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为何成了众矢之的?

日系车为何成了众矢之的?

文/桂源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一句话言简意赅,概括了日系车如今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整体表现。2002-2006年,当第六代雅阁和第七代雅阁在中国公用车市场大行之道的时候,我们感叹,日系车在中国的强大。当时,本田和丰田的车无论是在公务用车还是在家庭用车上,均表现抢眼,在鼎盛时期,甚至可以说得上是霸占了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半壁江山。

如今的加价这种潜规则,最初吃螃蟹的不是德系,也不是美系,更不是国产车,是日系车。开过车的人都知道,第一款加价销售的轿车应该是本田汽车公司旗下的雅阁轿车,作为当时中国B级车市场里的佼佼者,当时销售的火爆程度绝对不亚于如今的神车,于是,衍生出了加价这样的潜规则。随即而来的各大日系品牌的汽车,都纷纷跟上步伐,走上了加价这条不归路。从雅阁到CR-V,再从凯美瑞到RV4,无疑不在各大4S店进行着加价售车这一方法。

其实最开始的加价售车还不能叫做加价,当时的情况是一种叫做拼缝销售的方法:A款车卖的比较好,因为厂家确实存在着产能不足(这是真的产能不足,不是加价的理由),需要在订车后两三个月才能交车,但是当你交了订金后,在等车一个月后,厂家已经将车发至4S店,但是此时,刚好又有另一位急需用车的顾客上门购车,当4S店的销售人员说该车已经售出的时候,因为你没有写出具体的交车日期,于是,那位急需用车的顾客表示愿意在原车的价格上加一定的价格购买该车,于是,在金钱的诱惑面前,就出现了这样的拼缝销售,赚取一个提车的时间差。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变迁,这样的拼缝销售渐渐演变成了加价销售,虽然,国家明令禁止这种销售行为,但是,加价销售这样的潜规则还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而且没有被谁扼杀在摇篮里,相反,而是在蓬勃生长,直到如今,只不过,如今加价的车辆的品牌早已经易主,当然,这是后话了。

当年的那句“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想必是深入人心,当年的丰田老款的霸道,丰田酷路泽,凯美瑞,RV4无疑不在中国市场上成为了热销车,并长期盘踞在各大汽车销售数量的榜首位置,当然,其同门兄弟本田汽车公司旗下的好几款汽车都表现抢眼,在中国市场上的风生水起,让日系车好生得意。

这里必须得说说日系车的造车理念,日系车的生产理念是以人为本的,因为日本任何一个汽车公司在销售新款汽车的时候,都会在先期往市场上投入一小批该款车型,然后让公司的市场部对市场进行调研,特别是针对车主或者是潜在车主,都会详细记录其使用车辆的意见或者是潜在车主的购买意向,在这样的方式下,日系车在看得到的地方尽可能得做得光鲜靓丽。

日系车在常用的功能,在大家都需要的功能方面,丝毫不会吝惜,下血本投入生产,包括当时普遍反映车辆内饰做工不精细,整车异响多,车款设计不够新潮等问题,所以日本人在造车时对车的外表和内饰做工追求程度相当高,举个例子,2002年至2004年,进入中国全进口日系车,比如尼桑的蓝鸟公爵,其四个车门面板都采用了当时很显档次的真皮,中控台和仪表台表面都大面积采用了软皮包裹,并且在内饰的拼接处都在最大化地工整,力求接缝整齐细小,直到日系车国产,至于国产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大家有目共睹,这里不再多陈述。

日本人的严谨作风虽然不如德系,但是就全球的汽车市场而言,其生产汽车的态度绝对不会比德国人差太多,尤其是在以人为本方面。日系车有成熟的混合动力,日系车友高达万转的民用车市售版,日系车生产基地遍布全球,日系车残疾人车款多,任何一款日系市售车都有相应的残疾人版,日系车的任何一个厂家都很在乎消费者的使用反映,所以,日系车在相当一段时间,满足了大众的要求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全球客观的销量,尤其是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叱咤风云。

只是,十年风水轮流转,没有谁能一直站在高处,也没有一直处在低迷期,世间万物都在改变,变幻莫测的汽车市场自然不必多说,与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无一不息息相关。于是,日系车开始走下坡路了。

从最初的停止加价销售车辆到如今的4S经销店退网,从降价促销到如今的市场长期低迷,日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其实在当时日系车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日系车没有惊醒,对自身的价值没有做好及时准确的评估,在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陷入了减配的怪圈(当时,减配是一种现象,任何车企都有参与,毋庸置疑),不过换个层面想,一分钱一分货,我不可能要求拿2008年的20万买到2002年20万所买到的车,但是汽车技术是日益更新的,理论上,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先进的技术,但是,我们错了,我们买不到了。

无论是看得到的还是看不到的地方,都发生了太多的变化,这里不详细列举,然后,随着媒体力量和网络的力量,很多以前日系车不在意的问题都一一呈现在国人的视线里。无论是防撞梁再到汽车的整体安全性,都成为了众多消费者挂在嘴边的话题,但是,请注意,消费者将以上的问题并不是津津乐道,而是在踊跃谈论,哪些东西原本有的,后来没了。或者是同样的样子,却拥有不一样的里子。

我想请任何一个汽车厂家都好好问问自己,当你家生产的汽车,被大家一一细拆摆在公众的面前时,你们是否能做到问心无愧?是否能有勇气是否有底气回应媒体和公众提出的每一个质疑。

在很多看似光鲜的表面下,都藏着很多阴暗面,哲学上常说,凡事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现在是公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时间了。当然,这与我们国家消费者的消费目光和消费理念的改变有关。

我国的消费者早已经不再是只追求光鲜表面和精致内饰的初级消费者了,在很多购车的消费者中,都把安全纳入了购买汽车的首要考虑因素,汽车作为代步工具,除了给我们大家带来安全的同时,也需要给我们带来安全。所以,汽车的安全性作为整车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从后台摆到了毫无视觉的死角的舞台上,能在这样的舞台上依然能有完美演绎得车企,他们是成功的,经不起消费者口碑检验的车企,他们是失败的。

当汽车的安全性被放大了摆在广大消费者面前时,日系车不堪一击,从最初的丰田刹车门发展到如今,消费者早已经看清了车企的本来面目,消费者作为汽车的直接使用者,汽车安不安全直接涉及到了使用的人身安全,所以,安全因素被消费者作为了重中之重。

消费者的口碑很重要,再加上如今发展成了多媒体信息时代,任何一些负面消息都会经过媒体无限放大。不是消费者眼里容不下一粒沙,而是你们真的做得不够。消费者在追求最佳性价比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追求安全系数。

作为一个企业,诚信为本,消费者至上,把消费者的利益作为首要追求目标,才是上上之策,若是放弃了这一原则,那么离失败不远矣。人们总在说德系车如何如何安全,国产车如何如何厚道,那么你们日系,面对着这样的大环境,是不是要考虑做出改变,向汽车最重要的安全妥协?

成也萧何败萧何。

一个好的汽车品牌,一个好的车系,口碑不是一天两天建立起来的,车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消费者,这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同一个道理。车企的厚道,消费者会看在眼里,车企的偷工减料,是逃不过消费者的眼睛的。消费者作为汽车市场中最核心的角色,请各大汽车企业都不要忽略和漠视。

如果一味坚持着追求眼前的小营小利,那么这样的车企,注定了败得一败涂地,相反,放眼未来,把利益建立在车企长远的发展上,这样的车企,毫无疑问,必将获得成功,无论是国产车还是合资车,脚踏实地为消费者生产汽车才是你们发展的最佳途径,任何试图走捷径换来的成功永远是不会长久的!

说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63关注 | 57作品
+ 关注
独立车评人
Ta的内容
30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