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沉沦史

十年一轮回。


从1999年第一辆汽车下线开始的第一个十年,奇瑞从无到有,长期占据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品牌领军者的地位,销量最好时能排到全行业第四名。


从2009年的多品牌战略开始的第二个十年,奇瑞开启了不断的自我折腾之路,就此沉沦。


纵观奇瑞十几年发展,尹同跃对“外来的和尚”的迷信和对奇瑞元老的不信任最终导致了奇瑞今天的局面。


夜幕降临


2010年,陈安宁以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的身份加入奇瑞,开始了他在奇瑞的管理生涯。


2012年,任北汽福田副总裁兼品牌总监的黄华琼被尹同跃招致麾下,出任奇瑞总经理助理,负责品牌规划和产品策略等工作。


1年后,奇瑞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启用新LOGO,确认回归“一个奇瑞”,这次发布会上,尹同跃第一次“委婉”的表达了对奇瑞走下坡路负有责任,彻底宣告实行了4年之久的多品牌战略失败;同时,以陈安宁为首的奇瑞国际化研发团队走向前台;在发布会后的专访环节,尹同跃还宣布,黄华琼将顶替郑兆瑞,担任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奇瑞已不是原来的奇瑞


在黄华琼等“外来的和尚”大量加入奇瑞汽车后,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与奇瑞原有的文化风格并没有很快融合,这可以看作是拉开奇瑞优秀老员工不断出走的序幕。


2013年,奇瑞“八大金刚”元老之一的陆建辉,带领原旗云事业部的老奇瑞人一起,开辟了江北项目,就是后来我们知道的凯翼。


凯翼聚集了大批奇瑞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才,尤其是销售精英,他们第一次感觉到,奇瑞已经不是原来的奇瑞,而凯翼可以继续实现他们的理想。


凯翼先是独立发展,后并入到奇瑞商用车板块,直到前不久被奇瑞卖掉。


认识到问题,但是方向貌似错了


2014年和2015年奇瑞的重磅产品不断,但是销量并没什么起色。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黄华琼不再担任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这一次尹同跃似乎意识到了,“外来的和尚”不一定那么会“念经”,还是自己培养起来的人靠谱。


然而,不知道是没人愿意接这个坑还是什么原因,放着自己辛苦培养起来的一大票销售人才不用,尹同跃选择了做研发出身的高新华来接替销售公司总经理的位子。


后来在接受网通社采访时,尹同跃是这么说的:“新任销售公司总经理高新华,是奇瑞的第一个研究生,一直管产品研发,我们现在到了产品更接近市场的阶段,让他去更了解市场,了解用户更需要什么,研究用户后续需要什么。让搞过研发的去搞销售,让搞过销售的去搞产品规划。这是我们仿照国际大公司的做法,让大家换位思考,最重要的是贴近客户。”


回头来看,这次换人貌似不是那么正确。


离职大潮开始


高新华依然没有让奇瑞的销量起死回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奇瑞的老员工开始出现离职潮。因为集团层面资源分配的问题,这种离职潮还从奇瑞蔓延到了凯翼。


这些离开的老员工很多在奇瑞或凯翼都已经做到了中高层,很多都是在奇瑞工作过十几年以上的老员工,他们对奇瑞的感情和爱没人敢怀疑。


树根出了问题,却总是调整树干,问题永远不会解决,只会越来越严重。


从2003年奇瑞设立销售公司以来,15年间换了8任总经理,其中最长的马德骥干了4年,最短的只有4个月。


捷途,老奇瑞人的坚持


在不久前举行的北京车展上,同属“奇瑞控股”的奇瑞和捷途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媒体反馈——一边是众多媒体组队“预谋”去奇瑞车展发布会抵制奇瑞;一边是因为发布了两款新车的捷途被众多媒体叫好。


捷途品牌发布在奇瑞控股卖掉凯翼、观致不久之后,当时还引来不少争议。实际上,连捷途自己人也畏手畏脚,他们不敢称自己为全新品牌,因为隔壁的奇瑞会有意见,他们只敢把自己叫做全新的产品序列——难为公关的同学了。


原由陆建辉分管、现由鲍斯语分管的奇瑞商用车汇聚了大量铁杆的奇瑞老员工,只卖开瑞并不能让他们满足,他们也想效仿五菱,在商用车之外开发一个全新的乘用车品牌。在丢掉凯翼后,捷途,是老奇瑞人最后的坚持。


注:本文所述“奇瑞”指奇瑞股份,可理解为奇瑞乘用车,奇瑞股份与奇瑞商用车同属于奇瑞控股集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512关注 | 20作品
+ 关注
提供最精彩的汽车资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