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豪华合资车奥迪Q4 e-tron和宝马i3谁更值得推荐?

可能不少预算在二三十万的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车型时,常常将目光聚焦在特斯拉及蔚小理身上,毕竟他们先入为主,名声在外,殊不知BBA的新能源车型不但已经崭露头角,而且在价格上也愈加亲民,同样也是购买纯电车型的优异选择。

尤其当下“电比油低”的趋势正在豪华品牌中发挥着巨大效力,一汽奥迪Q4 e-tron和宝马i3的入门款,裸车价已经跌落至23万元以内,这你受得了吗?如果你手握二三十万的预算,会怎么选呢?

对比车型:

一汽奥迪Q4 e-tron2024款40 e-tron创行版

官方指导价:28.99万元

参考终端价:22.30万元

宝马i3 2024款eDrive35L

官方指导价:35.39万元

参考终端价:23.00万元

严格来说,其实这两款车型无法构成直接竞品关系,但相似的售价以及可观的终端优惠,都让这两款车型成为各自品牌旗下最值得购买的车型。

颜值即正义一汽奥迪Q4 e-tron“电味”更浓

虽然定位不同,单就颜值设计来说,一汽奥迪Q4 e-tron显然有着更为强烈的“电味”,毕竟其出自专业的MEB纯电平台打造。首先尺寸方面,一汽奥迪Q4 e-tron的长宽高分别为4588*1865*1626mm,轴距为2765mm,那么从轴长比参数来说,一汽奥迪Q4 e-tron其实有着典型的四轮四角的设计特征,不仅有助于操控,也使得观感更加紧凑稳重,而短前后悬的设计也一直是不少消费者的心头好,是评价颜值的一项重要考量因素。

一汽奥迪Q4 e-tron在保留有奥迪标志性设计的基础上,针对细节则再一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电动化改造,比如带点阵式视觉效果的封闭六边形前格栅,分体式前大灯、大尺寸的导流槽以及点亮后效果不俗的贯穿式尾灯,都给了一汽奥迪Q4 e-tron极为强烈的设计辨识度以及新能源的身份认同感,同时也能够更加轻松的给消费者传递出其专业纯电平台的出身,不至于多费唇舌。

相反,宝马i3则承袭了燃油版本几乎所有的设计元素,因此“油改电”的本质几乎在设计中就已经被坐实,而国内消费者在经历过新能源发展期“油改电”的阵痛后,对这类车型会很自然的打上“降本”标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宝马i3目前较大的终端优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出身,已经无法支撑溢价水平。

宝马i3的长宽高分别为4872/1846/1481mm,轴距为2966mm,从数据上来看,车长和轴距领先一汽奥迪Q4 e-tron,但车宽和车高方面,一汽奥迪Q4 e-tron占优。

数字化座舱无缝衔接奥迪e-tron宝马i3略显保守

内饰设计方面,奥迪数字化座舱的理念显然与新能源身份更加契合,这套内饰在燃油版本中未来感的提前量打的很足,因此只需要小修小改,适当增加一些纯电元素,即可完美匹配相对更注重科技感诠释的纯电版本。

从奥迪将首款运动风格双平底多功能运动方向盘给到了一汽奥迪Q4 e-tron,就足以说明其在整个奥迪体系中不凡的战略地位。中控整体向驾驶员一侧倾斜,始终遵循着以驾驶者为核心的人体工学设计,立体分层式仪表台棱角分明,连同浮岛式副仪表台打造出了极富雕塑感且层次感也更加丰富的内饰整体氛围。

而且,一汽奥迪Q4 e-tron因为SUV的构造,带来了更好的空间表现。

相对来说,宝马i3的内饰也很有宝马的味道,与外观一样,也几乎完整移植了燃油版本的所有设计元素,双联屏的选用中规中矩,有一些科技感的表现张力。

不过,由于宝马i3有着更长的前悬,所以在空间表现上,并没有像其车长数据那样领先。地台中间高高的凸起,也让其对后排乘客不够友好。

MEB纯电平台优势凸显一汽奥迪Q4 e-tron拒绝“油改电”

专业纯电平台的优势,其实在动力以及续航方面才能得到最大价值化的体现,虽然车长、轴距等参数,一汽奥迪Q4 e-tron都不如宝马i3,但在电池布局空间相对更狭窄的情况下,一汽奥迪Q4 e-tron却有着更大的电池容量以及更为出色的续航表现。

其中一汽奥迪Q4 e-tron创行版为单电机40版本,官方的百公里加速虽然只有8.8s,但是它的CLTC续航却达到了605km,且84.8kWh的三元锂电池容量以及165Wh/kg的能量密度均明显优于宝马i3。

动力方面,作为后驱车型,一汽奥迪Q4 e-tron后轴电机峰值功率150kW,后电机峰值扭矩310Nm,驾驶感受像燃油车一样友好,没有普通电车的迅猛前蹿的感觉,后排乘客没有眩晕感。配合配合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舒适性更好。

显然,MEB纯电平台给到了一汽奥迪Q4 e-tron足够的取舍空间,在保证动力的情况下,能够有余力更专注于续航能力的提升。

而相对的,受限于“油改电”体质,宝马i3似乎只能通过强化动力表现来平衡电池容量以及能量密度的短板,CLTC续航里程只有526公里,基本达不到同价位车型的平均水准,不过动力性能的确不俗,286马力以及400牛米的输出能力,让宝马i3拥有六秒级的百公里加速水平。

势均力敌的配置水准 是否能弥补宝马i3先天不足?

两款车型在基础配置上几乎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标配水准都比较高,而配置差异恰恰能够反应出两款车型在定位上的区别,毕竟SUV与轿车所承载的消费需求还是具备一定差异性的,各中取舍,还得从消费者的实际用车需求角度发出来酌情考虑,只是作为家用,SUV向来比轿车更具备一些优势。

相对来说,一汽奥迪Q4 e-tron更注重驾辅配置的综合表现,尤其在硬件方面给的比较足,1个摄像头、8个超声波雷达以及1个毫米波雷达的配置,让一汽奥迪Q4 e-tron有了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的能力。同时,在一些便捷性配置方面,一汽奥迪Q4 e-tron结合自身定位也给到了不少契合车型的优势配置项,比如电动后备箱、后备箱位置记忆、远程启动等等。

而宝马i3在驾辅配置方面几乎一贫如洗,但显然更偏向于提升有利于驾驶质感的硬件水准,这也是宝马i3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宝马操控的门面担当,宝马i3在燃油版底盘减配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回溯,比如在燃油版上取消的稳定杆,在宝马i3的后轴上重新复出,空气悬挂的出现更是为宝马i3赋予了一个让操控爱好者几乎无法拒绝的理由。需要承认的是,在动态行驶质感这方面,宝马i3成功给到了非凡的“油改电”体验,算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出身的短板。

总结:

通常,对于这类豪华品牌入门级车型来说,入门款的综合性价比都比较出色,尤其这两款车型都具备不俗的标配水准,因此一汽奥迪Q4 e-tron创行版以及宝马i3eDrive35L个人觉得都比较值得推荐,当然,如果预算相对比较宽松,那么一汽奥迪Q4 e-tron创境版以及同价位的创境曜夜版也可以考虑。配置层面相比创行版,有多种驾驶模式可选择并在驾辅硬件方面有着比较大的提升,车侧预警、并线辅助、车道居中保持以及交通标识识别等均出现在了列表当中,而且还升级了360°全景影像,可能对女性车主来说会比较友好,同时舒适性、便捷性配置方面也有小幅提升,增配了前排座椅加热、记忆、感应后尾门等等,考虑到创境版在终端与创行版仅有约两万元的差价,还是能够值回票价的。

市场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会迅速打掉一些不合理溢价泡沫,使其迅速回归到本身价值,因此,宝马i3看似六折的终端优惠,实际上也是其真实价值的体现。从这个角度说,成本更高的一汽奥迪Q4 e-tron舍利逐市的主动性更强,也更具诚意,自然有着更高的推荐值。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海选导购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4万关注 | 7601作品
+ 关注
资深汽车评论员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