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下一个乔治亚罗诞生的地方谈汽车设计

西方人对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周昉绘的《簪花仕女图》的痴迷仰望,绝不亚于中国人对梵高的《星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的热爱。一直以来,中西方在文化艺术创作上,均以各自的个性美学和独特魅力,持续地相互吸引和影响。

发展到今天,中西人民都已经无法再满足于各自的美学表达,而尝试追求一种通过中西融合而达到创新另类的美学呈现。现在再提到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它不再是稀奇事,而是已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成为时代的选择和话题。

国际设计上大师基于中西文化融合的理出,设计出东方韵味十足的西式家具

NIKE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中国风板鞋和GIORGIO ARMANI的猴年高光胭脂

当然,笔者毕竟属于汽车设计领域,所以还是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跟大家分享一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汽车设计领域的应用。在此之前,笔者想粗略概括一下中国汽车设计的发展史。

中国汽车的1.0时代和2.0时代:别人家的美和中国的呵呵


跟纯美学创作不一样,汽车设计需要以汽车工具作为载体,也就是说如果你连汽车都没有,或者你不会生产汽车,那么是没有汽车设计这个概念的。众所周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上缺席了西方的工业革命,导致整个汽车工业比西方落后了近80年,相当于一代人的时间。(1886年世界上公认第一辆汽车诞生,1958年新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诞生)

最终的结果是,在上世纪50年代,西方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工业拉开了巨大的差距。通过以下两个汽车对比图,大家可以感受到——这种巨大的差距不仅在汽车技术和产销规模上,在设计同样存在。

此时,中国汽车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车型设计,基本上就是模仿和学习。这个阶段,就是中国汽车设计的1.0时代——“能用就好”的实用导向、耿直且套路化的设计风格,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消费者认知:只有外国汽车才是美的,而中国汽车——只能呵呵。

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这种情况才稍微有所改善。随着中华、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一批新的自主品牌迅速成长,中国汽车在设计上也有自己的创造印记。但在那个时候,对于刚刚对市场发出第一声啼哭的中国汽车而言,都在技术、品质、营销上恶补前人的功课,至于设计造型?姑且先放一边吧!这个阶段被称为中国汽车设计2.0时代,整体的情况是:一直在模仿,始终在拿来。

中国汽车设计的3.0时代和4.0时代:中西融合与中西融合的升级


随着中国消费者日渐提升的审美能力与中国汽车设计稳定落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中国车企发现自己在汽车制造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仍然需要向老牌的西方车企学习。于是各种合资车企出现了,各种中外合作设计的车型出来啦——没错,中国汽车设计的3.0时代到来!

所谓的3.0时代,即中国目前整个汽车工业所处的现状:合资车更多采用外国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而自主汽车品牌在设计上,也极力往最能呈现西方设计理念和美学的方向靠。这导致了中国汽车在设计上辨析度不高,普遍雷同的境遇。与此同时,众多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汽车品牌都开始重视中国元素,并玩出各种花样,而中国本土车却在这方面鲜有作为——中国汽车设计缺少了中国元素,成为了中西人民对中国车的评价共识。就连世界著名汽车造型设计大师乔治·亚罗曾也发出过同样的感慨。

为了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在世界的辨析度和综合竞争力,中国汽车设计开始朝着“本土化”和“国际化”两个方向同步摸索,去打造自身的特点,去构建设计的品牌效应。所谓本土化,就是要挖掘中国元素和民族元素,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汽车设计;而国际化,就是要在整个设计水平上达到世界领先。

值得欣喜的是,中国汽车设计的整体环境正在不断变好,比如最近圈内就有了新动作——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比亚迪和美国汽车设计名校Art Center学院玩到一块了。

比亚迪携手汽车设计界的黄埔军校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开展了设计头脑风暴合作交流会,会议围绕“如何缔造中国汽车的独特特点”进行,探讨中国王朝美学在汽车设计的应用。

如今,比亚迪已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航者之一,去年更是超越日产、特斯拉等国际品牌,取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成绩。

至于Art Center学院,在国内的名声可能并没有像哈佛、麻省理工等学院如雷贯耳,但它是一间拥有86年的历史殿堂级设计学院,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设计领学院里属于Top10的地位,尤其是在交通工具设计专业,更是无出其右。这所学院培养了宝马前集团设计总监克里斯?班戈(宝马7系设计的主导者),以及让福特汽车的设计发生巨变的华人设计师刘家宝等人,被誉为是诞生下一个乔治·亚罗(世界级设计大师)的地方。

从实力向魅力跨越,开创中国汽车设计4.0时代的是TA


或许这样一家能够最早洞察到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的企业,可以敏锐地捕捉到中国汽车设计的未来。在汽车设计的判断和追求上,比亚迪做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决定——极致与极致的碰撞,最强与最强的联合,建立中国汽车设计特点的品牌设计。

一方是西方最前沿设计殿堂,代表了最前沿的设计美学和科技感;一方是拥有中国基因但走向世界的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源远、厚重和创新。当两种完全不同文化带着各自的设计理念和美学理解碰撞在一起的时候,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新的设计语言能否运用在比亚迪未来的新车设计中,从而助推自主品牌的设计,让未来的新车设计风格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答案。

依托Art Center学院现代设计哲学和美学设计理念,再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元素,会带来充满惊喜的汽车设计变革方案,为“新能源汽车该长啥样”这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交出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答案。

最后,分享几张比亚迪和Art Center学院头脑风暴的现场手稿。据悉,未来比亚迪和Art Center学院还有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深度合作,期待中国汽车设计脱胎换骨那天的早日到来。

以上仅为现场手稿

以上仅为现场手稿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974关注 | 278作品
+ 关注
聚焦出行领域的设计体验与科技变革,20万+车企从业人员/供应商/设计爱好者/车主用户关注 不止聊设计,分享新出行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