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一代潮流,汽车上逐渐消失的“潮流”你还记得多少?

一代人一代审美,一代人一代穿衣风格,潮流进程永远在变动。穿衣会复古,但很多汽车设计会一去不复返。

那些曾经属于汽车的“潮流”,如今又成为了异类,你还记得多少?

跳灯其实一开始并不是作为个性新潮的选择出现的,从1968-1974年间,美帝作为汽车大国,就对汽车大灯进行了一系列的严格规定。

跳灯也叫翻盖式大灯 跳灯也叫翻盖式大灯

特别是1974年,要求汽车大灯最少必须高于24英寸,就是著名的24英寸法律。


那时候的汽车普遍车身较为低矮,车身线条流畅,大灯都无法达到这个高度。如果随便加个大灯上去就会显得车身很突兀。于是乎以前采用过的跳灯设计方案,立马被设计师大量运用到各种轿跑上面。

据说是莲花elan带领了跳灯的回归 据说是莲花elan带领了跳灯的回归

原本跳灯只是为了应对法律法规以及关闭时候协调汽车整体美观度和风阻的东西。


没想到跳灯自己“创业”建立了一条清纯不做作的潮流方向。

但是爸爸毕竟是爸爸,法律说一你不能干二,由于跳灯的棱角造型问题,和会对行人造成碰撞伤害,加上机械升起与闭合装置容易损害的原因,跳灯仿佛午夜一闪而过的流星,还没来得及让我许愿,就已经消逝在星空中了。

汽车立标的话,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奔驰了。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正式发明了汽车,不过当时的汽车还没有车标。


按照欧洲人早期在战车、船头安装吉祥物、护身府的传统,以宗教神话人物等主题的车头饰物逐渐开始出现在车头。


这跟我们现在在汽车上放佛像,挂件等有异曲同工之处。

后来的汽车立标是作为水箱注水口盖的水温计表,再后来就发展成为专用的标示,以彰显自己的身份。

后来就慢慢被其他车厂争相学习,慢慢地演变为一种传统的汽车设计。


但是和跳灯一样,有着易损和易伤人的性质,已经越来越少车厂采用立标。

再个,你也不想奔驰停在路边,某天一不小心就被掰走了,毕竟不是所有的立标都会自己躲起来的。


汽车以前作为一个高档产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加上当时汽车维修技术,车漆成分及喷涂工艺远落后现在,汽车刮到漆面后,维修起来可是费钱费力,这个时候防撞条就出现了。

反正小编学车的时候,还记得那台残破不堪的教练车是有防撞条的。得益于防撞条,在各种新手学员的瞎操下,TA才能活得这么久。

但是也说到,汽车制造工艺越来越先进,汽车漆面也不像以往一样那么娇贵,不需要过份保护,加上镀铬工艺的发展,橡胶易老化,不美观等原因。橡胶防撞条已经渐渐从汽车出厂标配到如今的了无踪影。

说到这个突然想起电影《乘风破浪》里面,说以后BB机肯定会大行其道,变成火得不行的通信工具,好的BB机号码肯定特别值钱!

结果后来,连服务台都没了,BB机也变成一堆历史遗留物。

当时DVD,CD机盛行的时候,我们也没想到如今媒体的发达程度可以这样。


当时高配车,豪华车才有的CD机,已经慢慢地被各种车载媒体和USB代替了。

当时有些CD碟的音质是真的好,把CD放进机子里面,收进去的感觉,估计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以往满街的音像店,如今关闭得七七八八了。(文/XCP陈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车事杂谈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8.6万关注 | 1.4万作品
+ 关注
新车评网提供中立、专业和真实的汽车评测资讯,帮助消费者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