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豪华车”红旗,以创新迎接新时代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形象的代表者之一,一汽红旗再次以人民日报主要会议报道指定用车身份,携旗下产品助力报道,并在一次次践行自身使命责任的过程中,凭借卓越的品质、强大的产品力和优质的服务,成为主要会议报道的一道靓丽风景。

多年来,一汽红旗的产品不断升级,以丰富的产品组合陪伴报道组奋战于主要会议报道的现场。此次,一汽红旗提供的H9、HQ9车型,不仅向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展露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全新风采,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一汽红旗在智能驾驶、车型设计等产品方面的创新举措。

作为红旗H系列新时代C+级豪华旗舰轿车,红旗H9的意义非同凡响,它的存在让国产车在30万+的豪华市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0到1的转变。而红旗H9更是红旗“尚·致·意”造型设计语言的首款车型,既带有豪华车的气场,又体现了与欧美豪华车与众不同的东方韵味,具有强烈仪式感的独特灯光设计,通过梦幻般的现代科技来诠释红旗专属“礼尊”,传递了中国式的新高尚精致主义。

动力方面,红旗H9搭载了2.0T涡轮增压+48V轻混和3.0TV6机械增压两款发动机,采用了纵置后驱的布局形式,并配备了空气悬架系统,从而确保行进间车内乘客的舒适性。另外,线性的动力输出,加上充足的动力储备,不用经常通过猛踩油门、拉高转速的方式来榨取动力,更容易的把车开得平稳、顺畅。

红旗HQ9是红旗首款MPV车型,内部采用了2+2+3的7座布局,其中,第二排配备两个独立航空座椅,拥有173°同级最大舒躺角度,还能通过控制器对空调、影音等进行操作;第三排座椅则是采用4/6式的结构,可以放倒并且前后移动。相比普通MPV,拥有宽敞舒适的乘坐享受。

可以看到,无论是红旗H9还是红旗HQ9,都在报道的间隙,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休息和商务办公场景。

源于对产品以及市场的精准洞察,红旗在2021年实现销量突破30万辆后,又于2022年实现销量同比微增3%,达到31万辆,持续向一线豪华品牌阵营发起冲击。

而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红旗,也并未因此停止继续奋斗的脚步。在新能源汽车已成市场主流的当下,红旗聚焦新能源战略,对外发布红旗品牌新能源品牌架构、全新品牌Logo、设计语言、技术平台、产品规划,并宣布了2025年销量实现百万辆的目标。

为此,红旗也在芯片、系统、电池、自动驾驶等方面进行着一系列技术创新。首先,红旗打造了“旗帜”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可以全面满足红旗新能源品牌所有车型的研发、制造和用户需求。

该架构,由两个主平台构成,一个是“旗羿”电动平台HME,一个是“旗偲”智能平台HIS。其中,HME平台主要包括高能安全电池、高效电驱、高功智慧补能和智驾安全底盘四大系统,HIS平台则主要包括先进电子电气、自动驾驶、舒享座舱三大系统。

显然,两大平台的侧重点并不一样,而依托两大平台研发而来的产品,其优势可以总结为,电池全场景无热失控、零下10℃能量无衰减;系统最高效率达95.5%;拥有600kW大功率超充技术,5min充电实现300km续航,以及充电效率高达94%的无线充电技术;能实现全部主干道路的“点对点”自动驾驶;能高度兼容不同的软硬件体系。

最为关键的是,红旗自主首创提出了集座舱、智驾、车控、通信、安全等五位一体 “旗智”芯片,即通过单芯片实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控、车载通信和安全防护五大应用功能,真正实现从多控制器到中央计算的跨越。简单来说,这一技术搭载到产品上,则意味着其拥有更高的性能表现、支持更丰富的新功能,以及更高性价比三大优势。

这些技术说起来容易,但在研发过程中,却需要克服不少难题。以新能源汽车最为重要的电池安全为例,每年因电池包燃烧而发生自燃的新能源汽车数不胜数,有些车企也打出了电池安全的旗号,但却无法完全保证新能源汽车不着火、不爆炸。

究其原因,在于电池发生火灾,一方面是来源于热量的传播,电池包内部密密麻麻紧密排布着无数电芯,单颗电芯热失控释放的能量超过6颗高爆手雷,如果一颗电芯发生热失控,热量很快会传导到相邻电芯,当相邻电芯的温度超过安全阈值(150℃-200℃)就会发生热失控,最后导致整个电池包燃烧起来。另一方面是高压短路,电池包内的电压可以达到几百伏,如果高压回路的绝缘出现问题,就会发生高压打火,迅速引燃整个电池包。

为此,红旗创造性地用冷却板代替了传统电池包的隔热垫,利用流动的冷却液带走电池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将电池包的隔热性提高50%以上。不过,想要实现全场景无热失控,单凭阻隔热量传播,还远远不够。

据了解,动力电池内部一般存在400V以上的高压,热失控产生的温度一般在1000℃以上,普通的绝缘材料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失效,极易发生高压拉弧。而红旗动力电池则在内部的高压部件、箱体、横纵梁均做了耐高温的绝缘防护,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防护结构,配合独有的定向导流技术,热失控产生的高温气体和导电粉尘迅速排出电池包外,为脆弱的电池构建起可靠的保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6万关注 | 7289作品
+ 关注
编辑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