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最为简单的摩托车文化,成为了一种回溯传统的潮流

Glemseck 101是一种回溯传统的潮流,它提倡的是最为简单的摩托车文化:两个车轮、一台发动机、一个油箱以及一个座椅。这种被定义为“新浪潮式改装”的个性化趋势已经发展成为欧洲地区规模最大的摩托车文化聚会,每年都会吸引5万名以上的摩托车爱好者前来参与。

发胶、络腮胡、皮夹克、格子衬衫以及卷起裤脚的牛仔裤,这些是参加Glemseck 101的标准配置。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项,那就是一辆在技术层面有着十分简洁改装风格的摩托车。

一辆构造简单的摩托车可以让车主有着充分的发挥余地,而这也是Glemseck 101文化的核心。Jörg Litzenburger自然对这个核心概念了然指掌,因为除了一些不算成功的科技舞会和滑坡比赛,自2006年开始,一年一度的Glemseck 101无疑是他最为得意的成就。

Jörg Litzenburger的工作地点是戒毒所,所以他对于消遣和成瘾之间的界限再熟悉不过了。然而,到了摩托车的世界,消遣和成瘾之间的界限就变得模糊了起来。在Glemseck 101活动现场,成千上万的爱好者们也会同意这个看法,因为细究这个聚会背后的深层次主题,无外乎是参与者对于摩托车最纯粹的热情。在这里,你不会看到“原装”的摩托车,具备独一无二技术或者设计风格的改装摩托车才是真正的主角。在人潮和车阵中,你可能会看到某个国际化大都市警察部门的前负责人、教区里的年轻牧师,还有让人熟悉、艳羡的世界冠军或者大明星们。

几十年来,摩托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从100马力左右开始,到现在已经逐渐发展到200马力以上,唯一能够有效控制这种动力输出的就是一系列精密的电子系统,其中包括负责控制牵引力输出、制动力分配等多个关乎于驾驶以及性能发挥的方面。遗憾的是,很多摩托车在此时却陷入了功率越大重量就越高的死循环中无法自拔。虽然有着很多轻量化方式可以改善车身重量,但成本又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问题。


在这种死循环中,有人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而且“适可而止”的呼声也开始逐渐多了起来。Jörg Litzenburger在谈到自己组织的Glemseck 101摩托车聚会时提到:“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享受摩托车所带来的乐趣——穿上我们的皮夹克,听着摇滚音乐,这很酷。总之,要简单,再来点放荡不羁,效果没准会更好。”

每年为期3天的Glemseck 101活动原本是由一群惜字如金但又魅力十足的摩托车改装爱好者自发形成的。但伴随着活动影响力的增加,这个在德国小镇莱昂贝格(Leonberg)举办的聚会仿佛已经变成了摩托车世界的麦加,并闻名于全世界。参加活动的那些改装摩托车基本来自于二战之后的英国,而回溯到20世纪60年代,第一代年轻的摩托车手也曾骑着它们穿过小镇,在乡间公路上释放着自己的青春。在他们的竞赛中,最后一名到达终点的人将会被要求张罗下一次比赛的所有细节,而这也算是一种惩罚。虽然有些危险,但作为一项接地气的摩托车运动,它打破了阶级、财富、文化限制,也客观上衍生出了一种发展至今的亚文化。


Ark Wilsmore,这位因为振兴了著名的Ace Café London品牌而知名的前警官认为自己的行为重新奠定了都市摩托运动文化兴起:“上世纪50年代的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让年轻人的手里有了些小钱。他们愿意把这些积蓄花在能够让他们最快行动的机动车上,而摩托车的身价刚刚好和他们的积蓄相匹配。”对于自己的爱车,年轻人愿意扔掉那些不必须的装饰和后座,装上能够让他们身体伏得更低的车把,这就足够他们骑着远行了。在Glemseck 101的活动现场,我们能够看到多种多样的改装风格汇聚一堂,而这些丰富多彩的改装摩托车正是Glemseck 101这个欧洲年度改装摩托车盛会的真正主角。


在其他聚会上,摩托车一般都是以静态的方式出现的,就算有动态的试驾环节,也不过是浅尝辄止而已。但在Glemseck 101的现场,粉丝、车主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改装摩托车的英姿。当信号灯亮起,发动机咆哮声和后轮在赛道上甩出的黑色印记可以一直吸引着观众们的注意力,而跟随着冲刺的摩托车,他们的视线迅速从右转到左,而鼻子马上就能够闻到机油和烧焦的橡胶的味道。这种味道会一直环绕着Glemseck 101活动场地,直到深夜都不会散去。

对于Jörg Litzenburger来说,来自瑞士VTR Custom的改装摩托车就很有代表性。这辆以BMW R 1200 R为基础打造的、身价超过5万瑞士法郎的摩托车拥有着十分特殊的造型和配色,而打造这辆车的目的则是为了向美国的传奇摩托车手Eddie Lawson致敬。作为颇受观众和专业人士赞赏的一辆改装车,它还获得了“Eddie 21”这个特殊且具有纪念性的名字。“21”是Lawson在20世纪80年代在赛场上所使用过的号码,而这也意味着这辆改装摩托车与这位著名车手之间的内在联系。

改装摩托车的传统几乎和摩托车的诞生是同步的。比如,哈雷戴维森出品的改装部件目录就是一本厚厚的巨著,而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现在,摩托车改装因风格的不同还拥有了不同的名字,而Jörg Litzenburger自己则将这种现象总结为“新浪潮式改装”。说回到Glemseck 101活动本身,这是一个横跨欧亚,甚至连澳洲的摩托车爱好者们都要不远万里赶来参加的盛会。2016年第一次参加Glemseck 101的、来自澳大利亚的改装摩托车爱好者Christoph Lentsch在现场告诉我:“无论是谁,大家都脚踩靴子,身穿皮夹克和牛仔裤。我愿意融入其中,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惬意放松。这是在网络时代难得的人与人之间最为真实的交流,也是一种令人感到欣慰的回归传统的方式。”

在这股“新浪潮式改装”潮流中,重点并非是强调那种穷极一切的独特构思,是如何在摩托车本来的基础上去画蛇点睛,绝非为了改装而改装。按照Jörg Litzenburger的理论,“改装是要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个性,美观永远都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如果以汽车为例,来自美国加州的Singer改装的保时捷911就属于改装界的精品,除了完美保证911车型在设计上的特色,又增加颇为鲜明的改装色彩。”他认为改装摩托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自己骑的是一辆很久以前的川崎Z1,它的车身和一些部件的配合看起来并不和谐,但这并不影响我去思考如何用更为合适的部件来改装它,让它看上去更精干、更漂亮。”

从周五下午到周六晚上,任何人在Glemseck 101活动现场周围的街道闲逛都能够听到那些令人沉醉的发动机轰鸣声,看到那些有着令人着迷造型的改装摩托车,闻到那些汽油经过燃烧之后略有些刺鼻的味道。几乎每一辆摩托车都倾注了主人自己的品味。对于那些摩托车车主来说,Glemseck 101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征程,一条从无到有的改装之路。在这条路上,有限的资源总是能够让每一辆摩托车变得独一无二。就像Jörg Litzenburger所说,“在这里,我们就是为了骑行的纯粹乐趣而聚集在一起的。在起跑线上的很多摩托车并不价值连城,但它们却得到了主人倾注的所有心血。它们完全可以被视为是主人们灵魂的化身。”

直到入夜,各色改装摩托车仍旧会在道路上一闪而过,而此时的空气中浓度最高的仍是化油器发动机排放的尚未燃烧殆尽的汽油味。

撰文:Ralf Schütze   摄影:Götz Göpperz、Laurent Nivalle

图片、文字提供:ramp car.culture.magazine/ramp.space GmbH & Co. KG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万关注 | 1014作品
+ 关注
《驾道drivestyle》是一本以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出发点、高度重视文字和视觉品质的汽车类杂志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