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买车那点事,三十年风云激荡,奇瑞发展史如此不易!

关于买车那点事,三十年风云激荡,奇瑞发展史如此不易!当年的英国人做梦也没想到,一条二手的发动机生产线,最后竟然能孕育出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品牌。1997年奇瑞以2980万美元的高价,从英国人手里买来了一条二手福特发动机生产线。都说技术无国界,但企业可是有国家的,卖生产线可以,送你几个工程师,帮你组装也没问题。但是有条件,英国人组装的时候,明令禁止中方人员不能参与。

连看都不让看,好吧,毕竟是1997年。确实技术啥的都在人家手里,只要能让步给咱生产线,一切都是值得的。结果这帮英国佬消极怠工,每天三点钟就开始喝咖啡,那叫一个优雅。几个月下来,连一台机器都没装好,奇瑞哪能忍啊,我们搁这缩衣节食搞研发,英国佬来当大爷?后来就把英国人撵走了,虽然出气了,但留下一大堆零件给奇瑞,没办法,奇瑞只能硬着头皮上,毕竟钱不能白花了。

经过没日没夜研究,总算在一年多后把这条生产线给组装起来了,1999年4月第一台发动机点火成功。可能奇瑞重视技术的传统就是从这开始的,毕竟吃过没技术的亏。发动机搞定了,车身技术也通过买西班牙一个品牌西雅特Toledo车型解决了。1999年12月奇瑞第一台车 风云顺利诞生。但说实话啊,车这东西不是说你能生产就能卖的,毕竟你得有“准生证”才行。奇瑞一开始只能用客车生产牌照用于市内指定出租车,想要把车卖到全国,这事肯定得解决。

奇瑞先后通过中华、一汽、二汽想解决,但要么对方要的太多,要么对方压根看不上你。结果最后都没谈成,一直到2001年前后,才在上层运作下,以20%股份为代价,跟上汽搭上了线,正式更名为上汽奇瑞。这时候的上汽如日中天,旗下通用大众卖得火爆,根本就看不上奇瑞,可以给你名分(销售渠道和维修网络),但也提出了四不原则,不投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责任、不需要分红。

这一听确实是有点嫌弃的,但有了资质之后,奇瑞才真正开始起飞,风云二代、东方之子、旗云、QQ等包括车型陆续推出,卖得也是越来越好。2003年在上汽提出收购奇瑞惨遭拒绝后,两家合作正式终止。所以奇瑞当年车主修车的时候,上汽4S店是拒绝维修的,就算是维修,也需要排在上汽车型后面,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就是这么来的!这之后的故事应该就比较广为人知了,我就不多说了!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文化历史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176关注 | 6149作品
+ 关注
在爆改的世界,简直沉迷到不行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