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品牌大规模撤离俄罗斯,俄方:不怕,我们有中国

不知不觉,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半年有余,它对各国以及各行各业的影响是广泛且深远的。以我们所处的汽车行业为例,俄乌冲突除了恶化全球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面,还影响了各大汽车品牌的海外布局。

目前,包括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等在内的欧洲豪华品牌已经采取行动,表示将向俄罗斯市场停止供应新车,并在不同程度上关闭在俄工厂,在俄车市占比较高的雷诺甚至以2卢布的价格,将其在俄罗斯的所有业务出售。欧美品牌大幅撤离的局面,直接影响了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发展,据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俄罗斯新车销量同比下滑28.4%。


在外人唱衰俄罗斯汽车市场时,俄方却显得较为淡定。近日,俄罗斯联邦工业贸易部部长 Denis Manturov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将陆续填补欧美品牌的市场空缺,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在与中国品牌接洽此事。

华系车在俄罗斯并非一片空白,据数据统计,今年8月前3周,华系车在俄新车销量占比中达26.4%,仅次于俄罗斯本土品牌,排在第二。诸如长城哈弗、奇瑞、吉利等品牌,在俄罗斯市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去年三家品牌在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25%、224%、59%。

在全新的市场局势下,奇瑞与俄方正在筹划本地化生产,并立下了在俄销量8-10万辆的目标;早在俄罗斯建立工厂的长城,更是准备抓住此次机会,加快其全球化进程。


从宏观角度来看,俄罗斯汽车市场与中国汽车市场有些相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已经过了高速增长的增量阶段,迈入成熟发展的存量阶段,但豪华车市场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二是德系、日系等品牌较早布局市场,在俄拥有不俗的品牌认知度;三是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国产崛起的模式,或许在俄罗斯也能够行得通。另外,目前新能源汽车在俄罗斯市场较为匮乏,俄方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在加大补贴力度。这对于中国汽车品牌也是一个机会,众所周知,中国车企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方面存在优势,若能在俄抢先占领新赛道,亦能打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局面。

这里有个小想法,俄罗斯地处寒冷地区,如果国产品牌能够在俄罗斯卖得动电动车,或是根据该地理环境,倒逼技术升级,使电动车更“抗寒”,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大门,除了为中国车企打开,也为中国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首先,俄罗斯本土零部件工业链条较为薄弱,没有强劲的企业撑得起本土市场的需求,而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强项是质优价廉,可以填补这项缺口。

其次,俄罗斯旧车保有量庞大,据数据统计,十年以上的老车占比约53%,高年限的车型维修需求更大,自然也会带动零部件的市场。与此同时,在欧美车企退场后,其车型后续保养便需要有人承接,中国零部件企业恰好可以为相应企业提供汽配产品。


总之,打铁仍需自身硬,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中国品牌都得保证实力、品质能够稳定输出,这样才能顺利抓住机会,成就品牌向上。

话说回来,你们认为俄罗斯市场会是中国汽车品牌登上全球舞台的有力助攻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76关注 | 77作品
+ 关注
做青年人喜欢看的汽车资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