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常压油箱”事件不断发酵,消费者到底怎样才能买到好车?

继“长城举报比亚迪”事件已经过去数天,但至今纷纷扰扰、众说纷纭。只是,与初期的“谁对谁错论”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开始聚焦于更深层次的话题——在“内卷”的背景下,汽车企业该如何降本增效?哪些成本可以省,哪些不该省?哪些企业喜欢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

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举报门”事件对于行业而言是一次集体反思和利好。特别是在汽车行业向智能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很多原来的评判标准被颠覆,大家对于汽车产品的认知越来越肤浅和表面化,一些消费者在厂家的误导下,把汽车产品当成电子产品,关注点从原来的“三大件”、安全性、品质感等,变成了“冰箱、彩电、大沙发”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越来越多的车企也把成本放在这些看得见的豪华上面。


但众所周知,在汽车这么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羊毛出在羊身上——“看得见”的地方越豪华,在“看不见”的地方只能越减配。就连某自主品牌的高管都看不下去了:“不要盲目夸大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和销量增长,‘降价潮’之后必然会遭遇‘品质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考验的其实是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体系能力。而这正是传统“大厂”的强项所在。


因为,决定成本控制能力的首要因素是规模效应。

评价一款好车的标准变没变?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是“看不见的地方”,那消费者从何得知是否合格呢?这确实是个好问题,我认为有几个方式可以参考:

一是保有量、故障率、投诉率和用户口碑。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用户的口碑”,一款产品好不好,一个品牌靠不靠谱,多问几个保有用户,一般“八九不离十”。比如广汽丰田,是丰田全球50多家厂商中唯一一家实现“全年零故障”的车企,汽车故障投诉率也比较低。


一般情况下,如果保有量越高,投诉率越低,那么这个品牌在“看不见的地方”一定是过硬的。

二是看这个企业的品控标准、制造能力、企业文化和理念等。一般而言,一个坚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或企业,都有着长期主义的企业文化,以及强大的制造和品控能力。同样是广汽丰田,从一开始就将“品质感动世界”作为企业的品牌主张,并将其升级为“品位引领风潮”,由此不难看出其对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

反之,有些企业急功近利,无论产品还是定价,都有种“一锤子买卖”的感觉,那么,这种企业最好远离。


有人可能又会问,“破釜沉舟”的定价不是有利于消费者吗?不,恰恰相反,除非你不担心自己买到的是“孤品”。在过去几年时间里,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些企业卖着卖着就破产了,真正痛苦的,永远是保有客户。

因此,作为深耕汽车行业20年的汽车媒体人,我认为在“举报门事件”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更值得购买,到底什么样的企业更可信赖,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毕竟,经过过去两年的狂飙突进,今年新能源车的整体增速有所下滑,而且新能源增长主体也从新势力转移到传统车企。

这说明用户也在反思,一辆适合当下的好车标准究竟是什么。

毕竟,电动车本质上依然是车,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变成“三电”系统外,其他地方跟传统燃油车并无二致,依然是一个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的复杂工业品,考验的是精益生产能力。更何况,无论是增程还是混动,依然还需要发动机。


所以说,对于汽车这种承载一家老小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件商品而言,比“颠覆”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创新”。在这方面,有着高标准制造工艺和高价值技术配置的广汽丰田,不仅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面“照妖镜”,更是行业良心的典范。

卓越制造塑造“金字招牌”

“越是卷,越要以价值破卷。广汽丰田坚持价值至上,坚持走长期主义之路。”这是广汽丰田领导在智能电混双擎 雷凌上市时说的一句话。在他看来,越是风高浪急,越要有战略定力。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价格战不如价值战,冲得猛不如跑得久。


这是非常清醒的认识。这段话也再次重申了广汽丰田“不以质量换销量”的高价值坚持。这样的坚持也被贯彻入广汽丰田的产品哲学中。

比如,尽管高压油箱是插混或增程动力车型的必需品,油电混动车型不必搭载高压油箱,但广汽丰田依然选择了全系混动车型搭载高压油箱。

比如,为了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和整车安全,广汽丰田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采用了成本更高的分布式ECU芯片,而非新能源集成式芯片,并且提供两套刹车系统,确保安全。

再比如,为了保障电池0燃烧、0泄露,广汽丰田全系混动车型配备的电池均采用了高安全性电解液,能够将电芯热失控温度提升30%,并且对电压、电流和温度进行多重监控。

这是对产品本身的坚持,还有对造车品质的坚持。


我们回看汽车百年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有些企业能够穿越周期,而有些企业却只能火爆一时,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持续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产品的能力。这个能力背后,是包含了产品企划、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体系力。

体系力遵循的是“木桶原理”,也就是不能有短板,因为起决定作用的,恰恰是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块。

然而,很多新势力企业刚刚成立没几年,有些只是收购别人的工厂,有些甚至没有自己的工厂,因此在品质稳定性方面仍有不少提升的空间。在这方面,不得不提的就是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


众所周知,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车企,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被誉为全球制造业的标杆。早在2004年成立之初,广汽丰田就全面导入并严格执行以“自工序完结”为核心的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并在价值层面培育“匠心质造”文化,从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名工人入手,有效避免缺陷产品的生成和流出,保障每一辆汽车的高品质。

在此基础上,广汽丰田生产线一次合格率达到9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广汽丰田对品质管理的精髓也体现在对供应商的管理上,其供应商零部件不良率已降到0.38PPM以下(100万个零件中不合格产品只有0.38件)。因此,在丰田全球品质监查(SQA)中,广汽丰田生产线连续多年获“零缺陷率”评价,品控标准和能力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这就是广汽丰田独有的“品控哲学”,也是“开不坏的丰田车”市场美誉的由来。


用户的产品评价理念和消费行为也在回归理性。数据显示,广汽丰田智能电混双擎车型累计销量接近100万辆。按照丰田测算,每3辆HEV车型的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就相当于1辆EV,也就是说广汽丰田已经实现了超过30万辆纯电动车的减排效果。

结语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当下的汽车市场就是如此。一方面,各种新车信息让消费者心起涟漪;另一方面,一些新势力不断“拱火”,试图“以己之长、攻彼之短”,颠覆用户对于一款好车的评判标准。两相结合,就容易出现各种信息和谣言满天飞的情况,误导消费者的认知。

在“华山论剑V”看来,智能化的发展让我们的驾驶更安全便利,电动化的推进解决了汽车行业对于石油的过度依赖,但智能电动车依然是车,依然是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的出行工具,最重要的考核标准永远是品质和安全。

因此,除非你真的把车当成“月抛”或“年抛”的电子产品,否则,在选车的过程中,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在兼顾“看得见”的豪华的同时,一定要仔细研究下,在“看不见”的地方有没有减配。

切记,品质可靠才是购车的第一要素。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雷凌
标签: 用车攻略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159关注 | 4324作品
+ 关注
主编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