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汽」极氪IPO背后的四重洞见

作者:宋家婷

风口之上靠口才,风口过去看实力。

在这个流量时代,如果说汽车圈还有什么能够与泼天的流量一争高下,那恐怕要算明星汽车品牌的上市了。

极氪在纽交所的上市就是其一。刚刚成立就开始筹备资本化的极氪,在经过了37个月的蛰伏后,终于在大洋彼岸挂牌上市并创下了新能源车企从成立到上市时间最快的纪录。

不过,也正由于“车二代”的特殊身份,极氪从创立之初就保持着极高的曝光率,到现在极氪的上市之于外界的意义可能已经远远大于其之于极氪自身的意义。


洞见1:对中概股的促进

虽然坊间对于中概股的评价不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从1992年华晨汽车登陆纽交所起,三十余年间中概股对中国对外开放和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某种程度上,中概股的成功上市和表现也增加了全球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认可度。

但是,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始终笼罩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空。也正因此,中概股也成为折射中美关系的一面镜子。其中,2015年在美中概股就经历过集体暴跌,2018年更是引发了中概股回流潮。

2020年中概股迎来短暂的春天,超过25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但好景不长,2022年起,围绕着中美两国的监管政策变化和激烈博弈,在美上市中概股一度雪崩。公开报道称,当年在美上市的263支中概股总市值为7.15万亿元人民,较2021年年末蒸发5.27万亿元。

实际上,以滴滴2021年6月30日赴美上市327天后即宣布退市为风向标,中概股赴美上市就陷入了冰点。

在这个背景之下,再来看极氪此次的赴美IPO,意义自然不一般。时间再往前一点,今年2月路特斯同样实现赴美IPO,吉利集团旗下的这两大汽车品牌可以说大大提振了中概股信心。

当然,极氪赴美成功IPO也得益于中美关系在跌跌撞撞中的时而回暖。去年以来监管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抱持支持态度,以及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相关制度规则的成熟,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资本市场铺平了道路。

2023年,共计11家中概股企业通过SPAC成功上市。普华永道判断,今年中概股赴美股市场上市将进一步回暖。


洞见2:对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启迪

“从成立到上市时间最快纪录”,是极氪此次赴美IPO的又一个注脚。同时,极氪也是第四家赴美IPO成功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作为对比,其它三家的数据分别是:蔚来花了四年时间,理想汽车五年,小鹏汽车六年年。

表面上结果一样,实际上过程和内在的意义却大为不同。

从融资环境来看,蔚小理上市前后虽然资本市场也收紧了钱袋子,但特斯拉起量之后仍旧带来一波拉动效应,彼时仍有新的玩家进入市场。现在电动汽车市场则已经进入真正的洗牌之战,更非上市的好时机。

这从极氪的募资额就能看出来。虽然获得超额认购,但是较之于2022年底极氪向美国证监会递表时逾10亿美元的募资额,还是远远低于预期了。

然而,对比半途折戟甚至已经灰飞烟灭的新势力们,极氪能够在晦暗不明的市场环境之中实现IPO,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风口之上靠口才,风口过去看实力。

极氪无疑是有实力的。作为传统车企孵化出来的“新实力”、“创二代”,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一语道破了核心——极氪速度的表象背后,实则是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创业37年的积淀,以及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赛道开创性的探索。

▲极氪智能科技CEO 安聪慧

此前他就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吉利打造一个高端独立的全球品牌这一想法甚至早于领克面世。为了能够一击必中,吉利围绕智能电动产业链做足了功课,包括吉利浩瀚架构的开发、三电系统乃至智能化的布局。

与之对应的是,三年时间里极氪迅速推出了包括 极氪001、极氪001FR、极氪007、极氪009、极氪X等在内的多个车型,累计销量接近25万辆,总营收从创建第一年的65.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16.73亿元,整车毛利率2023年达到15%,同比增长超10个百分点。

“极氪速度”的实现,当然得益于吉利体系赋予的垂直整合能力。但同时,它还得益于极氪对于自身定位的笃定。参照同时期电动车企,极氪很少有摇摆的时刻。

这从极氪的产品就可见一斑,从极氪001、极氪009、极氪X到极氪007,极氪基本上都是在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而不是盲目的去追风口,这令其很容易就贴上了特立独行的标签。这也使得,极氪成为“蔚小理”之后几乎唯一有着自己鲜明IP的电动汽车新品牌。

这非常重要。在中美欧电动汽车争端不断升级的当下,没有稳定的内核就没有未来可言。

以此而言,极氪可谓给当下大起大落的电动汽车新老品牌带来两点启示:第一,造车需要扎实深厚的功底;第二,造车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


洞见3:对吉利集团的锦上添花

作为吉利集团的第九个IPO,极氪的上市对于吉利集团也有着复杂且深刻的意义。

其一,极氪独立上市背景一是2020年吉利、沃尔沃业务整合分别上市计划折戟,二是2021年吉利科创板上市受阻,由此,极氪品牌从诞生开始就充满了曲线救国的意味。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极氪撕掉了吉利品牌和燃油车的两个标签,提到极氪不会有人将之与吉利混淆,提到极氪也不会有人想到燃油车。换言之,领克没有做到的事极氪做到了。

其二,深入全球化。

如果说燃油车时代李书福的目标是将吉利汽车打造成一家能与丰田齐名的全球化企业。那么,新能源时代吉利有了新的方向: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集团。

截至目前,吉利体系下已经拥有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钱江摩托、极星、亿咖通、汉马科技、力帆科技、路特斯以及极氪等9家上市公司,且分布在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纳斯达克、瑞交所等境内外交易所。

由是,吉利集团也成功实现了全球资本化的深入布局,尽管体量上尚有差距,但是从子品牌数量和业务版图上,已经逼近大众汽车集团的水平。

以此为基础再看新能源赛道上的比拼,吉利反而布局更全面一些,旗下中国星、银河、几何定位面向大众市场;领克聚焦混动,定位中高端;极氪聚焦纯电定位豪华智能。

与此同时,极氪也是吉利高端新能源全球化的前锋。2023年6月极氪已经进入瑞典、荷兰市场,今年它将进入全球58个新兴市场。在美国市场,极氪与动驾驶公司Waymo的合作定制车型也有望年内上市。

随着全球化进入深水区,如何适应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发展也就提上日程。

“我们希望通过战略性实施IPO,进一步能够提升极氪全球规范治理,能够有更加透明的管理,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全球市场,遵守全球各地的法规和标准,通过自身产品和技术的能力来赢得用户。”正如安聪慧所言,这也将是极氪需要承担的新使命。


洞见4:极氪亟待盈利

最后,回到极氪自身。虽然,官方多次表示极氪上市不是为了圈钱,但是不得不说,同为新造车公司的极氪到了“蔚来时刻”。

招股书能够说明问题。如同大部分的造车新实力一样,截至目前极氪仍旧是亏损的。2021年至2023年,极氪净亏损为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

亏损背后是巨大的研发开支。2021年至2023年,极氪研发费用分别为31.60亿元、54.46亿元、83.69亿元,同比增长72.3%、53.67%。

还有一个数字令人揪心:

2023财年,极氪的资产负债率高达132%,这一数字远高于蔚来的75%、理想的58%和小鹏汽车的57%。同样作为对比,吉利汽车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55.79%。

此外,截至2023年末极氪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仅余32.6亿元。接下来的研发缺口,不能只靠内部输血了。

此时,极氪的造血能力也尚未完善。尽管其营收构成主要来源于三块业务,包括整车销售、三电业务、研发及其他服务。但显然,整车销售仍旧是大头。因此,寻求外部资金输血是必然之举。

然而,就如同我们此前所言,资本也是双刃剑,新造车企业通过上市解决了燃眉之急,但身不由己的时刻也会越来越多,极氪是否能够一边接受资本的扶持,一边突破资本市场的裹挟?

显然,即便是有实力有靠山的极氪,想要资本面前“踩住刹车,打好方向”也绝非易事。

这些,都将是极氪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真正考验的时刻到了。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75关注 | 937作品
+ 关注
有人气的汽车新闻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