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中国电动车的狠劲儿,会不会蔓延开来

  近日,美国由于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审议,决定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征收100%的关税。这一幅度比较以前25%的关税足足提升了四倍!这样一来,不仅让电动车在北美市场的销售,几乎难以成行;还在于,美国政府有些“疯狂”的提升关税行为,是不是会影响到其它国家地区的市场,确实不好说!

  之所以说美国政府的这一次提升关税行为有些过分,主要是因为,这样的做法不仅有些不得人心;而且,还容易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对美系车的影响,也不一定存在着真正的利好。所以,美国一上来就如此大幅度提升的关税,显然是超出了汽车市场竞争的需要,更像是美国政客们肆无忌惮的以权谋私!

    不能不说,美国这一次祭出严厉的关税举措,就是准备阻碍中国车的全球领先势头、以及封杀自主汽车出口为目的而来的。考虑到,在全球面临着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阶段,中国新能源制造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越,并在世界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比遥遥领先,这个时候,美国为了一己私利使出限制的招数,确实够狠、更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准则。


   为何说美国使出昏招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对于现时代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与转型,可以说已经到了世界汽车最主要的发展阶段。而这个时候,世界汽车市场,却存在着中国汽车弯道超越成功以及传统制造大国的转型缓慢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国家“贸易保护”的抬头,对世界汽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先是美国推出多项法案,直接对以美国车企为主的新制造给予补贴,并堂而皇之的吸引欧洲各个跨国车企进入美国。而这些,仍没有挡住中国自主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不仅使中国汽车技术进步越来越快,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同时,也让许多跨国车企不能不反过头来与中国车企搞合资、谈合作,甚至直接使用中国制造的三电技术。或许,正式由于中国车快速得到世界市场的认可,以至于中国汽车去年的出口,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这样,似乎就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奶酪!

  而这些保护美国企业为目的的法案,虽然实施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却不敢令人恭维。记得,在美国通用N多年前,正式破产的时候,通用曾公开表示,将自己的优质资产放在中国市场发展。而这个时候,美国政府在明知基础设施、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还要一意孤行的事实贸易保护,只能是落一个跟不上汽车发展形势的结果。由此,就可以得出为什么在中国汽车沃土成长起来的新制造,能够迅速对世界格局产生影响的结论。而美国政府恰恰在这个时候还要以“小院高墙”的做法对待中国电动车,不仅保护不了美国企业的再发展,而且会成为保护落后的典型!

   美政府无节制提升关税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这一次美国无节制地提升关税,似乎对于美国企业的触动并不是很大,而对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也不会带来什么直接影响。但不可否认,这样的举动会带来连动与仿效作用,这才是最值得中国汽车制造企业需要警觉的!一方面是一些政治上追随美国的国家,会不会以此作为讨好美国的理由;另一方面,欧盟也在研究对中国车的限制措施,这都是由于美国的带头阻挠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别的不说,在美国刚刚推出的关税限制以后,就有个别国家的经销商,与我们的出口企业全面取消了合作,这些虽然不可能对我们车企伤筋动骨,但所造成的影响,确实是不能不防的!另外,在欧洲已经对中国汽车进行过调查,再出台相应的限制措施,是不是会效仿美国政府的行为,真的不好说。所以,这就需要中国汽车企业用产品说话,不断的深入人心的同时,更要找出一个可以合理自我保护的办法才成。

    自主汽车新发展为何不能授人以柄

  随着自主汽车的快速发展,客观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包括在技术上的过于放大、数据方面的存在水分以及对消费者使用双标严重等等,都是在发展中存在着问题。所以,中国汽车要想堂堂正正的走向世界,首先就应该在技术发展已经定型的时候、在制造收益逐步增大的情况下,就应该更从符合公认标准的角度出发,把消费者真正放在心上!这样,才能不会授人以柄。

  其实,就自主品牌要符合公认标准的问题上,不仅需要企业更好的自律、更需要管理部门制定出相应的竞争规则以及各方面的新标准,才会让汽车更健康的发展。而这些规范,绝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需要在符合国内市场特点的同时,也要努力与国际接轨,这样我们汽车产品走出去,才会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

  客观地讲,中国汽车走出去确实是来之不易的,这样的成果的保持,不仅需要上上下下的支持,为中国汽车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还要推出保护中国制造出口的法律法规,这样,中国汽车在世界市场的竞争,才能抵御一些不友善力量的阻挠和影响,从而使中国汽车发展、汽车国际化,真正意义上走入正轨......


                                                                    凌 然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864关注 | 478作品
+ 关注
汽车研究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