跃成为年度销量冠军,连续两年超越曾经的冠军一汽大众;奇瑞汽车销售188万辆(海外市场占比较大,约50%),吉利销售168万辆,长安汽车销售160万辆。

此消彼长,合资品牌受新能源车发展缓慢影响,销量快速下探,市占率下滑到不足50%。全年销量榜前10名车企中,合资品牌只占有了5席,和此前占据七八席相比差了不少,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已经跌出了前10名。

2023年合资车企中销量最高的是一汽大众,销售180余万辆,包含大众、奥迪和捷达品牌,同比增长3.8%;上汽大众销售123万辆;上汽通用下滑到不足90万辆,同比下滑16%,此前年销200余万辆;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分别销售90万辆和80万辆,前者下滑7.3%,后者微增0.3%。前十名之外,东风日产和广汽本田下滑幅度均超过了10%;曾经年销售超60万辆的悦达起亚,去年销售16万辆,其中还包含8万辆出口。

总体看,2023年合资车企销量下降明显,除大众、丰田和本田还保持相对稳定之外,其他品牌出现了明显颓势,福特、马自达等均为负增长,被边缘趋势越发明显;广汽三菱停产,大概率会步广汽菲克、广汽讴歌的后尘,退出中国市场。

相对于合资品牌微增长或大幅下滑,自主品牌销量增速十分明显,比亚迪从2022年的186万增加到302万辆,吉利从143万增加到168万辆,奇瑞从123万增加到188万辆,长安从139万增加到160万辆。上述这组数字可以看到,头部自主品牌销量增长非常明显,比亚迪销量增长超过100万辆,100万辆对于大部分车企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份自主品牌市占率达到60%,这一数据对合资品牌来说压力非常大。

乘联会预计,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到40%。同时有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将有200款新车型上市,其中新能源车在150辆左右。无论是渗透率,还是上市新车型,2024年新能源车依然保持火热,得新能源车市场得“天下”。

依据国内市场新能源车当下格局,新能源车份额更多会被自主品牌拿到,毕竟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总体实力不强,短期内很难对自主品牌形成实质性影响。不过,长期看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肯定会赶上来,市场份额必然要高过现有水平,至于市场格局有多大影响,目前根本无法预计。

与此同时,包括理想、零跑以及通过问界、智界等进入造车行业的华为等造车新势力,不断蚕食着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中低端和高端均有覆盖,对传统豪华车市场渗透明显加速。

国内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自主品牌海外市场也开始呼风唤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大幅增长的同时超越日本成为第一出口大国。近两年,奇瑞终于缓过劲来了,销量快速增长,其中海外市场增速和增长量均是国内所有车企中的翘楚,去年海外市场销售90多万辆;吉利汽车为27万辆,同比增长38%;长城汽车超30万辆,同比增长82.48%;长安汽车接近24万辆;比亚迪也超过24万辆。

出口与海外建厂相结合,自主品牌车企既可以消化过剩的产能,又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超越日本成为汽车出口第一大国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表明自主品牌车企的产品、营销、渠道等能力大幅提升,竞争力明显加强。其中,电池、电控、电机和智能化等新能源车技术的领跑和快速迭代是主要因素,如比亚迪超级混动与刀片电池、小鹏的智能驾驶、华为的鸿蒙座舱等都具备很强的技术优势。

可以说,新能源车给国内车企超越的机会,更接地气的市场策略与零跑的新能源技术让机会成为现实。

2024年,大概率自主品牌市占率还将提升,不过价格竞争会更加激烈,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将陆续释放,2年左右时间将出看到明显变化。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727关注 | 188作品
+ 关注
好开的车,好看的景儿和有趣的人和事儿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