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性质疑中国车企“山寨”
文/桂源
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随着时间的推进,已经有了长远的发展,不仅在市场占有率上表现抢眼,再到如今自主CVT发动机,自主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双离合变速箱的逆向研发,我国的自主品牌都在向全世界证明,自主品牌已经不等同于昨天的落后与过时。
许多国人在为我们的自主品牌摇旗呐喊的同时,也出现了态度完全相反的国人,他们认为我国的自主品牌无论是在设计还是技术都一定程度上模仿了国外较为成熟的设计和技术。在他们眼里,中国的自主品牌似乎都存在着“山寨”的现象,结果则是选择放弃购买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更多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合资品牌或者是进口品牌代替。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就是质量差,外观丑,技术落后的代名词。
于是,国内的自主品牌面临着国外品牌的强大压力,未能在国内的市场上获得绝对的占有率。奇瑞汽车的马德骥说过的一句话让笔者印象颇为深刻:“国外的汽车制造业已有超过百年的积淀,以国外百年的汽车制造经验和奇瑞品牌10年的整车制造经验进行比较,是不公平的。”
奇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骥:
虽然,我们深知,汽车行业发展的历史不会因此而改写,同样的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人会同情被历史遗忘的“弱者”。但是,请国内的消费者在进行品牌对比时,不要达到了一种吹毛求疵的态度,潜意识的汽车选择观无论从理性和感性程度上都是不利于国内车企的长足发展。拿有着100年以上历史的品牌去对比一个国内新生的自主品牌,就如同将一位成功的中年人和襁褓中的婴儿作比较,除了不公平还是不公平。
我们在质疑一部分消费者对于国内自主品牌不友好的态度的同时,也需要看到自身品牌发展的不足。
国外曾有权威媒体表示,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在技术基础方面显得尤为滞后。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甚至表示目前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属于中国自主车企的比例只有30%左右,国内车企为了加快追赶的步伐和尽快拿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新的产品,逆向开发和未经许可的仿造俨然成为了一种手段。这样的过程带来的结果则是到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中国车企被国外车企指责“复制”和“山寨”的案例,甚至对簿公堂。
2004年本田汽车公司起诉河北新凯靓星模仿了CR-V,在同一年,美国通用汽车起诉奇瑞汽车旗下的QQ在外观上抄袭了乐驰小型车。河北双环汽车曾被多家海外的车企告上法庭,2003年双环来宝S-RV车被本田指控盗版CR-V,2007年双环小贵族被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起诉仿造Smart,同时双环的CEO被指拷贝了宝马X5的外观设计。
奇瑞QQ3和通用的乐驰外观对比:
国内车企因为车辆外观设计而被国外车企起诉的案例已经不再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而国内车企也已经做好了接受应对国外车企起诉的准备,对于这样的诉讼,结果对于我们而言,已经不重要。一个车企在发展之初,必定需要通过不断的模仿,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技术,然后再经历从模仿到创新的蜕变。
在大自然中,藤蔓需要依附于参天大树,藤蔓和参天大树同样需要阳光,藤蔓必须通过不断的努力生长,借助于大树的力量,才会有更多更茂盛的长势,无论怎样,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的,同样占据最顶端的空间,尽情去享受阳光。藤蔓彻底成熟长大了,大树的依附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藤蔓需要顾忌的就是在生长之初,是否能够有机会顺利生长。在这个隐喻里,消费者就是阳光。
大自然里,藤蔓和大树一直都是相依相偎的:
山寨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变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日用品等不同的领域。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于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07年的山寨机曾经占领了整个手机市场26.4%的份额:
于是车企就有了让人诟病的“山寨”文化。
笔者不认为“山寨”能取得长足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模仿,是需要在不断的模仿中得到彻底的进化,如果车企一直停在简单的模仿的最初阶段,那这样的车企未来形势一片渺茫。任何一个车企在成立之初是可以通过模仿等手段来取得一定的发展的,这里的模仿,不仅仅涉及到外观,也涉及到核心技术。简单层次的模仿是模仿外观和技术后被大家所熟知,所诟病,而深层次的模仿则是十分注意在模仿的过程中规避专利纠纷的风险,做出任何一个产品的同时,需要去做到形似而神不似,在模仿中进化,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生物的进化规律一样适用于汽车企业的发展模式:
国外很多车企在成立之初,都是通过模仿成熟的国外车企的技术和设计,才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的,比如韩国的现代汽车公司,日本的丰田公司。无一例外,这样的车企都已经后来居上,成功超过了其被模仿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这也算是车企的一种逆袭。
请大家选择性质疑中国车企的“山寨”,中国车企还是一个小学生,刚刚踏入汽车行业这滚滚的洪流之中。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对这样的现象进行谅解,不要太多去指责诟病。这些年国内车企通过不断的模仿,在模仿中创新,已经为大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李书福管理的吉利汽车成功收购瑞典沃尔沃旗下的轿车业务再到比亚迪逆向研发出双离合变速箱,无疑不体现出了国内车企的实力。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业务:
如果不是国内车企日复一日地学习研究国外成熟的汽车技术,如果不是国内车企的努力创新发展,我们不可能买到价格实惠的车,在中国市场上的国外品牌的汽车不可能降价。没有了国内车企这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我国的汽车市场,那么,我国的汽车市场将仍然还是洋品牌的天下。
请选择性质疑病中国车企的“山寨”,中国车企更多的需要消费者的理解与支持。
说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