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桂海碑林:书法与历史的绝美交响,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与震撼

在“大湾区青年走进壮美广西”的行程即将画上句号之际,我们来到了桂林的桂海碑林景区。原以为桂林是一个以自然山水闻名的城市,没想到它的文化底蕴也是如此深厚。前面给大家介绍过的靖江王府是其代表,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桂海碑林同样不凡。

桂海碑林博物馆,位于桂林市龙隐路1号,是我在此行的最后一站。这座始建于1984年的博物馆,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桂海碑林陈列馆,如今已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曲水流觞”的护碑亭,仿佛让人穿越回古代文人墨客把酒言欢的场景。

桂海碑林主要由龙隐岩和龙隐洞内的摩崖石刻组成,尤其是龙隐岩“壁无完石”, 碑刻如林,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石刻共有220余方,其石刻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其形式则有诗词、曲赋、铭文、对联、图象等。这些文字又包括楷书、草书、隶书、篆体,可谓一个书法大观园。

碑林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的石刻年代从唐朝到近现代皆有,最高的一幅是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张浚、刘崇龟的《杜鹃花唱和诗》。最多的则是宋朝的题刻,一共有130多方, 包括著名的《元祐党籍》碑, 反映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是国内唯一完整的一块, 史料价值很高。

每一块石刻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都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书法、艺术,桂林石刻很多都是古代书法名家的精品之作,比如唐代颜真卿的“逍遥楼”榜书、郑书奇的《新开独秀山石室记》、宋代燕肃的七星岩篆书题名、米芾的还珠洞题名和陆游的《诗札》、柯梦的《迎享送神曲》,以及范成大、张孝祥、吕胜已、徐梦萃、梁安世、陈谠、陈孔硕等人题刻,无不墨笔精妙。

拓园中的散碑、名碑同样让人目不暇接。清刻的《五代释贯休画十六尊者像》以其细腻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让人叹为观止;而宋刻的《静江府城池图》则让我对古代桂林的城市规划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桂林石刻拓片精品展”中,唐《李勃南溪山诗序》、宋《燕肃题名》等皆是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拓本,不仅展现了古人的书法艺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桂海碑林不仅记录了桂林的历史和文化,也见证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作为“大湾区青年走进壮美广西”的最后一站,桂海碑林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们领略到了桂林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大家如果到桂林旅游,除了常规的两江四湖、象鼻山、月亮山、芦笛岩、遇龙河、银子岩等著名山水景区以外,靖江王府、桂海碑林等文化景区也不容错过。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自驾旅行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431关注 | 1260作品
+ 关注
旅游自媒体渝帆的行摄分享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