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牵手曹操出行、吉利汽车,无人出租车合纵连横时代到来
在无人驾驶的“1-10”时代,合作开拓是目前的最优解。



文|Toretto


在将至未至的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几乎没有人可以单打独斗地走到终点。


被视为终局之一的Robotaxi赛道尤其如此,在这条漫长而艰苦的探索之路上,无论是车企、出行公司还是自动驾驶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伙伴。


9月22日,小马智行宣布与曹操出行、吉利汽车创新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将合作在苏州落地运营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轻舟智航也在近日宣布将携手T3出行于9月联合启动Robotaxi的公开运营。


而更早些时候,文远知行、Momenta等公司也分别找了如祺出行、享道出行等合作伙伴,一同踏上探索未来的道路。


很难说现在的合作谁占主导地位,作为平台,出行服务商正在“广撒网”,接入不止一家的自动驾驶公司,如祺出行就至少和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几家企业合作,而自动驾驶公司作为“供应商”也没有在一棵树上吊死,除了曹操出行,小马智行也在今年4月和如祺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并参与后者的融资。


正如小马智行副总裁莫璐怡所言,小马智行需要“携手更多优秀的行业伙伴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更大规模落地应用。”而曹操出行智驾负责人周哲人表示,他们希望形成一套开放性商业运营系统,从而以更低的成本为各类自动驾驶企业提供标准化商业运营能力。


双方是处于相互需要、各取所取的阶段,现阶段各家企业合纵连横只是共同开拓市场、做大蛋糕的时候,尚未到争夺主导权之时。


Robotaxi:规模的诱惑和无奈


Robotaxi的投资热潮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降温,即使2020年开始融资回暖,整个行业开始处于一个积累数据、打磨技术的中场休息阶段。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看来,经过35年的从0到1的科研探索期之后, 全球智能驾驶产业在2021年开始进入“从1到10”的市场创新期和产品孵化期。如今“从1到10”的过程刚刚开始,规模化量产、商业化落地成为新的主旋律。


国内政策在松绑,从主驾无人的尝试到现在多地开始探索全无人驾驶,对于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来说无疑遇上了好时候。然而政策的利好难掩规模化量产的资金难题,毕竟现在这些创业公司还是投入远大于收入的时候。


目前,自动驾驶公司掌握了技术,但是也承受了相当大的资金压力,几乎所有的Robotaxi公司都是自己持有车辆资产,这是在早期为了测试和试运营必须承担的压力。


但是动辄近百万的单车成本并不是小数目,在车队规模越来越大的当下和未来,创业公司必然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


因此,都知道规模化是趋势,但是越多城市开放Robotaxi的商业试运营甚至是收费运营,就需要企业有更多的服务车辆跟上。规模化量产落地不只是总量,单个城市想要形成真正的影响力而不只是用于宣传的话,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硬件生产以及后续的商业运营中去。


虽然作为科技产品,Robotaxi的商业价值并不单纯以盈利或亏损计算,市场更在意想象空间巨大。但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不会为虚无缥缈的未来买单,参与者们关注商业化落地,需要用自我造血的能力来证明他们可以不依靠“烧钱”活下去。


因此相较于Robotaxi,无人小巴、干线物流、同城货运、港口、矿区、封闭园区以及低速无人配送等相对容易实现技术落地的场景正在商业化领域后来居上,不少资本也开始向这些行业倾斜。


诚然,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商开始主动打破出行领域的边界,将自动驾驶技术进行迁移,在其他应用场景进行复用和落地,从而获得更多的营收,摊薄研发成本,很多人将其称为“降维打击”。


但是他们的“主业”Robotaxi也正是抢占地盘的关键时刻,如何实现双线甚至是多线业务的齐头并进,势必需要合作伙伴。


未来的自动驾驶商业模式中,自动驾驶系统方案提供商一方面是和主机厂合作,另外一方面是和出行平台合作。如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所言,“在一定时间里自主运营和合作模式都会长期共生,而我们的核心理念是想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也就是说,本身就有庞大用户群体车企投资成立的出行公司成为最理想的目标之一。


车企出行的必选项


“传统汽车厂商不做出行,眼是瞎的。”前曹操专车董事长刘金良的这句话一度引起热议。


在经历分时租赁、订阅服务等出行模式的探索之后,大多数中国车企还是把注意力放到了网约车上面。


过去,传统车企的思维是造车,然后把产品卖出去,后来加入的一部分服务是为了更好卖车而衍生出来的汽车金融等业务。但出行服务要更多贴近用户,这并非车企所擅长的领域。


同时出行也不是一个能够快速回笼资金的业务。一个布局多家出行公司的投资机构的总裁在2018年就曾告诉HD Auto,“这个行业的盈利拐点到底在哪里,目前我们尚无法做出准确的预判。”


引入外部的战略投资人是一个分担车企自身财务压力的好选择,无论是吉利的曹操出行、上汽的享道出行还是广汽的如祺出行,都已经引入诸多产业资本。特别是如祺出行和享道出行,分别引入了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和Momenta等自动驾驶公司。


如今,情况似乎正在转变为“出行厂商不接入自动驾驶服务,眼是瞎的”,自动驾驶技术成为车企做出行的必选项。


在今天宣布的合作中,小马智行负责提供自动驾驶软硬件技术,曹操出行提供车辆和出行平台,吉利汽车智驾中心提供底层软件技术支持。


不难看出,在这样的合作中,自动驾驶公司一定程度转嫁了车辆这一资产的成本,并且不用为商务运营付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而出行平台则有了相对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加持。


在这个过程中,出行公司不断接入自动驾驶车辆,既降低了自研自动驾驶技术的成本,同时还有助于在双方的磨合中摸索出一套开放性的商业运营系统,打造一个具备进行Robotaxi标准化商业运营能力的平台。


此外,以Robotaxi服务为招牌,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下一轮融资也有更多的故事可讲,未来更有想象空间。


可以预见的是,在短期内,自动驾驶公司和车企或者说出行服务商能够求同存异,随着合作的深入、蛋糕逐渐做大从而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利益分配之时,一旦处理不当,双方关于主导权矛盾终将爆发。


如果双方要保持并深化合作,关键在于寻找边界,什么应该让自动驾驶公司做,什么必须要车企做,双方寻求一个平衡。


其实车企大概率会是相对强势或者说有话语权的一方,只要能保持合作的初心,愿意投入、愿意学习,那车企就会有耐心同时有决心摸索出合作的边界,互利共赢。


或许谈竞争确实太早,希望有更多公司能够活下去,一起去看看那遥远而美好的无人驾驶时代。


-END-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0关注 | 203作品
+ 关注
在这里,阅读有高度有深度的汽车行业资讯和产业报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