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公开“喊话”团车网:闻伟终于蹭到了理想汽车的流量

在理想汽车刚刚起步的时候,李想选择的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路线,也曾引来全网的调侃和质疑。然而如今时过境迁,截至2021年底,理想ONE的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了124,088辆,这样的销量反馈,也让不少人开始相信理想汽车并非没有“理想”。不过比起理想汽车有没有“理想”,对于李想到底有没有“格局”,如今不少网友也充满了兴趣。

自从靠着理想汽车创始人的身份引起全网关注以来,李想本人也曾在微博发表了不少“爆炸性”的言论。而在1月16日中午,李想就在微博上炮轰刚刚宣布造车的团车网是在“刷新创业者的底线”。

作为“自主新势力BIG3”之一的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本人的这番言论或许有些不那么得体,毕竟他本人多少也算得上是公众人物。然而不管李想本人的言论是对还是错,对团车网及其创始人闻伟而言,他们早已借着这次机会,成功达到了目的。

在这件事之前,团车就是新势力中的那些个nobody,不过这件事以后,成功地提升了知名度,率先从一众nobody当中“博出位”。哪怕是在最近两年时间里,市面上确实还有不少名不见经传的“新新势力”进场造车。对他们来说,在造车项目刚刚启动的时候,想要提高一下品牌自身的知名度或是市场影响力也没那么容易,而李想的这次“炮轰”可算是让团车省下了不少广告费。

如今2.0新造车时代也快结束,3.0时代马上就要到来,接下来车企们比拼的是智能座舱,是自动驾驶,不是动力续航,不是高端内饰。团车如果真的想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或者从中分一杯羹,也没必要来造车,像华为、百度、富士康那样扮演好供应商的角色,或者像万达、京东那样扮演好经销商的角色也未尝不可。

据了解,团车主营业务是车展策划,在如今造车的配套供应链十分成熟的前提下,想要把车造出来的确没有那么困难。哪怕是如今无限风光的“蔚小理”,其创始人也大多是来自互联网行业,不过“蔚小理”能够撑到今天,也都是因为自身在技术路线或是品牌塑造等方面都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例如蔚来汽车擅长于用户社群建设,让用户来为自家卖车。小鹏汽车则是靠性价比和智能科技突围,至于理想汽车也是靠着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路线缓解了用户的出行焦虑,让更多国人在不看好纯电车的续航能力时选择增程式电动车。

不过值得我们深思的一点是,团车网在造车的赛道上,似乎无法拿出多少能够真正消费者、投资者的核心优势。经历了2.0新造车时代的洗礼,一些靠着PPT玩“圈钱游戏”的新势力早已退出比赛。对闻伟来说,想要在2022年还像5年前那样,靠着“造车”这样的概念去炒作公司前景的话,或许最终也只会换来更多的嘘声。

早在2018年11月,团车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和蔚来汽车一样成功赴美上市,尽管上市首日市值曾达到6.26亿美元的高位,但在今年1月早已缩水到了将近5580万美元的水平,其股价甚至跌去了91%。通过团车网在大洋彼岸糟糕的股价表现,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上市了以后,团车网也一直找不到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而如今传出了造车的消息以后,团车网的股价也不见任何好转的迹象。

作为一家市值仅有5500万美元的所谓“上市公司”,团车网的造车项目想要让外界真正看好的话,往往需要在技术路线、商业模式以及资金储备等方面证明自己有实力玩好这场“造车游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18日中午,团车网创始人兼CEO闻伟就在微博上对理想的关注与质疑表示感谢,并且邀请理想出席团车网首款新产品的发布会。

即使微博发布了快4个小时,这条微博都没有看到1条评论,哪怕转发、点赞的人数,也都不到20人。然而事到如今,我们也不难发现谁才是整起事件的“真正赢家”。不过对闻伟来说,比起赢得这场“营销战”,他更应该思考的问题不是在造车的路上能不能有更多的朋友,就是如何让更多人相信他本人的造车理想,再或者,就是让更多人相信造车能给团车带来更美好的未来。不过对这3个问题,或许此时此刻的闻伟还不敢“妄下定论”,毕竟在2022年,他如果想靠造车项目引起“王多鱼”们的注意,或许这样的一波操作,也只会让人觉得他要比李想更没有“格局”。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860关注 | 6515作品
+ 关注
编辑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