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圈、轮毂、轮辋、轮辐,这些拗口的名字都是谁发明的?!丨例汤


一百多年前外国科技刚传入中国的时候,由于很多事物无法找到合适的中译文,往往使用音译,即所谓的外来语,近几十年,这情况在国内已不多见,例如“Engine”香港和台湾还会用“引擎” ,但国内则译为“发动机”, 不过也有例外的,例如泵(pump)和轮胎的胎(tire),这两个我们日常生活中依然经常见到两个名词依然采用外来语,在国内算是异数。


之所以要用外来语,必然是本国没有过的新事物,好像水泵,中国传统取水的机械如辘轳、桔槔之类,都只是利用杠杆原理将水从低往高挪,西洋的pump是直接将流体加压,两者原理根本不同。轮胎的“胎” 也是新事物,而且不仅中国,对西方来说,它都是很新的事物。



中国使用马车有几千年历史,但马车不是中国独有的,几千年前古罗马也有马车,而且大家的车轮设计都很相似:车辆中央都有一个让车轴穿过的小圆孔,我们称作毂,英文叫Hub;车轮外圆作用是在路面滚动的部份称为辋,英文是Rim,连接和支撑着内圆和外圆的直杆叫辐,英文是Spoke,自古以来车轮就是由这三部份组成,一直没怎么改变过,车胎是后来才出现的。马车都是采用不动轴设计,起动和刹车的力量都来自马的四条腿,为了保护马蹄甲和提高抓地力,人类很早就发明了马蹄铁,后来才将这个设计延伸到车轮之上,追求舒适的会在轮辋上装上皮革之类的软物料,更多的是镶上铁圈令轮辋更耐用。这就是轮胎的起源,说起来历史才不过几百年。


“胎”的英文字也不统一,美国和很多欧地方一直都用Tire,但英国在二十世纪开始将之写成Tyre,很多被英国管治过的地区跟随英国使用Tyre,几十年前香港的院校多数采用英国出版的教科书,我是毕业之后很久才知道世上大部份人都用Tire的,其实只要知道轮胎的起源,就不难明白谁山寨谁。胎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来由Tie,因为最初是在轮辋外绑上一层物料。另一种说是来自Attire的缩写,是在轮辋外层的穿戴的意思,由此可见无论那一种说法,引伸出来的英文串法都应该是Tire,英国人一百年前大概眼红美国只用十几年时间就赶过原本属于欧洲的汽车业,于是故弄玄虚搞个属于自己的名堂混淆世人,幸好最近回头是岸,达成一致使用Tire为正规用法了。



车胎在使用橡胶作原料之后才开始飞跃发展,其后出现了几个大突破,首先是充气车胎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汽车以气压承托车身重量的理论基础,最初的充气车胎是有内胎的,这设计用了半个世纪以上一直相安无事,后来汽车的马力越来越大,内外两层车胎会因互相摩擦而破损,更糟糕的是在赛车场上,经常因为大力加速和刹车,内胎移动因而令气嘴被打断,这问题一直到无内胎Tubeless出现才得到解决。



Tubeless车胎还有一个超级优点,是它即使刺了钉也不会一泄如注,它可以维持一段时间让你找个安全的地方来处理,对于我们这一辈经历过穿内胎的老司机来说这简直是恩赐,不过Tubeless胎已经面世几十年,我依然经常见到在路上有爆了胎的车辆和站在路旁一脸无奈的司机,我觉很疑惑,那车胎是什么是候开始漏气的呢?这位司机多久没检查车胎气压呢?又或者他是否道听途说,以为车胎漏气可以凭驾驶感觉判断?事实上现在流行的薄胎,即使漏掉四份一的气也不一定能目视察觉的,至于凭驾驶感觉就更不靠谱,如果你是家中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驾驶者,可能会听过长辈跟你分享经验,说车胎漏气时如何如何,不过汽车技术在不断改变,很多旧经验对新设计的车的不一定用得着,二三十年前的车,左右前胎气压只要相差两三个psi已经会偏跑,现在的车却不会,因为改变了转向销的角度,这个原本用来解决前驱车扭矩转向问题的设计,同时化解了气压不匀的偏跑问题,它肯定是一项改进,否则怎会今天无论前驱后驱都用上?但从此方向盘感觉缺少了漏气预警,到底是否更安全,就要视乎那地方的驾驶和用车的文化了,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廉价车都有车胎气压传感器,如果你的车还没有赶紧去装一套罢,又或者跟我一样,花几十块钱买一个气压表放车内,有空就量一下。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opGearChina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4万关注 | 2924作品
+ 关注
分享有趣的汽车故事和汽车生活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