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究竟冒犯了谁?

由“电动转向柱”引发的维权事件,发酵至此,保时捷会好好收场吗?

或许很快,会和往日一般。当看客累了,下一个热点恰巧接踵而至时,既有用户只能接受“和解”,潜在消费者继续会在那些由品牌方设定的故事中,自我疗愈。

这不是一种悲观的态度,而是对全体超豪华品牌从入华至今,在中国市场固有生存现状的条件反射。即便事出有因,可就像“XX品牌不坑穷人”的言语背后,所反映出的也不过是它们一直以来的处事方式。

换言之,处在这样的生态下,维权的效力究竟有多少,想必也很难理清。


一直以来,消费者权益在汽车圈受保护的程度都是个迷。表面上,舆论的谴责、法律的约束,都能令涉事双方达成一致,从而了事。但中国车市太大了,傲慢与偏见,几乎渗透到了每个角落。秉承息事宁人的原则,最终只因“耗不起”而导致有失公允的判罚,相信也不在少数。

此次,保时捷被抓了典型,并不意味着,不会再次出现类似的事件。

为什么是保时捷?

回到半个月前,估计保时捷自己都不会料到,一次因“实车和合同配置不符”所致的维权交涉,会在长时间拉锯后,逐渐演变为全网对其声讨的公关危机。


而今,保时捷确实也给出了回应。声称,目前,由保时捷总部和保时捷中国组成的特别工作组,与相关供应商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未来的配件供应和生产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分析。经过努力,我们在此功能的恢复可能性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不出意外,此番“看似说了,又好像没说”的回答,将和此前那份道歉信一样,不具有任何能让保时捷用户信服的地方。但保时捷真的在乎吗?

深究此次事件的原委,起因看似是,两个月前,有车主控诉自己订购的保时捷遭到官方无故减配。保时捷表示,因芯片短缺暂时将部分车辆更换为手动转向柱,并承诺后续将免费升级为电动转向柱后,却以补偿车主2300元代金券的方案取而代之。


事实上,就像业内一些理性的分析指出,因“缺芯”所导致的全球供应链危机,已经不是当下才发生的。对于保时捷来说,在国内外,因此造成“货不对板”的问题其实都是存在的,而处理此类投诉,早已成了常态。

也许这件事发生在一个无人问津、且知名度不够的品牌身上,我认为,类似于此次“转向柱事件”的维权,是不会将其送至“热搜”的。

之所以能在这么个时间节点上,被全网“通缉”,更多的是在于保时捷,和所有被声讨过的前辈一样,在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前提下,所做出的举动,引发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共鸣。


保时捷官网关于“电动转向”的提示

2021年,据保时捷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保时捷全球累计交付301,915辆,其中,仅在中国,保时捷就累计交付95,671辆,同比增长8%。中国也连续7年成为保时捷品牌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而截止到今年一季度,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也交付了17,685辆。虽然数据上仍同比下降了20%,但中国市场的强大购买力,还是稳居全球第一。

销量能代表什么呢?现阶段来看,代表的就是,在供需关系紧张的前提下,消费者在强势品牌面前,很难用一个平等的关系与之对话。


都说,“傲慢”是原罪。而对于以保时捷为首的畅销豪华品牌,在中国的生存环境就像一个天然的“撒旦”孵化器。在此之前,与此相似品牌的维权事件少吗?并不少。由此升级到被全网声讨的品牌,也早已有之。

可结果呢?“加价”成风等近乎畸形的市场反馈,不仅未能让车企感谢中国消费者的倾力支持,反倒愈发令这些品牌的心态发生了质的改变。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要说,此刻保时捷官方能就此事低下头颅,处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估计都觉得所有人在无理取闹。

态度决定一切

的确,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于今年年初发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来看,仅在过去的一年内,中消协共受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投诉量约4万件,占总投诉件的3.98%,在商品类整体投诉量中排名第四,比2020年相比,同比增加了19.28%。


一部分原因是在于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推广和保有量持续增加,但总的来说,中国车市发展至今,针对汽车质量纠纷的问题高居不下,本质上就是仍然被举证难、判罚难等现实因素所困扰。

就像一年以前,当所有人都在高喊,要将嚣张和傲慢并存的特斯拉送上3·15的舞台,最终的结果仍是由那些不痛不痒的老旧案例顶替了前者。想必,法律法条的明确程度在应对各种汽车消费维权时,还是犯了难。

即便是西安奔驰女司机维权案最后得以解决,不管监管单位如何秉公执法,其中付出的代价,并非是大多数人可以承受的。


回到本次涉事的保时捷车主维权的案例,无论保时捷是否坚持将深层次的原因全部归结于“缺芯”的问题之上,相信那些相对理智的车主,只是想要一个公平交涉的环境。只是希望,作为有着庞大群众基础的保时捷,可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看待问题。

或许用商人的思维去看,“电动转向”这一配置缺失,可以用差价衡量。给出2300元代金券的补偿方案,或是用其他与差价对等的利益付出,似乎也说得过去。

但别忘了,不同于汽车厂商,包括保时捷车主在内的消费者,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会总纠结于产品的价值几何。由配置差异所产生的用车便利性和习惯问题,都是消费者衡量价值的标准。而这些隐性因素,自然会在消费者和厂商交涉过程中,被量化。


都入华那么多年了,一线的豪华品牌没有理由不知道,中国消费者需要是什么。从产品的推出节奏到营销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挣钱都挣麻了的保时捷,更是比单纯的消费者了解得彻底。

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理解车企想要最小的成本博取车主谅解的心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居高临下,用强盗逻辑来搪塞中国消费者。

所以,保时捷错就错在,低估了中国消费者的忍耐限度。


接下来,“电动转向柱”事件,可以成为一根引发品牌形象崩塌的导火索,也可以被归类于售后服务中的一次插曲。就看保时捷自己怎么选了。

当然,面对尚未成熟运作的中国车市,舆论环境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具象的审判机构。这次是保时捷,下一次必然会有新的品牌“上墙”。不必要的带节奏还是算了,它存在的理由,就是能时不时聚焦在人们总在关心的问题上,提醒和倒逼那些身处于内的企业或个人,在面对最广大的消费者多一点诚心,少一些狡诈。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保时捷911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9万关注 | 1.1万作品
+ 关注
速度 深度 态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