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玩电动,首先搞独立”,为何国产品牌爱拆分纯电部门?

不知道有没有车友发现,随着新能源市场的愈发做大,各种看似“杂牌”的车企,充斥在我们的眼前。它们有着常规车型难以比拼的高价格,定位也面向的是“高知群体”。与其不出名的品牌相比,这种行为好似赤裸裸的“自杀攻击”。


可真的如此吗?如果各位车友深挖一下他们的背景,就会发现这些车企大多含着金汤匙出生。例如,长安旗下的阿维塔、深蓝。长城旗下的欧拉、沙龙。上汽智己、广汽埃安、北汽极狐等等,整个市场都迷茫着一股“要想玩电动,首先搞独立”的风气。


各大自主品牌为何要将电动品牌独立化呢?这离不开“有利可图”。

自主品牌虽然近几年有翻身做主人的姿态,在各个领域都与合资品牌掰腕子。但数十年积攒的“廉价”“品质差”印象,肯定不能靠几年的时光消散。虽说这种观念不会阻碍自主品牌赚钱,但却成为自主品牌进入高端市场的一大障碍。哪怕到现在,也很少会有用户买一台燃油版的国产高端车型。


2015年,以“蔚小理”为首的新势力们成功进入高端市场,这让传统车企看到了曙光。他们纷纷推出全新的新能源独立品牌,虽给资源和技术,但却强调品牌的独立性,改头换面的以全新姿态面对世人。

如果可以,再借助合资品牌的“金字招牌”。例如,吉利和奔驰推出的 Smart精灵#1,比亚迪和奔驰推出的腾势D9等,方法简单使用。


与之对比,在品牌上占有优势的合资品牌们,就不需要将新能源品牌独立化。比如,包括奔驰、大众等车企在内,就已经放话表示“不会将电动汽车业务拆分为独立的部门”。


可见,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选择不选择将新能源品牌独立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曾经的品牌优势够不够硬,能不能挺过这场全球性的新能源竞争。

而自主品牌这招“狸猫换太子”的方式,从当前市场销量看,还是非常有效的。当然,策略永远只是下下策,技术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3万关注 | 2864作品
+ 关注
这里有关于车的一切!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