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动:全球造车新势力泡沫开始破灭?

2024年伊始,中国纯电高端品牌高合汽车停工停产的消息,震撼了中国汽车界。此刻,大洋彼岸,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在2月21日美股盘后发布了一份糟糕的2023年四季度财报。

财报透露的信息表示,Rivian已经陷入弥漫性大失血的悲惨境地,它在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每交付一台车就亏损4万多美元,预计2023年全年亏损27亿美元,约合1839亿元人民币。要知道,中国造车新势力中,亏损最严重的蔚来汽车,创业以来也就亏了800亿元人民币。

陷入如此糟糕的境地,Rivian也没有放弃挣扎,它计划通过裁减10%的员工、降低运营成本等手段来削减支出,同时,还计划在亚特兰大附近建设新工厂,并推出面向市场的大众低价电动汽车,以促进未来的增长。

作为过来人的特斯拉CEO马斯克发推称:建议Rivian的高管住在工厂里,不然再有一年半载,Rivian必死无疑。

而Rivian不过是美国造车新势力们大雪崩中一颗雪球,比如美国另一家电动新势力Lucid在2023年仅交付9000辆车,单车亏损7.26万美元。

在笔者看来,2024年开年,高合汽车的坠落和美国造车新势力集体陷入危机,释放了一个重大信号,那就是全球范围内电动车造车新势力泡沫即将破灭,没有竞争力的新势力们将迎来出清。

Rivian为什么在美国活不下去?

首先,我们根据财报内容来看看Rivian的境况。总结一句话就是,车卖不出去,毛利率恶化,融资渠道越来越少,导致新技术研发和车型开发等烧钱部门几近停摆。

财报显示,2023年Rivian现金流的支柱——较高毛利的商用货车由于季节性因素导致交付量减少,直接导致毛利率从三季度-44%下降到四季度-47%。

更为重要的是,Rivian在2024 年全年产量目标仅5.7万台,与2023年持平,意味着2024年销量几乎无新增量。

产量目标大幅度低于预期,而且2024年没有发布新产品的计划,这意味着Rivian只剩一条路,那就是以价换量,苟延残喘。

果不其然,Rivian开始把龙头车型R1S降价3100 美元,并把R1S大规模开放给租赁市场以换取收入。

同时,这也意味着2024 年对于Rivian几乎是决定生死的一年,如果没有外部融资,破产倒闭几乎已成定局。

Rivian为何陷入如此境地?

在笔者看来最大的原因,就是美国市场整体环境,不利于电动化。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能够诞生特斯拉的美国,一定也是电动车的天下,但实际上,美国电动车市场的渗透率并没有快速起飞,新能源新政2023年初开始实施以来的渗透率拉升不到2个百分点。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美国产业政策能力薄弱,导致电动车产业整体供应链非常薄弱,而且由于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美国如今依旧以燃油车为主。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报告,美国仅占全球电动汽车产量的10%,而中国占到了41%。动力电池市场差距更大:美国在动力电池产能只占到全球的7%,而中国则占到了73%。中国目前电动车市场上有将近400款电动车供给,欧洲有将近200款车型供给,而相比之下美国不到100款。

如此环境,美国传统燃油车企过得非常安逸,转型新能源的车企很少,目前只有福特、通用和Stellantis三家,除特斯拉外,新势力存活下的也只有Rivian和Lucid两家。

根据美国2022年车型销量来看,销量排名前10的车型中有一半都是皮卡,剩下几乎都是SUV。超大尺寸与超能装,是美国热销车型的核心特征。

而对大尺寸SUV、皮卡需求高的背后的原因也是因为美国地广人稀,对于汽车跑得远的要求高。这样的需求基本必须匹配大马力,而纯电要替代就要做到长续航。

但看一下美国当前新能源车排行榜前10的车型里,续航明显有问题。美国热销车型的续航普遍不到600公里。Rivian最高不到600公里的皮卡售价飙到了7万美元,而福特比它尺寸更大的燃油皮卡价格最高不过4万美元,所以主打纯电皮卡的Rivian销量一直很差。如此大环境,卖得不好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特斯拉杀手”Rivian

我们都知道,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的首款产品 仰望U8最近因为原地掉头等功能,赚足了眼球。

从技术角度讲,仰望U8采用的就是分布式驱动中的轮边电机驱动,它可以实现每个车轮的单独控制,每个车轮都可以做出360度的运动,可以完成你能想象到的所有动作,比如调头。

其实,仰望U8 并不是最早采用这一技术的车企,本文的主角,2021年上市的美国造车新势力,号称“美国历史第六大IPO”的Rivian,就是这套方案最初的设计者。

Rivian有两款主力产品,即皮卡R1T和SUV车型R1S。从纯技术角度来看,这两款车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分布式驱动的汽车。

举例来看,Rivian的R1S,车长5米出头,轴距超过3米,车重2.6吨,属于中大型SUV。具体配置方面,四电机,轮边电机驱动,最大百公里加速3秒以内,综合功率超过800马力,四个车轮系统峰值扭矩1.4万牛米。实际应用方面,可以实现真正的360度原地旋转“坦克转弯”,最大涉水深度接近1米。

如果不考虑特斯拉在自动驾驶软件方面的优势,单就性能来说,Rivian才是中国电动车行业真正的对手,这也是为什么Rivian在美国市场一直被称作“特斯拉杀手”的主要原因,毕竟美国的投资者也不是傻瓜。

那为什么Rivian一直不温不火?

答案也很简单,那就是“产能地狱”,2022年第3季度,Rivian的R1车型的订单足足有11万辆,但Rivian的工厂,满打满算2022年只能交付2.5万辆。由于产能地狱,Rivian上市之后,股价一路下跌,市值从最高的1500亿美元缩水到现在的不到300亿美元。

这就是美国多年去工业化的恶果,即便设计眼光的还在,但是薄弱的工业基础根本无力支撑产品创新,甚至许多所谓的“创新”完全就是被恶劣的产业链环境逼出来的,比如特斯拉的一体化铸造,看上去能极大地压缩成本,实际是在美国本土找不到合格供应商的无奈之举。

尾声

现在,我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全球范围内电动车造车新势力泡沫即将破灭,没有竞争力的新势力们将迎来最后的出清。

这么说,不光是因为融资环境变差,或者造车新势力们销量差,最根源的问题是,资本估值的逻辑正在被现实市场的逻辑狠狠打脸。

全球范围内电动车兴起的资本逻辑是,利用自动驾驶和软件生态的概念、整车制造业、互联网工业和半导体工业的集合,让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和摩尔定律这三种力量,聚集起来,颠覆燃油车产业,最典型的就是特斯拉,资本市场希望特斯拉成为“车界苹果”,利用软件定义汽车和自动驾驶,来塑造一个特斯拉汽车生态,这也是中国造车新势力创业、融资的起点。

但实际上,无论中美,发展至今,从市场销量来看,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里面,为自动驾驶功能和整车智能化买单的消费者占比不高。最好的证明,就是特斯拉FSD在全球的开通率。

从市场情况看,今天特斯拉FSD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但并不妨碍特斯拉卖得很好。可见,所谓创新,不是单纯上技术原创,必须兼顾消费者需求和企业核心能力。

王传福有一句判断:“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有人不同意,认为电动化和智能化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实际上,二者的节奏和重要性完全不同。

从真实的市场销量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中美,由于电池技术出现瓶颈,导致汽车的电动化进程依旧不彻底,以插混、增程为代表的混动车型占比越来越高,而以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为代表的智能化车型销量惨淡。

举例来说,主打高端纯电的蔚来汽车累积亏损800亿元人民币;而主打自动驾驶的小鹏汽车则更加悲惨,2024年1月销量腰斩垫底;与之相反的是,动力形式采用增程的理想汽车和华为问界系列成为市场上的大爆款。

资本画的终究是大饼,但胖子终究不是一口吃成的,现阶段无论采取何种技术路线,车企的目标都是活下来。打不过就加入,以前对市场的判断错了就赶紧纠偏,这些都不是最丢脸的,最丢脸的是自己描绘的商业蓝图化为泡影、闷头研发出来的先进技术,市场直接不买账,消费者看都不看,销量下滑,经销商退网,这才是真正的丢脸。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565关注 | 1541作品
+ 关注
为大家提供新能源汽车的最新产品介绍、智能互联最新技术、汽车分享的最新模式,一切新鲜、有趣、有料的咨询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