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冬季西部3000公里长途自驾体验

今年春节,你开车回家了吗?据今年官方统计的春运数据,自驾回家的数量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我这次也脑子一热,干了一件违背祖宗的事儿:北方冬季,路上有雪,长途3000公里,开一辆纯电的 蔚来EC7回家。

补能体验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补能体验,我这次是从北京往返宁夏银川,单程1300公里,因为回程比较早所以路上车不多,但年前温度非常低,出发就是零下,一路上越往西越冷,中间路过山西还下着雪。大家都知道,温度越低纯电车的实际续航就越低。

那长途的第一步,一定是规划路线,单程1300公里,即使分两天走,也要尽可能节省时间,所以能换电就不考虑充电浪费时间了。打开蔚来APP,直接在充电地图里输入目的地,选择优先换电,这样就直接PASS了走内蒙的北线,蔚来APP给的方案是,走山西这条线,能全程换电,三次就到目的地。其实出发前这三次换电,还是让我有点犯嘀咕,相比加一次油就能到的情况,即使是三次换电,心里也没那么踏实。

但实际情况却远超预期,把路线发给车机,到达每个换电站之前自动下单,直到换完第一次电,我就彻底放心了。为什么这么说?了解一点蔚来的都知道,高速服务区的蔚来换电站,基本都在每个服务区靠里的地方,进入服务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加油和充电的长队,加油速度快些,但这个队伍的情况,基本也要排十几分钟,充电那儿排队的就更不用说了,排三辆车,就得等一小时以上,这还不算充电的大半个小时。

但我是进了服务区,直奔换电站,去程3次换电,0排队,换电过程只用3分钟,车都不需要下,甚至车里的音乐和空调都没停。中间在吴城服务区下雪特别大,换电专员看到我下单,还提前给我打了个电话,让我到了以后联系他,帮我给车底除除雪,然后再进换电站,零下十多度下着大雪,他硬是全程看着我顺利换完电池才走,这一下人就踏实了,相比春运服务区到处排队的情况,开蔚来的感觉,很像进了专属的VIP通道,确实爽。

为了全程体验换电,到银川以后春节期间又跑了几百公里,没事儿就跑去换个电,挨个带家人都体验了一番,听着换电站里机械忙碌的声音,属实给三线小城市的普通人带来了不小的震撼,我妹全程直呼高科技。但了解蔚来换电系统的都知道,这套系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开倒车”,对普通人来说,换电过程确实高科技,但实际从这个电池余量图就能看到,换下来的电池,就是在换电站里充电,所以蔚来换电站,相当于是给需要充电的人,提前预备几块儿电池充好电,然后等人来,以此来规避充电的等待时间,仅此而已。

蔚来目前在全国已经建了750多座高速换电站,算上城市里的一共有2300多座,仅银川这个三线小城里,就有三座,布局也很均匀,城里南北两边各一座,东边上高速之前还有一座,只要住在城里,去每座换电站的距离都只有5公里多。整个春节期间体验下来,换电给我的感受说直观点,就是所有担心都是多余的,电池排队这次没遇到,到换电站之前能看到电池余量和前往人数,电池紧张的时候,就先去换了再出发,真要遇到没电池了,溜达一会儿再去,充好的电池也很快能补上,再不济,还有蔚来自己的快充桩,而换电除了快,另一个优势,就是给最紧急的情况,多了一种选择。

返回北京的时候是初七出发的,也是规划两天走,但这次毕竟高峰期,担心到北京之前堵车,所以我初七选择一路900公里,直接干到石家庄,给最后一天多留点余量时间,这次路上车多了不少,也遇到了堵车的情况,但除了在保定那儿电池有点紧张外,也是一次没排队,即换即走,来回包含城区驾驶,一共3000公里,我连充电盖都没打开过。

智能驾驶

除了换电,这次也深度体验了蔚来的辅助驾驶,现在提到辅助驾驶谁家强,可能很多人不会想到蔚来,也包括我自己,整整一年前的冬天我们测过ET5,那会儿的辅助驾驶几乎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策略非常保守,即使它能自己搞定,我也会着急的想自己接管。

但就短短一年后,蔚来的NOP+给了我不小震撼,大家看这张图,没错,春节期间我开了3000公里,除掉城区400公里,高速2600公里,有2000公里,都是它自己开的。相信再敬业的人做汽车测评,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我之所以敢在高速,把大半路程都交给它开,是因为开的真的比我好,这个好,体现两个地方,首先就是识别精度。

在去程的路上,因为西北很多地方刚下过雪,快车道的左侧和慢车道右侧,经常有积雪和积水,我担心它识别车道线会有些困难,一路都盯着仪表盘里的实时动画,但第一天开完发现,无论是白色积雪,还是脏了的黑色积雪,以及阴天积水,还有隧道口昏暗状态下的积雪,人肉眼几乎都很难看清积雪下面的车道线,仪表盘的动画里,都准确地标注了车道线位置,这说明它识别车道线,并非是单一逻辑,而是多逻辑计算的结果,毕竟另一侧车道线基本是清楚的,同时路上还有极少数过桥路段,几十米车道线完全消失的情况,车子也没有偏离原有车道乱跑。这说明如果在极端情况下,汽车识别车道线都没有问题,那其实心就能放下一半了。

第二个开的比人好的地方,就是在策略的果断与稳定上。我媳妇儿说我开高速,一遇到需要变道、超车的时候,整个人都紧绷了起来,车子也好像开启了竞速模式,每一次刹车、加速、变道都特别急促,但打开NOP+,突出就是一个果断且丝滑,跟一年前的NOP+变化非常大。去程我还不敢让它完全自己开,选择关闭了自动变道,我自己来选择时机,手动打灯、变道、超车,然后再回原车道,到了回程的时候,我已经完全跟这两出厂只有100公里的新车,建立了信任,几乎全程打开了自动变道,实际体验就是,超车加速、大车避让、识别限速等等操作都十分果断,不夸张的说,每年不到2万公里,驾龄5年内的普通家用车司机,高速上,真不一定有它开得好。

这个好不仅仅是体现在车技上,而是体现在稳定性上,我们都知道长途开高速,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不集中,随时精准保持跟车车距、提前预判刹车、盲区即使取消变道,以及大车并行、大车向己方偏移等等情况,机器的丢失率永远是比人低的。所以这2000公里,除了堵车严重经常有车加塞的路况,以及实在无聊想自己开一会儿的时候,其他没有一次接管,1300公里的长途自驾,一天开七八百公里,出发前所有人都劝我算了,人扛不住,结果居然下午6点到太原歇脚的时候,一点儿不累,硬生生逛到了11点才回宾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是,无论手脚多放松,思想都不能放松,开了辅助驾驶,手要扶着方向盘,眼要盯着路,以防万一,抛开认全责不说,毕竟是高速行驶,小心驶得万年船,谁都不想出事,好在下意识走神的时候,车子都会第一时间提醒,也不用担心。

总的来说,这趟纯电车的北方冬季长途深度体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放心,无论补能焦虑还是辅助驾驶,现在的蔚来,已经足够给到驾驶者各方面的信心。我爸是大学教物理的,坐了几天这车,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才是交通工具该有的样子,现在的人买完车的那一刻,就变成司机了,累不累得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蔚来EC7
标签: 自驾旅行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68关注 | 88作品
+ 关注
36氪旗下全新汽车领域视频栏目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