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请把悬挂调软,再硬一点

最近试了几辆车,发现不少厂家已经开始抛弃传统减振器,而改用自适应可调的减振器。感觉这个变化也将会引领新一波升级大潮,所以本篇就来聊聊“自适应减振器”这东西。


底盘调校,被我们笑称为“汽车三大玄学”之一。本身而言,底盘调校对厂家的技术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汽车厂商都有实力自建研发中心调底盘悬架。再一方面,各个厂家对“好底盘”的定义都不一样。


我们经常会说某台车的底盘悬挂偏“软”或者偏“硬”,相信大家也都听到过类似的说法,这便是最基础的底盘调校。一般认为,偏软的底盘坐起来更舒服,偏硬的车开起来更平稳。当然,这也得建立在车没啥其它毛病的基础上。


但对于现在的车辆而言,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单纯的“软”或者“硬”了。偏软的悬架在过弯时难以提供有效的支撑,也容易让人产生眩晕感。偏硬的悬架在过坑洼路面的时候,又不够舒服。不少硬派车辆也因此被人称为“蛋蛋粉碎机”,这样车偶尔用来玩乐是挺不错,但要拿来家用就会让人苦不堪言。

因此工程师们开始在悬架减振器上下功夫,“长途不累、拦路不颠、弯道不飘”也成为了家用车调校的核心目标。为了应对不同路面状况,现在越来越多车辆开始采用“自适应液压减振器”,虽然这种被动调节技术不如主动式的电磁液压减振器那般强大。但考虑到目前主动电磁悬架过于高昂的价格,其注定只能成为豪华车的专属。而被动自适应悬架因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开始逐渐成为家用车的配备。

一套悬挂系统,通常由阻尼减振器、弹性元件(通常采用螺旋弹簧)以及各种导向机构组成。后者导向机构的不同布局,也成为了区分不同悬挂种类的标志。“多连杆”、“扭力梁”、“双叉臂”等等,指的就是导向机构的不同。不同导向机构的运动方式不同,就使得不同悬挂的表现不同,不过在这就不做过多解读。本篇重点还是讲讲即将开始大面积应用的自适应液压减振器。


弹性元件可以缓解路面传来的振动,但本身吸收振动的能力很差,相反减振器最大的作用就是利用液压系统,吸收掉这些振动能量。如果没有减振器的帮助,而仅仅配备弹簧的话,车辆会一直保持振动状态,上下起伏不停。悬架减振效果取决于阻尼的大小,而减振器阻尼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内部液压对流孔的截面大小。

沿着减振器压缩伸张的方向,设置数个油液阀,就可以达到控制对流孔总截面的目的。当车辆处于正常平直状态时,所有对流孔都处于工作状态,减振器内部油压流动相对自由,整个减振器处于“低阻尼”状态。这时整车悬架相对较“软”,车辆行驶柔和,保证车辆行驶的平顺性。

而车辆产生较大颠簸时,减振器活塞受到压缩,油液阀逐渐关闭,减振器的阻尼增大,使悬架对振动的吸收能力增强。在较大颠簸路况下,悬架阻尼增大,可以有效吸收路面能量,实现更强减振效果。油液阀门逐渐开合关闭的过程,就是自适应减振器与传统减振器最大的不同。

通过设计多级油液阀的方法,使得减振器的阻尼可以不断变化,适应各种不同的路况。同时,也受惠于这种可调节阻尼的设计,工程师们可以将减振器的最大油液孔,设计得更大,以提升车辆对路面细微振动的吸收效果。达到文章之前所说“长途不累、烂路不颠、弯道不飘”的效果。

和“可调”一同而来的,还会有“线性”一词。“怎么调,调多少”一样是悬架调校的重要部分。通常而言,可调悬架的初段,会适当软一些,这样在平直路面行驶,悬架可以过滤掉路面的小型起伏,提升舒适性。而悬架的中后段要能够迅速“硬”起来,将车整体承托住,也就是我们Y车评常说的“有韧性”。有些对悬架要求更高的厂商,除了会对减振器的压缩线性进行细致调节之外,也会对减振器的伸长行程调节,让整套悬架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像这种被动式自适应悬架,虽然说不是全新技术,但其在近代汽车工业史上,具有很高的代表性。从数十年前,就开始有无数工程师为之付出努力,潜心研究悬架调校。期间,各式各样的可调悬架层出不穷,除了本篇中提到的被动式自适应阻尼可调减振器,还有频率响应式减振器、高压气液联动悬架、空气悬架、电磁悬架等等,都在汽车工业史上留名。而如今,相关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得这种可调悬架的价格不断降低。如今,不少大中型车开始标配类似的可调悬架技术,一些紧凑级车也开始装配将其当作卖点。真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1.1万关注 | 3353作品
+ 关注
这里有专业细致的新车测评、好看刺激的捉对厮杀、赏心悦目更实用的车型导购以及美轮美奂的游记大片!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