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市场悄然生变,SUV都已不再保险? | 半年车市简评

转眼间,2017年的车市业已过半。在这里,我们不想就过于宏观的诸如增速放缓,竞争压力加大这些做过多评述,而是更想就一些细节层面,做一些简评分析,看看2017年上半年的车市都有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下一步车市的影响。作为第一篇,我们先从市场的层面来说一说。

当下竞争激烈且变局中的中国汽车市场,就像一场探险 当下竞争激烈且变局中的中国汽车市场,就像一场探险

SUV市场不再是“无风险投资”

典型:很多小型SUV都被510害惨了

这些年中国SUV市场的高增长有目共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路厂商在产品研发上不必多么求新、求突破,而是只要能第一时间开发出某个细分市场缺乏SUV的产品,就能轻松获利,例如当年的北汽幻速。套用投资界常说的话,在前几年研发投产SUV,简直就是如同(前些年的)房地产一样,属于典型的“无风险投资”。不过这些状况,在2017年逐步开始有了变化。

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自主小型SUV市场——有好几匹曾经的黑马,都折在了2017年上半年。例如瑞风S3、绅宝X35等等。这类车,在2017年以前,都是“月销万辆”级别的热点车型。尤其是瑞风S3,曾经是这一领域的一枝独秀。然而到了2017年,它们的销量都何止腰斩。像瑞风S3,目前的月销量只有一千余,相当于去年的一成左右。这种“断崖式”的滑落,在以往车市是很少见的。

究其原因,也并非这些“黑马”出了什么状况,而是市场的竞品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这其中,最“要命”的就是宝骏510——高颜值+低价格+BT级的高产量,让它月销量迅速攀升至3万辆以上,俨然是一幅“不让人活了”的节奏。除此之外,在2017年上半年上市的名爵ZS、奔腾X40,以及在2017年上半年开始发力的东南DX3等等,也个个都不是“善茬”。曾经“有车则灵”的自主小型SUV市场,现在已经成了一片厮杀惨烈的红海——没有出彩的设计和拿手的成本控制能力,还真就不好混了。

宝骏510 宝骏510

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自主小型SUV市场。长安CS75在2017年上半年的官降引人注目。为什么官降?难道是真是为了“让利于消费者”?当然不是。归根结底还是市场所迫——自主紧凑级SUV这个细分目前厮杀的惨状,也绝非2016年及以前的市场可比。而这,还只是刚刚开始,更惨烈的厮杀还在后面……

三四线市场仍然是下一步的增量突破口

典型:黑马、白马都在加紧布局

近两年车市的猛增造就了不少“神车”。这其中,自主品牌中的“神车”,之所以在销量方面可以“大力出奇迹”,绝不是靠一二线城市能做到的。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一个更突出的变化,在于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进一步将目标市场“下沉”。没错,在二三线市场增量被逐步挖掘甚至透支的情况下,下一步需要实现销量绝对数量上的稳定增长,三四线市场才是关键。

长安CX70 长安CX70

事实上,三四线市场的争夺战一直都没有停过。以五菱和宝骏为首的产品,就是典型的“三四线杀手”。尤其是宝骏,不光有730/510这样神一样产品,而且在之前并不太看好的轿车领域,它也频出杀招。例如同样高颜值+低价格的宝骏310。刚上市不久的310SW虽然没有销售数据,但可以看得出它又会在三四线市场“搞事儿”。

不光是宝骏,其他品牌也都在这一领域加紧布局。例如算得上2016年黑马的风光580,它在2017年的势头依旧强劲,月销妥妥地在万辆以上。斯威这类新品牌,一上市就“小日子不错”,还有幻速的新品牌比速,2017年上半年推出T5以后,初步表现也可圈可点。这些,也是拜三四线市场的贡献所赐。

哈弗M6 哈弗M6

除了这些不知名的黑马以外,一些白马厂商也都没闲着。长安用商用品牌推出的CX70,就是典型的此类产物,表现也一直稳健。吉利通过老车发新芽推出的远景SUV,其实也是瞄向这类细分而来的。长城则把它的老H6换个马甲变成M6,目标也都在此。

“走出去”将不再是小打小闹

整车出口,这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不少自主厂商在海外市场都有销售。不过2017年上半年发生的一些事儿,跟以前的“走出去”可能还是有点不同。

吉利收购宝腾

“吉利收购宝腾”,应该算是2017年上半年车市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件。与吉利之前并购沃尔沃更多出于“吸收”的目的不同,吉利收购宝腾,更多的则是想“输出”。

宝腾目前的状况确实很“烂”,但它有着非常完整的东南亚销售渠道。吉利通过宝腾来进行产品输出,相比直接向海外市场推出吉利品牌,很可能会是“事半功倍”。

当然,所有这些在兑现之前都不能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吉利如此大手笔收购宝腾,绝不可能是“小大小闹”。这也意味着,此事件将为自主品牌的“走出去”,在模式上提供非常可贵的实践经验。

均胜电子买高田

虽然只是意向,但也是值得总结的。高田破产绝对算是2017年全球车市的重大事件。均胜电子在2017年上半年的尾声表示出收购意向,也意味着国内汽车(配套)行业在走出去方面的变化与魄力。

还是那句话,在所有兑现之前都没有定论。但如果均胜电子能够成功整合高田,意义还是不容小觑的。用均胜电子王剑锋的话说,将“有助于提升均胜电子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这句话其实还可以说得再“大”一些——将有助于提升中国汽车配套供应商在全球链中的地位……

腾讯买特斯拉5%

腾讯于2017年上半年成为特斯拉第五大股东这事儿,现在估计已经被人有点淡忘了。虽然充满争议,但擅长玩并购的腾讯在花钱上却不是随意的,18亿美元即便对于财大气粗的腾讯来说也不是毛毛雨。总之,腾讯此举,应该是要与特斯拉“搞点事情”。从资源共享的角度,腾讯应该是想在人机互动和智能驾驶领域能够与特斯拉实现共赢和突破,而不只是简单的想着“分享特斯拉未来盈利的分红”。

上汽成立印度子公司

表面上看,上汽在印度成立全资子公司,并计划输出MG品牌,只不过是上汽为接手通用印度Halol工厂所走的程序。然而从通用在印度的历程、计划退出的时点,以及上汽在此后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对此事却不可简单理解。整件事情,与吉利收购宝腾有点类似,即上汽在产品进入顺周期以后,拟通过这种“接手烂资产整合”地方式,实现更快捷的产品输出。以上汽现有的产品线,如果顺利的话,它通过这一举动快速打开印度市场并非没有可能。

豪华品牌细分市场大变化

虽然早有端倪,但最终数据是在2017年上半年确定的,即奥迪在中国市场,终于从冠军位置退下来了。并且一退就是两位,落到了第三名。而奔驰,则毫无悬念地排到了第一的位置。从以往的印象来看,这似乎让人感觉有些意外,但如果以海外眼光来看,这再正常不过了——BBA的座次本来一直都这样啊!

虽说这一天的到来将会是必然,但来得如此之快,恐怕对于奥迪来说还是有点始料未及的。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人归咎于新一代的奥迪设计上突破性不够,新A4L在产品策略上过分保守,新Q5引入的动作有些迟缓等等。不过,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汽奥迪”事件的影响。这背后更本质的,其实是显露出一汽与奥迪在销售权利把控和销售利润分成上的巨大分歧——有分歧,就难以形成合力,终端表现又如何能保障呢?

另一个层级,二线品牌开始越来越热闹。例如凯迪拉克,通过XT5的出色表现,增速可观(同比增98.4%)。捷豹路虎的国产产品,也没有因为“奇瑞”而受到预想中的影响,表现总体符合预期(同比增26%)。沃尔沃虽然在人事问题上闹得沸沸扬扬,但终端表现依然是稳健增长的(同比增27.6%)。S90在没有大幅优惠的情况下获得当下的销售成绩也属难能可贵。伴随着最大看点新XC60的到来,沃尔沃在二线的排名应该还会有更多看点。

凯迪拉克XT5 凯迪拉克XT5

必评小结:

从市场层面,2017年上半年车市的新变化其实不小,这其中有不少还是历史性的。例如豪华品牌座次从ABB变成BBA,一些自主品牌通过大手笔并购走出去,以及SUV市场正由蓝海开始正式向红海转变等等。下一篇,我们将就新车,从产品层面再看看2017年上半年都有哪些值得总结的地方。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万关注 | 1.1万作品
+ 关注
车云网专注于汽车的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探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汽车科技、产品发展潮流和消费时尚。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