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长期主义」的蔚来汽车,赢得了2023

2023年即将结束,这一年的新能源车市,以「地狱」难度开局,以「内卷」和「求新」为主旋律,以「强者恒强,格局将定」迎来收尾。这一年,车圈发生太多太多的大事件:新能源补贴退坡、车企纷纷加入「价格战」、智能化如火如荼、自主品牌攀高端、华为系高举高打、增程式强势突围、海外品牌重注中国、中国品牌加速出海……老势力变新、新势力变老,群雄逐鹿,热闹非凡。12月起,电车通推出「电车通·年度」专题,「聚焦2023」系列将系统梳理2023年智能电车行业、品牌、新车、技术与人物,记录产业关键时刻、见证百年汽车变革、致敬时代创新勇者,敬请关注。

「蔚来汽车2024年必倒闭」。

这或许是网上对蔚来汽车较为普遍的论调,起点定得高,友商疯狂卷价格时,除了解绑权益「等效降价」之外,也没有更多实质性的行动,还背负着「高端江淮车」的标签。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界的「基建狂魔」,蔚来汽车把太多的花销投在换电站、充电站建设上。

「赚得少花得多」,给蔚来汽车带来了连年的巨额亏损,五年半累计亏损764亿元,是当前国内亏损较为严重的国产自主品牌。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这都是无法忽略的巨大缺口。

根据官方公布的财报,蔚来2023年前三个季度再亏损46.29亿元,此前两个季度分别亏损48.04亿元和61.22亿元,前三季度累计亏损155.55亿元。巨大的建设、运营开支,平摊到整车上,使得蔚来平均每卖出一辆车,就要亏损几万元不等。

2023年蔚来媒体面对面活动上,秦力洪讲了2022年春节期间针对补能的用户活动,并展示了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其中春节期间提供了906056次换电服务,蔚来充电桩提供了646903次服务。NIOPower是蔚来除了汽车以外的核心财产,充换电是目前为数不多不亏且小赚的业务。

毕竟蔚来充电桩主要服务的,反倒是那些来自第三方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11月3日,在李斌写给蔚来全体的一封信中,表示了裁员10%的决定,内部掀起「地震」的同时,外界也对蔚来汽车感到担忧,尤其是正在使用蔚来汽车的准车主。

财报、销量数据不亮眼,盈利能力堪忧,还有备受关注的裁员动向,让蔚来汽车在理想汽车等新势力面前难抬起头,这边越来越多的车企实现了盈利,蔚来汽车还在亏钱的泥潭里挣扎,难免会被认为「没有未来」。

考虑到巨亏的蔚来,原计划在美国3个州考虑建设工厂的蔚来,不得不放弃建厂计划,改为中国生产再出海的策略。种种「向内收缩」的迹象,意味着蔚来汽车放慢了「下棋」的步伐,专心降本增效,度过寒冬。

但「柳暗」过后必有「花明」,一直坚持自研技术路线、充换电双线布局、加强降本增效,蔚来汽车的2023年虽然「苦多乐少」,但不乏闪亮,李斌的这一盘大棋,似乎还在有条不紊地下着。

全栈自研落地开花,蔚来为未来而战

中国新能源汽车赛道白热化,最早可以追溯到2021年,国产新能源车市场不再是蔚小理「三分天下」,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其中,更有传统车企做背书的「潜力股」。各式产品相继进入市场,竞争力也不比当时的「御三家」低,蔚来汽车也因此陷入了销量疲软的窘况。

每月销量在7000辆上下,蔚来不得不快速上马新技术,以此保住自己的领先地位。2021年1月,蔚来推出了最新的NT2.0平台,并在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之间,推出了ET7、ET5、ES7三款新平台产品。除了ET5之外,都算不上是带有普适化属性的产品。

直到2023年4月,基于NT2.0平台的全新 ES6在上海车展首发亮相,后续也推动了蔚来整体销量的增长,2023年5-7月份,销量一路猛涨。价值3万元的权益「解绑」,也算是蔚来汽车应对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一种不降价的措施。2023下半年,蔚来新款EC7、ES8、EC6相继发布,全线车型均完成了平台迭代。

蔚来汽车计划2023年内将旗下所有车型都为NT2.0平台打造,这个「大饼」至少是按时完成了。

电动汽车的平台迭代不亚于「脱胎换骨」,NT2.0平台对蔚来汽车的意义堪称非凡,新平台全车型标配激光雷达,并且拥有更先进的智能座舱技术,把专属于智能电动汽车的思考做到了细节之处,对于一家重视个性化需求的品牌,新平台是对外的有力武器。

但蔚来也意识到,未来的智能化不能只有汽车。

「做好一款手机的门槛没那么高,但是卖好一款手机的门槛很高。蔚来无意参与手机行业的竞争,我们还是为了车主的利益」。

没有魅族那样的角色支撑,也没有其他手机品牌领衔,蔚来首款手机NIOPhone在9月21日的NIOIN2023蔚来创新科技日上发布。6499元的售价体现不出蔚来跨界造手机的诚意,但官方本就没有把它推向主流市场的打算,而是做更适合蔚来车主的车钥匙。

NIOPhone也确实配得上这样的身份,搭载UWB技术的它能够精准识别位于不同座位的用户,变身成为专门的智能车控。手机与车机之间的无缝衔接联动,也是蔚来赋予NIOPhone的意义。据我所知,NIOPhone的体验专柜在蔚来车主专属休息层中,说明NIOPhone本身就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相比NIOPhone,李斌更重点介绍蔚来的12项全栈技术,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能源、全景互联、整车权益操作系统、车辆工程、芯片和车载智能硬件、电池系统、电驱及高压系统和智能制造,将不同技术之间的壁垒打破,实现高效融合。蔚来通过12向技术全栈,向外界展示蔚来汽车所涉及的领域,以及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理解。

同样是在NIOIN2023上,蔚来发布了旗下首款自研激光雷达芯片「杨戬」,主打高性能、高集成度和低能耗。但另一方面,「杨戬」芯片是蔚来汽车坚持自研,通过近期投入换取长期收益的具现化,激光雷达芯片只是蔚来的小试牛刀,长期还将显著降低生产成本,自研芯片也能更好地融入到自家技术中。

行业首个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也来到了NIOIN现场,主打「1+4+N」技术集群架构的全方位体系化作战。「1」是SkyOS-H,代表的是上层多系统虚拟化、见识和安全底座的管理程序;「4」分别是蔚来智能座舱、智能车联、智能车控、智能驾驶「四位一体」。

但SkyOS的能力还需要在接下来的NT3.0平台上展现全功能实力,蔚来又给我们画了一个大饼。

对于蔚来而言,2023年最具代表性的两步,应该是换电模式与长安、吉利汽车达成合作;具备了独立生产资质。蔚来的单打独斗无法实现换电模式的全面普及,全靠自己努力,并自负盈亏,这对身负重债的品牌,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巨头的接入,分担了蔚来的压力,也让换电模式,以及蔚来对电力能源的期许,能够开枝散叶。

12月5日,蔚来汽车再次登上热搜榜单,因为其获得了独立造车资质。

简单点说,蔚来把与江淮合作建设的两座先进生产基地,以31.6亿元的价格买了下来,并拥有了自己的生产资质。撕掉「江淮汽车」的尾标,是蔚来独立造车的信号,新车申报图也显示,尾标已经是「蔚来」了。

「如果蔚来的汽车全部由自己生产,成本将下降10%」,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这样说到。结束了代工模式的蔚来汽车,不用再给江淮汽车交额外的费用,双方都获得了自己的「自由」。这些大动作,是蔚来改善结构提升效率的一步,相信明年的车型,售价上会有所体现。

蔚来的2023:苦多乐少,但充满希望

蔚来汽车的2023,看似苦多乐少,但仍然充满希望。

李斌「用前期换长期」的战略初见成效,一系列自研技术和布局开花结果。第三季度财报中的蔚来汽车,销售额大幅增长,达到了174.089亿元,汽车交付量显著增加,整车毛利率也在第三季度增长至11%。另外,蔚来汽车虽仍然亏损,但亏损幅度有收缩的信号,有稳中向好的信号。

疯狂降本增效的背后,也可以被认为是蔚来为明年「阿尔卑斯」的上市做充足准备。蔚来不降价,不代表不做平价电动汽车。

李斌虽然坚持不打价格战,但新能源汽车内卷如此凶猛,没有一家车企能够「高高挂起」。能把车卖出去,才是王道,销量稳住品牌阵脚,解决了「温饱」,才能追求更高端的「远方」。蔚来还需要把ES6、ET5T这样的基础款车型做好,交付规模做得更大,更高端的7、8系列才有希望。

从个人的一些感情来看,我对蔚来汽车有一定的偏爱,更多来自蔚来品牌的设计调性,简洁且有高级感,有自己明确的设计路线和技术布局节奏,从不被友商影响。放眼新能源汽车市场,这样的个性化精品品牌难得一见。

至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蔚来汽车距离倒闭,已经越来越远。

但蔚来的2023还未结束,12月23日的NIODay仍然值得关注。

#2023年度盘点#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31关注 | 2739作品
+ 关注
林小验验车,非常的喜欢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