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江湖第四回:产品的差异化定位-上篇

大数据中的汽车江湖

第四回 熊虎精锐犹需深砥砺 乌合之众岂可悠游哉

列位看官,从《大数据中的汽车江湖》系列开始,目前已经是第四期,跨越了三个月份。本回,我们基于5月份的数据为大家点评中国汽车江湖。

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市场竞争格局每月都会有局部的变化。没错,新产品上市、老产品退出、价格变动、促销推广、广告传播、有影响力的事件……都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尤其是有竞争力的新车上市,会对市场格局产生不可忽视的扰动。

通常每年京沪车展期间会有大量新车扎堆上市,火爆异常。而5月份作为新车上市后的第一个月,市场格局也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各位车市新生5月份的考卷成绩如何。

轿车版块:

本田十代思域领跑中端紧凑型竞争圈,上市后销售线索量稳步攀升,购车甚至需要加价或者变相加价,成为紧凑型轿车细分市场最炙手可热的车型之一。今年9月,十代思域的两厢版将在海外上市,如果能够在未来国产的话,恐怕会再次掀起波澜。

限于品牌竞争力和价格定位,中国品牌的车型通常只能降级竞争。新上市的东风A9、传祺GA8表现不佳,不但没有进入中大型轿车竞争圈,甚至也被排除在中型轿车竞争圈外。中国汽车厂商一直在努力向上提升、进军高级别细分市场,但从A9和GA8的表现来看,阻力仍然很大,所谓20万元的价格天花板依旧存在。

SUV版块:

哈弗H7从汽车之家销售线索量看表现不俗,但终端转化能力有限,5月份实际销售三千多辆,但对于中国品牌而言,在中型SUV市场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很强了。

吉利继博越之后,凭帝豪GS再次掀起市场波澜。作为事实上的帝豪Cross版,帝豪GS不仅搅动了中国品牌紧凑型SUV市场,也同时影响到了紧凑型轿车市场。吉利博越、帝豪GS双星冉冉升起,在汽车之家的销售线索量反映出用户的巨大需求。但吉利的产能瓶颈严重限制了其市场表现,博越和帝豪GS都有大量订单无法及时转化为销量。然而后面追兵不断,价格杀手宝骏560新推出的AMT版本,以及即将上市的荣威RX5,都不会让吉利太轻松。如果吉利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产能问题、抢占先手,将错过攻城掠地的最佳时机。

小型SUV仍然是市场热点,比亚迪元、森雅R7、绅宝X35等多款新车上市。随着车型的丰富,中国品牌小型SUV市场进一步细分为两个竞争圈:以哈弗H1、长安CS15、江淮瑞风S2、绅宝X25为代表的入门小型SUV竞争圈,和以长安CS35、江淮瑞风S3、中华V3、比亚迪元、奇瑞瑞虎3为代表的中端小型SUV竞争圈。小型SUV市场火爆,但无奈竞品众多、用户价格敏感,还有宝骏560这样的价格杀手降级围剿,未来的竞争一定异常惨烈。

上回说到现代在紧凑型轿车细分市场四代同堂,可谓前无古人。由此引出的话题就是:汽车厂商如何进行产品组合与差异化定位。我们用两回的篇幅来聊聊这个话题。

汽车产品的差异化,会体现在多个层面:空间尺寸、结构形式、动力性能、价格档次、造型风格、品牌文化等。中国汽车市场的产品差异化,通常是为了达到两种目的:一种是细分市场足够大,需要在同一个细分市场布局多个车型来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另外一种则是通过车型的差异化特征来获得与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

今天先说第一种。

市场再细分,最典型的是市场容量巨大的紧凑型轿车细分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与扩大,紧凑型轿车(A级轿车)细分市场不断发展为入门紧凑型轿车(A-)、主流紧凑型轿车(A)、中端紧凑型轿车(A+)三个更小的子细分市场。A级细分市场竞争惨烈,各大品牌的当家花旦都跻身于此;A-级与小型轿车短兵相接,Polo、飞度等溢价能力强的小型轿车会与A-轿车直接竞争;A+级细分市场主要是品牌溢价能力强的车型以及新上市的人气车型,与入门中型轿车同场竞技。三个子细分市场的车型除了价格差异外,在尺寸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区隔:价格越高,尺寸通常也越大。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也会采用相应的策略,比如本田锋范/哥瑞、凌派/思域、杰徳的搭配(新上市的十代思域已经跻身A+细分市场),标致301、308S、408的组合,都是分别在紧凑型轿车的三个子细分市场布局了不同的车型,并且形成了足够的产品区隔。

然而在紧凑型轿车市场产品细分做到极致的,当属大众。不仅可以从尺寸、价格上对产品做细分,领军各细分市场,还可以从结构形式上进一步细分,拓展两厢车、跨界车,甚至旅行车和轿跑等诸多车型。

大众在紧凑型轿车细分市场布局多款车型自然有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分踞南北的影响,但除此以外,其他因素才是大众在紧凑型轿车市场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总体市场占有率:大众在紧凑型轿车市场的占有率足够大,使得其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和用户基础进一步细分产品线;

二、价格定位:大众布局在紧凑型的三个子细分市场的车型价格定位差异明显,能够从价格上拉开档次差距;

三、结构类型拓展:除了尺寸、价格的差异外,大众还开发了诸多结构类型的车型,如跨界车、轿跑等,进一步实现车型的定位差异、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四、本土化设计:虽然诸多车型本质上是同一车系的不同代际车型,其外观造型又存在着很高的同质化(套娃也好、保持家族造型基因也好,这样做法的利弊我们以后会讨论),但大众的本土化做的很好(包括适应性改进和降低成本,你懂的),充分考虑了中国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能够在原型车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开发,包装出不同的产品,不得不承认大众的确很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与心理。

外国品牌凭借品牌、产品优势已经在中国市场赢得了先机,仍然在不断打磨着自己的产品,以持续提升竞争力。相较之下,中国品牌的汽车产品存在巨大的差距:产品定位不准确、产品定义与用户需求有偏差、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慢、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更没有理由不努力追赶。然而中国品牌需要从根本上有所提升,就要重视基础研发、通过踏实的进步积累经验、赢得用户的真正信赖,最终赢得市场和用户的真正认可。目前,已经有些中国品牌逐步走上不断进步的正途,令人看到希望。然而仍然有些中国品牌打着民族品牌的大旗,却玩噱头、炒概念、热衷山寨、投机取巧、骗取补贴、忽悠用户,让用户一次次的失望。明眼的用户自有评说,让我们用时间来检验。

正是:

千里马尚且奋踢,后起秀焉能止息,

投机取巧如饮鸩,市场正道是沧桑。

———————————————————————

往期链接:

———————————————————————

本文为汽车之家原创,欢迎沟通交流。

如有需要,请联系:liuxueshan@autohome.com.cn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17关注 | 46作品
+ 关注
汽车市场分析师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9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