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从陕汽“3代军”看中国汽车工业的科技大创新!

2017年7月,笔者发布《宋楠:“跨越险阻”解放军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技术军用化》一文。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文大片向全世界发布!》视频中展示的十余台无人驾驶及智能控制轮式装备解读,细分介绍我人民解放军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成果。

其中,由陕汽第三代高机动通用军车改装的无人驾驶载具为首次亮相。这或可证明,陕汽研发的10吨级载荷“3代军”最终定型,成为我人民解放军制式装备!

2017年9月早些时候,陕汽在其官方公众号中放出“3代军”的更详细资料及视频,陕汽“3代军”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举措,被外媒和国内诸多媒体认为是10吨级8轮驱动重型载具,已经成为我人解放军制式装备的重要信号。

一、陕汽“3代军”技术要点(公开):

陕汽“3代军”为10吨级载荷重型通用军车,8轮全时驱动;第1、2驱动桥兼具同比例转向功能;’第3、4驱动桥适配小速比贯通差速器;全轮采用A型摆臂独立悬架,驾驶舱为1.5排结构。

作为解放军10吨级“3代军”的陕汽重型高机动车,采用动力总成中后置(第1、2驱动转向桥中间并上置)+一体化车架+A型摆臂独立悬架,保证在复杂路况及满载工况下,具备高通过性并降低车身高度。

如上图所示,陕汽“3代军”比对意大利及北约军队装备的依维柯、德军装备的奔驰、美军装备的奥拓卡什、德军MAN的同级别8轮驱动10吨级载具,在整车高度上具备先天优势。

通过陕汽官方发布视频可见,1.5排“短头”驾驶舱内具备全向装甲防护设定,驾驶员配置防雷座椅,4幅面方向盘可调节高度和倾角,为驾驶员适配的显示屏集成北斗2代系统控制端、2级导航地图子菜单进入设定等快捷功能。

部分2级菜单系统,可以手持显示屏触摸选择;可以通过显示屏左、下、右端功能键直接选择。

标配5前速自动变速器,可兼容陕汽康明斯、潍柴等多种动力总成,最大承受1X00牛米扭矩。

绿色箭头:驾驶舱两侧风挡玻璃个配置3组除霜出风口

红色箭头:位于驾驶舱内侧(双侧)原厂设定2x2 95式卡宾枪枪架

橘色箭头:机械式仪表+液晶显示多功能组合仪表

黄色箭头:5前速重型自动变速器(法士特5000型)

白色箭头:驾驶员防雷座椅

上图为陕汽“3代军”由解放军现役士兵驾驶的驾驶舱内部细节特写。

红色箭头:10寸多功能显示触摸屏预装位置,可替代传统机械功能开关

黄色箭头:副驾驶员前部多功能存储区,换装不同通信或军用计算机预留区域(上图中加装了保密通讯终端)

4幅面方向盘进行左右向各30度转向动作时,不会阻挡驾驶员快速读取组合仪表所有数据。

陕汽“3代军”多功能仪表盘,为全液晶显示架构。左侧发动机转速表、右侧车速表,中央多功能显示屏可在醒目显示挡位、油耗等信息。

驾驶员用多功能显示屏,输出海拔、坐标、8条车轮胎压以及桥间和轴间锁闭状态。

上图为陕汽“3代军”驾驶舱副驾驶员一侧细节特写。处驾驶员外,还可并排搭乘1名副驾驶员+2名战斗人员。

上图为未搭乘人员的陕汽“3代军”驾驶舱内部细节特写。

黄色箭头:副驾驶员座椅(防雷结构设定)

红色箭头:可折叠的中央2人联排座椅(防雷结构设定)

蓝色箭头:副驾驶员前(车长)适配可拆卸并兼容多种模块的预留位

上图为陕汽发布的官方视频之驾驶舱结构简图。

陕汽‘3代军’驾驶舱为全焊接架构,具备全向防护7.62mm口径机枪近距离射击能力,可整体快速更换的前风挡玻璃,驾驶舱正面防护级别更高(加厚处理),并匹配安全效能更高的防雷座椅。

上图为笔者试坐浙江方盾制造的采用“背负式弹簧”防雷座椅特写。靠背和坐垫不可调节,6点固定快拆安全带设定。由于靠背和靠垫呈直角,乘坐感受很不人性化。

上图为笔者乘坐出口巴基斯坦陆军装备的燕京虎式装甲车方盾防雷座椅特写。

同样由方盾提供的防雷座椅,“背负式弹簧”以及座椅支架刚性固定在车底和车顶车身焊接。这种架构设定,在整车遭受地雷攻击产生的冲击波时,防雷座椅“背负式弹簧”可以快速向上垂直移动,以吸收冲击波并保护载员。

2015年,出口至非洲某国的长安反恐车遭受3颗地雷攻击,乘员安然无恙,就是使用了浙江方盾提供的早期防雷座椅。

需要注意的是,陕汽“3代军”驾驶舱内3组、4人乘坐的“空气弹簧+螺旋减震”防雷座椅,全部采用由浙江方盾提供最新技术状态的产品。在遭受来自车底的爆炸物或地雷攻击时,可以将400G冲击力减弱至20G。其产品技术标准,几乎与美军装备的主流防雷座椅等同。

绿色箭头:靠背和坐垫呈直角且不可调节

蓝色箭头:座椅靠背和坐垫刚性固定端

红色箭头:防雷座椅与驾驶舱低端为空气悬架+螺旋弹簧固定

陕汽“3代军”匹配的浙江方盾最新技术状态的“空气悬架+螺旋弹簧”防雷座椅,有利于整车遭受地雷攻击时,更快速分散来自车底的冲击力。

载荷10吨的陕汽“3代军”的驾驶舱+动力舱(绿色箭头)位于第1、2驱动转向桥之间,此后全部空间为载具的战术平台。

从陕汽官方发布的视频内容研判:

陕汽“3代军”可以搭载标准尺寸的多种技术方舱(红色箭头)、122mm口径12联装指导火箭炮模块(黄色箭头)以及8联装红箭-10反坦克导弹模块和控制舱(白色箭头)。

陕汽“3代军”的后部战术平台具备符合“军标”的电源和信号接口。上图为陕汽“3代军”适配不同功能模块图解。

绿色箭头:适配12联装122mm火箭炮模块,更可兼容2种口径集成的“2合1”模块

黄色箭头:换装用苫布遮盖的货运平台,这也将是未来最大量基型载具

红色箭头:标准集装箱模块并兼容多功能方舱

每台10吨载荷陕汽‘3代军’,可以通过遍布全国的铁路网快速运输,甚至可以在XX小时之内从格尔木、成都等地,载具、人员以及配属辎重部署至拉萨,甚至是通过拉日铁路至日喀则。

从2010年之后,解放军全面引入乌克兰野牛重型两栖登陆舰,用于遂行解放台湾的登陆战。1台“野牛”或可承载3台陕汽“3代军”运输基型车或适配122mm口径火箭炮模块、红箭-10反装甲(工事)导弹模块的改型车,快速登陆台湾甚至用于对南海诸国的远程打击。

2台全载荷的陕汽“3代军”,可由解放军空军装备的苏制“伊尔-76”运输机遂行空运作战。3台全载荷的陕汽“3代军”,可由解放军最新装备的“运-20”运输机遂行空运作战。

需要注意的是,陕汽“3代军”的整车高度被严格限定,不仅针对远程陆路突击降低外观识别特征,更可兼容更多级别运输机空间的限制。为日后解放军装备较“运-20”更大尺寸,较“伊尔-76”更小尺寸的运输机做好准备。

以上,均为笔者根据陕汽官方释放的信息,进行深度技术解读。作为解放军现役装备的陕汽“3代军”,目前没有对公众进行任何公开展示。因此,包括动力总成、悬架、传动系统以及驾驶舱防护效能和载运平台细节,笔者不能进行实车对比解读。

二、陕汽“3代军”深度技术研判(主观研判):

笔者对比从其他渠道获取的陕汽SX2150型6轮驱动高机动载具技术后发现,陕汽中标10吨级“3代军”的8轮驱动重型载具配置的A型摆臂独立悬架、贯通桥以及桥间减速系统几乎无异。

2012年,陕汽层对外展示过SX2XXX系列6轮驱动载具、防雷安全车以及处于测试状态的“3代军”。陕汽制造的防雷安全车以及测试状态的“3代军”,采用相同的A型摆臂独立悬架。

上图为陕汽官方发布的“3代军”标准技术状态特写。

笔者对陕汽“3代军”前悬架放大研判可获悉以下信息:

蓝色箭头:断开式车桥中央的前差速器(第1驱动转向桥)

白色箭头:螺旋弹簧固定于下A型摆臂

红色箭头:螺旋弹簧固定在下A型摆臂支点

绿色箭头:前差速器至前轮的传动轴

需要注意,陕汽“3代军”采用的是断开式车桥,A型摆臂独立悬架,及传统的中心传动半轴设定,而非类似于乌尼莫克的“门式桥”。

上图为测试状态的陕汽“3代军”轮驱版本。

上图为驾驶舱外观老状态的陕汽SX2150型6轮驱动载具。

上图为笔者在2016年9月,北京理工大学开放日展出的驾驶舱外观新状态的陕汽SX2150型6轮驱动载具。

传统指针机械式+液晶显示复合型。传统指针仪表显示柴油发动机转速、车速、水温、电压油温和剩余燃油油量等信息。

上图为陕汽公开发布信息中“3代军”组合仪表细节特写。经比对,驾驶舱老状态的陕汽SX2150型6轮驱动载具的车速表和发动机转速表不同区间背景颜色,与陕汽“3代军”仪表背景颜色以及布置风格完全一致。

SX2150同样适配法士特系列自动变速器,只不过用按键式换挡面板替代了传统换挡杆。

上图为SX2150第3驱动桥的“断开式”车桥细节特写。采用的一体铸造(带镂空减重处理)下A型摆臂、螺旋弹簧及带有自锁功能的前差速器特写。

从笔者拍摄的角度向车后部延伸观察,第1驱动转向桥和第2、3驱动桥距离地面最低端,是转向节下球销,而差速器以及下A型摆臂距离地面高度超过300mm。

上图为第2、3驱动桥以及主传动轴结构特写。

红色箭头:分动器向第1驱动转向桥传递动力的前驱动轴

黄色箭头:分动器向第2驱动桥(差速器)传递动力的中间传动轴

蓝色箭头:第2驱动桥上摆臂(拉杆)

白色箭头:第2驱动桥右后下A型摆臂。

为了提升整车后勤补给压力,SX2150系列载具的第2、3驱动桥左、右传动半轴、上摆臂、减震套筒、以及制动真空阀体可以全部互换。而全车6只下A型摆臂可以任意互换。

在笔者看来,驾驶舱新状态的SX2150型6轮驱动载具的动力、传动以及悬架,甚至是组合仪表,都与陕汽“3代军”完全一致。

笔者有理由认为,SX2150或为陕汽“3代军”的技术基础平台,甚至具备除驾驶舱外所有分系统可通用等状态标定。

深度研判看,

陕汽“3代军”使用的动力、传动以及车桥技术,并非全新研发的技术总成,而是在SX2150车型经过多年技术验证后的“新状态”。其中贯通式差速器、A型下摆臂构成的独立悬架以及桥间和轮间差速机构的引入,可以被认为是相关技术的成熟。

延伸的看,

一汽制造的MV3系列5吨级“3代军”、二汽(东风)制造的2.5代猛士系列1.5(3.5)吨级“3代军”、北汽制造的0.5(0.75)吨级“2代勇士”,都采用全新的车桥技术以及独立悬架。

从解放军发布不同吨级“3代军”技术规范至今短短数年,一汽、二汽(东风)、陕汽、北汽、北方重工甚至济南重汽都积极参与其中。甚至长安汽车和比亚迪汽车等车厂都在新能源技术军用化以及无人驾驶领域,为我人民解放军提供相关成熟技术总成和控制策略支持。

三、陕汽“3代军”的研发成功并非偶然个例,而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下的时代产物。

1、北汽0.5(0.75)吨级BJ80“3代军”,

作为替代1代勇士“2代军”的全新车型,BJ80(2代勇士)采用的康明斯isf2.8 柴油发动机+6MT+全时四驱系统(高低速锁定),构成了BJ80最基础的技术性能,较1代勇士“2代军”技术完全提升。

虽然BJ80采用的是三菱帕杰罗SPORT使用的独立前悬架和半独立后悬架结构,但是在北汽全部吃透相关技术后,整车动力、传动、通过性以及人机功效的提升显著。

最重要的是,BJ80从设计之初,就确定了“北斗2”代系统的嵌入。这位日后智能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提供基础的硬件保证。

2、二汽(东风)1.5(3.5)吨级2.5代猛士“3代军”,

10年间,二汽猛士系列车族已经发展出1代、1.5代、2代、2.5代、3代及3.5代等全新车族及细分车型。作为全新的“3代军”,2.5代长轴4轮驱动系列、6轮驱动标准轴距系列和标准轴距4轮驱动系列,已经成为1.5-3.5吨级载荷“3代军”,并全面装备我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尤其在新疆、西藏以及东北等边疆省份,2.5代猛士“3代军”的表现优异,通过性和载荷效能均衡。

1代、1.5代、2代和2.5代猛士车族,采用的是“门式桥”和双A型摆臂独立架构。这4代猛士车族的国产化比例逐步提升,整车品控不断优化。3代和3.5代猛士车族,放弃了以往“门式桥”,改为传统的“断开式”车桥+双A型摆臂独立悬架,并继续使用4\6轮全时驱动系统。

放弃了“门式桥”,改为传统“断开式”车桥,并非意味着技术的退化,反而是在掌握“门式桥”技术后,改用更符合我军装备需求的“断开式”车桥,有利于装备架构优化。

而基于2.5代猛士“3代军”技术基础上,增程式油电混动技术验证车也已经完成了相关测试,或将进入全寿命周及可靠性路测环节!

3、一汽(解放)5吨级MV3系列“3代军”,

作为全新车族的MV3系列“3代军”,几乎就是德国奔驰乌尼莫克车型的升级版。

“门式桥”+“断开式”双A型摆臂前后独立悬架,4/6轮全时驱动,并配置轮边和轴间差速锁。几乎就是代表中国汽车工业最强技术状态。

4、陕汽10吨级“3代军”,

陕汽“3代军”虽然没有采用“门式桥”,但是A型摆臂+独立悬架+贯通桥的技术特征,在吸收斯太尔车桥技术同时,将整车通过性以及智能控制策略集成。“北斗2”代系统的植入,与换装增程式油电混动动力系统,全新的3组电传动车桥及闭锁机构结合。或将成为人民解放军第一款适应“新能源技术军用化”的重型载具。

如前文所述,陕汽“3代军”参加军方主办的“2016跨越险阻地面无人平台挑战赛”,并成功完赛。这说明陕汽在无人驾驶、智能控制以及新能源技术军用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引领中国汽车工业最前端。

5、长安汽车的科技创新,

作为中国最老资格的军工厂,长安汽车(工业)近10年来,先后研发并装备油电混动无人驾驶6轮驱动智能控制载具,1代2代重型反恐安全车以及CS95军用突击车。

油电混动无人驾驶6轮驱动智能控制载具的传统分系统,后别用于长安工业兄弟单位的“山猫”8轮驱动轻型载具。

1代长安重型反恐安全车继承了浙江方盾防雷座椅,在境外接受最严格的实战考验。2代长安重型反恐安全车的研发成功,将独立车桥技术引入,并强化了整车安全、机动性能的平衡。CS95军用突击车则是长安“蓝鲸”系列民用2.0T发动机、四驱技术和悬架强化后,军用发展实践的成功案例。

这三款不同技术特征、不同驱动模式、不同传动架构的军用装备,长安汽车对我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多次且反复强调的“军民融合以及科技创新”政策,在领导层面就极为重视。

6、比亚迪新能源技术军用化,

政治可靠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整车及全产业链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秦、唐、宋等2\4轮驱动油电混动汽车,具备在没有财政补贴的前提下继续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级销售。

尤其是比亚迪独家掌握,不同技术状态的“超级电四驱”硬件和软件,几乎就是未来我人民解放军“油电混动高机动车”的重要分系统。

2017年9月,比亚迪K8改型电动客车以及e6(老款)电动汽车,完成了从海拔3650米的拉萨市区前往海拔4802米(途径海拔5030米最高点)羊湖景区高海拔全负载测试。

采用双轮边驱动电机+“铁”动力电池及水冷散热系统的K8改型电动大巴(总行驶里程3.2万公里),采用传统驱动电机+“铁”动力电池的e6电动汽车(总行驶里程14万公里),在西藏高海拔区域的运行,并未出现“铁”电池及电控故障、轮边和轴间驱动电机动力衰减故障。这将成为解放军新能源技术军用化高海拔部署技术储备重要组成部分。

7、济南重汽高原改型军车:

军民全向发展的济南重汽,高机动6轮驱动载具,通过合法渠道成为北朝鲜人民军多种火力投射武器最新轮式载具。6\8轮驱动豪沃重卡优先配属驻藏部队以便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高原,遂行后勤补给,兵员快速部署行动。

重汽先后推出多款“高原特供”载具,并有针对性的为驻藏部队装备的载具进行证有针对性的调整。

至2017年9月,中国国家利益已经在国土安全、对外交往、能源安全等层面重要体现。从来都是战略行业的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单纯的模仿,到核心技术自主掌控。

至陕汽10吨级载荷“3代军”批量制造,我军多款不同载荷的“3代军”已经全部采用更加先进的动力、传动和车桥技术。

动力方面,所有“3代军”装备的直列4缸、V型6缸不同排量的增压柴油机,全部自主国产化。

传动方面,所有“3代军”全部采用4、6、8轮驱动全时四驱系统,并匹配前中后轴间锁和轮间锁。

车桥方面,所有“3代军”全部采用“断开式”车桥(除BJ80),部分装备使用“门式桥”,部分装备使用传统独立车桥。

控制方面,所有“3代军”全部装备“北斗2”代导航系统,符合我军“军标”的数据上传和下载能力。

中国汽车工业的科技大创新!

可以确认的是,我人民解放军装备的多款“3代军”,在匹配传统动力、驱动和车桥技术同时,都在尝试使用不同级别新能源技术进行改型尝试。

陕汽“3代军”在保留原有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及控制策略基础上,加装无人控制系统软硬件,作为使用柴油机+自动变速器+8轮实时驱动总成的无人驾驶载,具具备初级作战效能。

实际上,陕汽在重型轮式载具换装油电混合驱动系统,也进行了相当深度的研发和应用探索。

长安汽车(工业)早在2015年推出的油电混动无人驾驶6轮驱动智能控制载具,更是无人驾驶和智能控制军民大融合的典范。

比亚迪油电混动驱动技术和超级电四驱技术,或将我军新能源技术军用化体系下的第1套民用车厂提供的核心分系统。

笔者有话说:

政治就是军事的延伸,军事又是经济的保证。自“改开”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涉及国家安全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天,核心技术和车型正向开发常态化,无人驾驶、智能控制和新能源技术军用化循序渐进。这全部源于国家综合实力的稳定提升,我党政军最高领导人的高瞻远瞩。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科技大创新背景下,陕汽、二汽(东风)、长安、比亚迪等不同背景的汽车行业从业者,始终且坚定的为中国国家安全和军事装备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

文/电动GO网宋楠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3万关注 | 2075作品
+ 关注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换个角度看车市创始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