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财报对比:奔驰、宝马互不相让,奥迪却“沉迷内耗”?

近日,伴随奥迪集团业绩的公布,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集团、奥迪集团(下简称“BBA”) 的2022年财报也相继聚齐。从去年的经营来看,无论是财务状况还是车型销量,BBA之中,奔驰、宝马几乎互不相让,而奥迪却似乎已全线掉队。


2022年奥迪、奔驰和宝马分别售出了163.86万辆(同比-4.2%)、204.07万辆(同比+5%)和239.96万辆(-4.8%)乘用车,在销量同比有所降低的状态下,宝马依旧取得了BBA品牌的销量冠军。


不过,在营收方面,产品销量更好的宝马总营收为1426亿欧元,同比增长28.2%,而奔驰则达到1500亿欧元,同比增长12%,在营收上反超了宝马。

结合市场表现和企业战略来看,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或许是宝马旗下覆盖的产品线更为丰富,走量车型更多,而奔驰则偏向于高端产品战略,主攻高端、核心豪华产品,争取更大的单车利润率。


至于奥迪集团,不仅在营收、销量上已经与奔驰、宝马形成不小差距,同时,在错综复杂的合资动作下,奥迪正与其最大的产品市场——中国市场渐行渐远。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奥迪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量达64.72万辆,占全球总销量近40%,但横向来看,奥迪在华销量同比降低7.8%,远超其全球销量降幅。


另一方面,在盈利能力上,2022年,BBA三家均通过拆分、扩股等行为,使营收较去年大幅上升。其中,宝马集团通过华晨宝马的并表以及高达40多亿欧元的股份价值重估(股比从50%提升至75%),使其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高达28.2%,位列增速第一;奔驰在完成对戴姆勒卡车业务的拆分下,盈利能力有所增强,营收同比增长12%;而奥迪集团则凭借对宾利品牌的吸纳,在超豪华市场的提振下,为集团提供了33.84亿欧元的收入,使其营收同比增长16.4%。


在如今已步入白热化竞争的燃油车市场,细化到具体车型方面,BBA在上一财年执行的战略几乎截然不同。


2022年,奔驰在高端车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无论是AMG系列G-class的热销,都为其盈利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从销量来看, 奔驰S级几乎对现款宝马7系和奥迪A8形成降维打击,即使是中端走量车型,奔驰也仅是略逊于宝马。


相反,宝马则着重于产品的走量。在各级别市场,宝马几乎都通过双车系的布局,满足更多用户需求,并对中端豪华市场形成有效的占据。此外,得益于宝马X7在2022年下旬的中期改款,在该级别最为火热的美国市场,X7对奔驰GLS销量近乎形成压倒性优势,使其最终与奔驰GLS(含迈巴赫)全球销量相差无几。不过,由于2022年处于G82的7系生命周期最后一年,该车型并未形成优势,但这也意味着,在7系产品换新、市场竞争力增加后,奔驰在高端豪华市场或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相比之下,奥迪品牌更像是通过“降低起跑线”的方式,在夹缝中寻求市场空间。不仅通过中低端车型降低综合售价以及高端车型拉低起售价、打入豪华车市场价格空当的方式,与奔驰、宝马形成错位竞争,更是由于品牌力等因素的限制,近乎放弃高端车型和品牌向上战略,主打A4、A6和Q3、Q5所构成的中低端豪华领域。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今奥迪的战略步伐已然凌乱,而各车系接踵而至的降价,将对品牌形象造成进一步打击,“奥迪A8的起售价已经跌至67万元左右,而A6、Q5也在不断降价,甚至造成二手车售价高于新车的局面。”


在BBA着重强调的电动化转型方面,三家全球性企业均处于加速布局阶段。从纯电产品销量占比来看,奔驰、宝马、奥迪分别为7.3%、9%、7.2%,尽管同比去年均有所上升,但相比于中国、德国、英国等超20%市占率的先发市场相比,仍有着不小差距。

此外,豪华品牌如何开拓全新市场并保住其高端优势,同样是个不小的问题。以宝马为例,数据显示,宝马集团汽车部门息税前利润率为8.6%,如果剔除华晨宝马全面合并的影响,息税前利润率高达11.2%。换句话说,宝马在中国市场出售的产品利润率远低于海外市场,而这一低价的源头,似乎正是其纯电车型以价换量的“长线战略”。

“我们采取战略性投资的方式,而这些投资的成果不仅让我们能够保持市场发展的良好势头,也保住了市场份额。虽然说很多新兴品牌都在快速上量,但我们并没有流失市场份额。”在此前的媒体沟通会上,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的话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但现阶段,降价策略能否换来消费者“先入为主”的产品依赖、宝马电动化车型经过大幅降价后能否保住豪华品牌的产品形象,似乎仍是个未知数。


和主打走量的宝马不同,以高端豪华为目标的奔驰则一边“试水”、一边加大布局投入。在营收、利润回暖的背景下,奔驰不断增加研发、投资力度。2022年,包含此前官方公布的充电网络建设、运营以及全新平台、车型的研发和生产工作在内,奔驰全年在不动产、工厂和设备方面的投资总额为35亿欧元,研发支出为85亿欧元,并计划在2023年继续增加支出,用于MMA(乘用车)、VAN.EA(轻型商务车)的两纯电平台的打造及充电服务网络的覆盖工作。

相比上述两集团,奥迪在电动化领域所面临的困境更加明显。在一系列的合资布局下,奥迪似乎正减少一汽奥迪、上汽奥迪的电动化转型投入,将全新技术、资金着重投入于全新建立的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奥迪方股份占比60%)。

这意味着,此时正需要全力支撑推动公司完成战略转型的奥迪,却还要在生产、研发、渠道等方面重新建立或调整。同时,目前来看,不仅全新PPE平台生产线何时投入量产尚未可知,其如同“零基础”的一次又一次合资动作,也正在不断消耗奥迪的现金储备。


2022年,奥迪净现金流缩减至48.08亿欧元,同比降低38%(2021年为77.57亿欧元)。现阶段,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刚刚完成暖封闭,而在上海安亭、浙江宁波建立的两家上汽奥迪工厂,2022年合计产量仅1.16万辆,几乎处于入不敷出的生产状态。

截至目前,奥迪一汽PPE工厂预计2024年底投产,即使不谈时间窗口,如何缓解一汽奥迪、奥迪一汽、上汽奥迪的三方消耗,如何积累资金、增加投入为新能源市场“铺路”,似乎也将是奥迪在华电动化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7.8万关注 | 2109作品
+ 关注
值得信赖的汽车媒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