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版买买买,5次海外收购助力吉利开启“大时代”?

【导读】根据吉利汽车上半年财报,吉利汽车营业收入、盈利水平、品牌溢价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已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狙击合资品牌的“战狼”。人们都把吉利取得这样的成绩归功于收购沃尔沃,但是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也在助力吉利销量大踏步向前呢?

吉利现状:上半年量价齐升,品牌溢价

8月16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吉利汽车上半年营业额达到394.24亿元,同比增长118%;净利润43.44亿元,同比增长128%;前六个月累计总销量为530627辆,同比增长89%;平均单车价格73077元,同比增长16%。吉利汽车销量和售价同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全球收购起步早

沃尔沃并不是吉利的第一个收购对象,吉利的海外并购行为其实从未停歇。我们暂且先回顾一下吉利的并购史:

2006年,吉利进驻英国锰铜控股,持有其19.97%的股份,双方还在2007年6月合作,并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工厂,直至2013年吉利完全将其收购,收归囊中;

2009年,收购澳大利亚DSI,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强化了吉利自动变速器的研发与生产能力;

2010年,吉利花巨资正式对沃尔沃轿车公司进行全部股权收购,凭借李书福的“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战略方针,两个品牌并举,共同成长;

2017年,吉利在媒体的质疑声中收购DRB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并成为宝腾汽车的独家外资战略合作伙伴,吉利这次的收购或是看中了路特斯的超强的底盘和悬架技术。

丰富的国际并购经验为吉利在技术领域更加先进,也更好地反哺于吉利旗下的自主品牌,这或许也是吉利并购行为的题中之义,理应成为吉利销量快步向前的利器,但是我们仔细看看数据,作用力并非如此的显而易见。

收购沃尔沃四年,销量竟微跌

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但是,在之后的整整四年时间里,吉利的销量没有明显的提升,直到2014年才开始突飞猛进。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的品牌与技术反哺吉利,吉利的销量为什么不是逐年上升,而是先降后升?原来在吉利的战略上出现了轮回波动。

原来的战略:多品牌战略

吉利集团的多品牌化战略将从以往的以产品分网销售的方法,转变为分品牌销售,即“全球鹰”、“帝豪”、“上海英伦”等三个子品牌。这三个子品牌分别成立三大品牌事业部,各自有自己的职能部门,通过不同的店面网络形象。吉利汽车计划通过多品牌来占领不同的细分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多品牌战略尽管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但也分散企业的资源,增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首先,多品牌战略需要长期的巨大资金投入,其中包括技术研发、不同生产平台、不同品牌传播的投入等等,需要企业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其次,多品牌战略不利于集中精力创大品牌。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鹰GX7作为吉利的首款SUV,即使借力VOLVO技术,并根据VOLVO提出的一百余项改进建议,对造型、动力、底盘、NVH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升级与优化,但是年销量巅峰时也未能超过6万,现在已停售。

新战略:品牌统一、全新平台

2014年实施了回归一个吉利的品牌战略,全球鹰、帝豪和英伦品牌全部回归到吉利汽车的品牌下,车型悬挂全新的吉利标志。重整渠道,由之前的全球鹰、帝豪和英伦三个渠道进行整合,整合完毕后,消费者可在吉利经销商处购买到吉利全部车型。

吉利将依托KC、FE以及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中级车模块化架构为基础,开发和升级“KC、帝豪、远景、金刚、熊猫”等几大系列产品(分别对应从中型到微型车),根据市场需求,不同系列将拥有不同产品类型。而现有的吉利老平台都将逐步被淘汰,被新平台所取代。

自2014年吉利改变战略之后,销量增长迅猛,2015年同比增长34%,2016年同比增长54%,今年上半年增长89%。

对外收购和品牌归一,一个都不能少

现在仔细看看这些年吉利走过的路,吉利版的超级赢家不是单靠自身单一品牌的回归和积淀,也不是全球化思维的买买买,二者其实在吉利的成长道路中缺一不可。由于吉利早在收购沃尔沃之前就有丰富的全球并购经验,通过收购,吉利补充自身产品和技术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实施回归一个吉利战略后,整合了产品、品牌、销售、网络等资源,并且打造出了博瑞、博越等爆款,让消费者对于吉利的形象更加清晰。

至此,这才使得吉利全面开启了“大时代”!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1万关注 | 899作品
+ 关注
是一家专业汽车数据服务平台,提供汽车配置表、图片库、新车视频等多维度的专业数据,满足各类机构和个人的一站式的数据需求。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