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经济背后的跨界营销,汽车圈能学到什么?

中秋节来了,还有人问你,月饼吃了吗?

很难得,中秋节和国庆节连在了一起,八天超长假期捎走了不少人的心。捧着办公室分发的月饼福利,用卡通的铁盒子包装,吃完还可以当做收纳盒,忽然意识到,月饼界不也经历着一场潜移默化的消费升级吗?而围绕在月饼经济背后的产品设计和跨界营销,对汽车圈又会有什么启示呢?

▎年年岁岁中秋过,岁岁年年饼不同

没有人会一年四季吃月饼,而到了中秋不吃月饼,又觉得哪里不圆满。所以说,月饼的生命周期很短,就像阳澄湖的大闸蟹。但月饼的利润也很高,有点像赶秋收,过了村就没有店了。

这么些年来,月饼也经历了一场场升级换代。小时候的月饼很朴素,主要功能也只是为了过节而已,记得那个时候,我只吃外面一圈不带馅的皮,五仁馅唯恐避之不及。后来,月饼的包装越来越奢华,价格一路看涨,中秋要送礼,月饼本身反而不重要了,那个时候,月饼票也很火,背后的经济逻辑稳赚不赔。但风气刹停之后,这种现象慢慢在消逝了。

这两年,月饼市场又有了新变化。先是月饼的馅料和面皮得以改造,加入了很多新的做法,“吃月饼”终于可以算是一种享受了。再者是包装升级,不再追求过度奢华,而是有心思地做一些小创意,月饼盒本身也成为了一种工艺品,月饼的价值得到最大化。此外,今年相继出现的大IP跨界合作,月饼经济被挖掘得十分彻底,这些新思路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月饼的消费人群变了,需求也变了,产品也要有新玩法。

越来越多的人,心甘情愿地花钱买月饼,这说明对口的产品和营销都有效果了。

▎馅料在升级,也有了多元化口味

月饼终究是用来吃的,就和车一样,说到底,还是用来开的。

月饼好不好吃,是否符合现代人的口味,这是月饼能否从中秋节的礼品身份,过渡到节日美食的关键。假如,月饼抱定了“五仁馅”的信仰不求创新,硬着脑袋教育普罗大众接受它,那是不现实的,也是很容易被抛弃的。

既然消费者有升级馅料和面皮的需求,何不推出升级的产品呢?于是,就有了在网络潮流推崇下的“流心奶黄”月饼,就连今年的星巴克礼盒都推出了奶黄口味。还有源自香港的冰皮月饼,或者黑暗系的小龙虾月饼,有的将成为新主流,有的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在江湖上留个名。但起码,口味上的多元化,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必被捆绑在传统口味中犹豫彷徨。

类比于汽车市场,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也走向了多元化。当年SUV异军突起,打破了轿车一成不变的形象,如今,包括大两厢在内的旅行车也渐渐兴起,甚至于MPV也成为家用车的一种理性选择。站在车企的角度来说,明确自己的产品要卖给怎样的客户,锐化自己的产品特点,这就足够了,市场一定会有所回馈。

▎包装不求奢华,而讲究小心思

和汽车界一样,月饼界也渴望抓住年轻人的心,他们是购买力最活跃的一群人。但年轻人也是最挑剔的一群人,不仅要抓住他们的胃,还要抓住他们的眼。

那就要在包装上下功夫了,不同于曾经追求重度包装的奢靡之风,如今在月饼包装的小心思,主要体现在一个“巧”字上。比如,哈根达斯与天猫合作,鼓捣出了一个黑科技满满的月饼礼盒,将月饼放在一个天猫型的装置中,即可投射出一弯月亮。

在比如,昆明有一家原创蛋糕品牌,和插画师“猪坚强”合作,制作了两款鲜花月饼,分为男生版和女生版。月饼包装是一个铁盒子,但又有蜡烛台的妙用,吃完月饼,可以把蜡烛放进去,烛光可以透过铁罐上所画的房子窗户映出来,极有装饰感。谁还舍得轻易丢掉这样的包装呢?

外观上超高的颜值设计,或者是一些细节处的贴心关怀,很容易打动这一代年轻人,造车同样如此。颜值即正义,这句话没有问题,但凡畅销的车,一定是一台“不难看”的车。而当90后这一代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之后,“不难看”所代表的中庸化也慢慢走下封神坛,个性化、运动化,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上市即火,加价不散的本田思域应该最能顿悟这一消费潮流吧。

▎大IP加入的跨界营销混战

今年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现象,涌入月饼市场的跨界营销案例越来越多。

故宫博物院和稻香村合作,推出了名为“掬水月在手”的月饼,造型颇具匠心,有奶黄陷的玉兔和祥云,月亮就是圆圆的蛋黄莲蓉馅月饼。很好奇,月饼预定到手之后,还舍得咬下一口吗?

英雄联盟也借势推出了一整套特别定制的月饼,形状为十角花瓣形,上面印有金色的城市建筑,对狂热的粉丝来说,这些都是极有创意的周边产品。

其他诸如,同道大叔与五芳斋的合作,推出星座月饼,迪士尼也推出了定制月饼,甚至于在诸多高校,也有印着校徽的特色月饼。越来越多与月饼不搭界的大IP加入这场混战,月饼经济的盘子也会越做越大。

一夜之间,跨界俨然成为一股洪流,汽车界也在谈。本质上,因为消费者拒绝被生硬的广告教育,所以,跨界营销所追求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方式,要春风化雨,要润物无声,表面上可能是在宣扬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无形中却教育你去买一台车。有时候,经典的跨界案例也是拍案称绝的。

据史料考证,最早出现跨界营销的恰恰是汽车行业,当年米其林兄弟为了卖出自家的轮胎,认为首先应该将汽车推销开来,而推销汽车则要鼓励大家出远门,于是就编写了一本吃喝指南《米其林红色宝典》,免费发行,内含餐馆、旅馆、维修厂、加油站等位置,还有换轮胎说明书。

这种行业间的“大串联”,应该算是跨界营销的集大成者了吧。

现如今,跨界营销在汽车界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家都在做,而且,路数也基本相同。之前真人秀突然火爆起来,车企轮番赞助了一些节目,诸如,英菲尼迪赞助了《爸爸去哪儿》,凌渡赞助了《奔跑吧,兄弟》。如果只是作为赞助商,其实这样的跨界仅仅换了一个流量更大的平台做广告而已,但品牌调性这些层面并没有展现出来。偶尔会看到节目嘉宾略显生涩地“口播”车辆亮点,但离真正的深入人心仍然欠一点火候。

所以说,跨界营销都在做,但事实上并不容易做。就跨界而言,月饼经济给汽车界指了两条路:第一条,周边定制化(例:故宫与稻香村、英雄联盟月饼),汽车品牌可以去寻找与自家品牌相搭的其他行业品牌进行合作,诸如服装业,珠宝业和一些科技行业等,品调相搭,那么潜在的客户就可能是一致,这样的营销投放将更加精准,由此订做一批汽车周边,消费者的认同感和忠诚度都会提升。

第二条,拥抱大IP(例:同道大叔与五芳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IP与明星偶像是类似的,但大IP背后的粉丝群体标签特质更加明显,更有利于精准导流,比如,喜欢同道大叔的,一定是痴迷于星座文化的。那么,汽车行业也有很多大IP,他们背后一定聚集了一大波车迷,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宣传喇叭,他们再去影响周围买车的人,这是一个联动效应。所以,很多汽车品牌越来越重视与汽车IP的合作,比如上汽通用五菱之前曾联合媒体和KOL真的把一台五菱宏光开上了日本秋名山,这样的做法,一下就炸开了宣传度。

跨界营销是一门大学问,可以有固定的章法,但爆炸性传播的,往往创意十足。世界上的路很多,如果走出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那离成功的距离或许会更近一些。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6万关注 | 2975作品
+ 关注
《童济仁汽车评论》创始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