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浩
刚刚过去的6月,豪华车销量30万辆,同比下降3%,奥迪、宝马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幅度超过大盘),仅有奔驰微增1.4%。可以说自主品牌的中高端车(普遍新能源),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御三家”失去的份额。
但有意思的是,单看BBA的电动车普遍迎来大涨,虽然在较低的基数下实现增长的难度要小一些,但“船头调正”的标志性意义更为重大。
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今年上半年,宝马纯电动车型销量44864辆,同比增长283%,i3、iX3的销量均超过2.1万辆,其中,iX3在4月、5月均达到了4000辆。
虽然宝马iX3终端优惠“6位数”,进入30万元级才搏来可观的销量,但是定位中型SUV的iX3,竞争者普遍是定位高一级的中大型国产纯电SUV,把宝马在电动时代的品牌价值贬的一文不值实在有失公允。
奔驰EQE、EQE SUV上市后,销量也“看得过去”了,据非官方统计,5月份的EQE、6月份的EQE SUV销量都超过了1000辆。于奔驰体系而言,EQE、EQE SUV无论产品还是价格都是颇具诚意、甚至颠覆的,只是在国产电动车的衬托下,只有一小部分用户愿意去主动去感知,这也造就了“奔驰显得小众”的奇观。
一位酷爱“小众车”的资深媒体人,经历了上市初期的抗拒,逐渐转变为对EQE的产品力和性价比的欲罢不能,“不到40万,买一台奔驰的、纯电动平台的中大型车,简直疯狂”,他甚至考虑腾出宝贵的北京燃油指标去购买一台EQE SUV。
所以,不要看键盘侠们怎么说,要看花费真金白银的消费者怎么做,在几万块钱的差价面前,有相当多的用户对豪华品牌有执念,BBA还是他们的购车首选。
BBA电动车,不缺有趣的灵魂
很多人不解,主销车型20多万的“毛坯房”特斯拉凭什么能够归为豪华品牌?这要追溯到10年前,特斯拉Model S以百万豪车的身份进入中国,给国内中产及以上人群打下了先锋、超前的烙印,要知道那时的主流电动车还是续航100、200公里的鸡肋,所以时至今日,“蓝牌特斯拉车主”都不会在意“早期韭菜”的标签,他们反而会为自己的“慧眼识珠”和财富底蕴而自豪。
除了价格,用户对于BBA的口诛笔伐,正是集中在产品的无趣和缺乏创新。宝马的“油改电”是很多人过不去的坎,其实宝马曾经有过一手好牌,i3(进口小型车)、i8在其诞生的年代,绝对具有颠覆性和开创性,碳纤维车身、环保材料座舱、增程,任意拎出一项都值得大书特书,没有将这两款车的精髓延续,无疑是宝马在电动时代莫大的损失。
奔驰延续自燃油时代的豪华气息(尤其是内饰)号称独一档,在大屏幕、冰箱、彩电横行的市场,越来越多人开始审美疲累,对内饰的审美见仁见智,但至少奔驰的电动车仍有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当然EQE的市场表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奥迪的前景在Q4 e-tron斩获不错表现后,逐渐让人期待了起来。4月Q4 e-tron的销量2002辆,5月2051辆,6月2351辆,季度销量在30万元级的纯电SUV中位列第四,环比增长甚至达到了248%。
奥迪的“Model Y”有了,“Model S”也已在路上——A6 e-tron,如果说Q4 e-tron和“有趣”关系不大,PPE平台的A6 e-tron显然更能让人提起兴致,与保时捷合作开发的高端平台、800V充电,一款“不容有闪失”的电动奥迪当然值得期待,只不过国产化的速度略显捉急。
多变战局,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经典的鲁尼恩定律在汽车业得到过无数次验证。身处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不少人感到“大的战争”已经被撕裂成一场场“小的战役”,昨日还躺在ICU的品牌,没多久便摇身一变炽手可热。
风水轮流转,甚至还不到2年前,干掉发动机和变速箱,还是新能源车企的“绝对政治正确”,再看看当下,大部分主流车企都在全面混动化,发动机不光没被淘汰,反而对热效率、油耗、稳定性等指标的要求更严苛了。
如果发动机真的应该被淘汰,那某增程品牌也不会反复强调“增程器与XX同源”了,如果变速箱技术已无用,混动变速箱多档化也不会成为潮流。
虽然BBA都选择一步到位纯电动的路径,但倘若真要做混动,多年的积累也能提供一定技术基础。根据今年一季度的财报,奥迪利润10.8%、宝马12.1%、奔驰14.8%,是远远领先于同行的表现(特斯拉11.4%),BBA的电动化并未能匹配燃油车的地位,但稳定正向的现金流是无数车企梦寐以求的。
何况在亲身体验后,这些老牌豪门的电动产品并没有舆论中那么不堪。
不必为BBA电动化的不足开脱,也不必因为新能源市场的成就一叶障目,现阶段断言输家和赢家都还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