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3冒烟 三电不是自己的 公关的仍然是一汽丰田

近日,网曝南昌一纯电网约车在载客途中突然从底盘冒出浓烟,万幸的是由于发现和处理的及时,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眼尖的网友发现,涉事车辆为一汽 丰田bZ3,为一汽丰田2022年10月推出的首款纯电中型轿车,后于2023年3月初正式上市,共推三款车型,厂商指导价16.98至19.98万元。

一汽丰田bZ3号称基是基于e—TNGA架构打造的车型,官方喜欢强调的是平台架构如何能够强化安全、提升性能,以及在智能化层面有怎样的提升。但实际上,平台化最大的优势是零部件的通用率更高,产品开发周期更短。

对于合资厂商而言,这是极大的利好,特别是丰田、本田、大众等体量大的厂商,原因在于虽然节省了成本,但其产品定价并不低,这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利润。

显然,随者自主汽车品牌影响力的扩大以及新能源的崛起,丰田等合资品牌的这种优势正在日渐萎缩,为稳定市场份额,它们也不得不降价、压缩利润空间。

另一方面,以丰田、本田、大众等为代表的合资品牌,不仅因为体系过于庞大无法快速反应,同时还受制于合作双方利益的分配,因此在国内,它们的新能源发展也相对缓慢,并同时导致新能源车型的生产制造成本偏高。

以此次的一汽丰田bZ3来说,其三电系统就来自比亚迪,虽然为了大厂面子,对外声音是联合研发,但消费者都心知肚明。

同时,回到前文,虽然bZ3号称是基于e-TNGA架构打造的,按照厂商的说法是能提高安全、性能、驾控体验等等。但是,bZ3的三电系统都是由比亚迪提供的,又如何能提升这些层面的?平台的通用性,是基于一个公司技术路线,发展路线去做的,所以,对于bZ3是基于e-TNGA架构打造的车型,其到底有何优势,笔者表示质疑。

同样的,对于一辆纯电车型而言,三电是核心,而核心是由其它公司供应,那么其单车的生产成本有多高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在燃油车板块有完整零部件供应链的丰田而言,生产一辆电车的成本无疑要远远高于生产一辆油车。

当前的丰田,应该说是进退两难的,新能源是必然的趋势,但丰田似乎仍没有缓过神,油混的时代很快就会成为过去,特别是丰田这种低动力的功率分流路线。丰田本有着极好的基础大力发展新能源,不算是没有把握住,只是把方向放在了氢能源,而不是电能,那么氢能的时代能不能到来,什么时候才会到来?

简单说说一汽丰田bZ3。

作为纯电新能源车型,bZ3的外观设计遵循了当前主流新能源车设计风格,采用封闭式前脸设计,前脸线条凌厉、层次分明,搭配两侧细长的LED灯组,车头视觉具有一定冲击力。

虽定位为中型轿车,但bZ3的车身尺寸并不算十分突出,长宽高分别为4725/1835/1475mm,好在2880mm的轴距达到了中型车的要求,甚至比丰田台柱子凯美瑞2825mm的轴距优秀了不少,不过与比亚迪海豹的2920mm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全系提供前置单电机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35kW,相当于184匹马力,最大扭矩303N·m,CLTC工况下,续航可达517km与616km,电池来自比亚迪的弗迪动力。另值得强调的是,全系搭载了Toyota Safety Sense 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最后·态度

新能源车自燃并不罕见,但这对于一汽丰田而言毕竟是负面的,可笑的是,大家都知道,bZ3的电池是比亚迪的,需要公关的却是一汽丰田。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丰田bZ3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关注 | 8作品
+ 关注
给有态度的选车、用车、买车态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