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江湖十二回:新能源的合理技术路线

大数据中的汽车江湖

第十二回 发展有道须正路线图 经营尚德毋行苟且事

在上一回,我们聊了新能源汽车,提到几个观点。看起来有些负面,缺乏正能量。然而我说的都是对当前状况的判断,:

1. 撇开国家能源战略的考虑,当前的能源结构下,电动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并不能真正实现节能环保;

2. 当前在售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在本质上提升汽车产品的品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并没有让中国的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

3. 当前的基础设施仍然无法充分满足电动汽车用户日常用车的需求。

此番言论引起了误解。这里本数据大饿要做个澄清:

本数据大饿的观点并不是反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恰恰相反,新能源汽车目前看来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只不过在一些技术瓶颈尚未突破之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部分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存在骗补贴的行为,使得国家用于推动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创新、激励用户体验的补贴并没有用在实处。这不但浪费了资源,还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合理竞争与正常发展。

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汽车与相关行业应该如何应对,以便顺利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普及呢?篇幅有限,本大饿提纲挈领的总结几点,权当抛砖引玉。

一、调整一次能源结构,从源头实现能源清洁

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比重低,一次能源消费严重依赖煤炭。并且,中国煤炭品质不高、入洗率低。不仅用于发电的动力煤入洗率低,甚至存在大量原煤销售、使用的情况。劣质煤电燃烧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点击图片可放大]

因此在未来,不但要调整一次能源结构、减小煤炭使用比例,拓展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比例。还要同时提升煤炭的入洗率,减少煤炭的污染。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动车使用提供便利

发改委等四部委已经于2015年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以指导相关行业完善电动汽车相关基础设施,增加充电站、充电桩的数量。指南中规划:除大量建设公共、市政电动车辆专用充电设施外,积极推进公务与私人乘用车用户结合居民区与单位停车位配建充电桩。用于公务车、私家车、出租车的充电桩数量与电动车保有量几乎达超过了1:1。相信未来电动车的使用环境将会有很大的改善。

[图片可点击放大]

另外一方面,需要拓展新的充电技术。比如此前沃尔沃提出的无线充电车道概念。应用无线充电技术,建设充电车道。电动汽车只要穿过充电车道,就可以在行驶中完成充电。

三、调整产品结构,根据车辆用途规划技术路线

目前中国鼓励并提供补贴支持的新能源汽车,其动力总成主要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两种类型。然而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价格高昂。中国用户购车对价格非常敏感,价格是购车考虑的第一要素。根据汽车之家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购车预算越低的用户,价格越敏感。尤其是预算在30万元以下的用户,其购车时对比选择的车型价格通常不会超过预算的15%。

[图片可点击放大]

于是在有限的预算下,用户购买到的新能源汽车将势必在级别、品牌、性能、配置、空间体验等方面远低于传统燃油汽车。

举个例子。如果购车裸车预算在15万元左右(这个预算在用户中相当普遍,占比很高),用户能买到的纯电动汽车只能是北汽的EV200这样的小型车;如果买混合动力车型,有丰田卡罗拉、雷凌之类的紧凑型车可供选择;如果用这样的预算买传统燃油汽车,甚至有大量的中型车可供选择。

[图片可点击放大]

这还没有考虑需要购买或者租赁固定车位安装充电设施的成本,以及用于寻找充电桩和充电过程带来的时间损失。可见,在目前的环境下,购买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的使用体验差异巨大。

另外,新能源汽车热销的城市几乎都是汽车限购城市。没有购车资格却对车辆有刚需的用户只能通过购买新能源汽车来“曲线救国”。然而目前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都有限。想要买到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的车型,将要付出巨大的购置成本。而如前面提到购买补贴之后能够承受价格的车型,续航里程一般都在200公里左右。

[图片可点击放大]

用户购车的主要用途以上下班代步为主。对于汽车限购的城市,用户的日常通勤距离都比较远。以北京上海为例,上班族平均通勤距离都接近20公里。而在房价飞涨的京沪超大型城市,又存在相当多“蚁族”、“钟摆族”,不仅仅跨区上下班的情况相当普遍,甚至存在跨省上班、双城生活的情况。最典型的要数北京附近的燕郊,与上海周边的昆山。

[图片可点击放大]

本数据大饿简单测算了一下,如果住在燕郊或昆山的用户去金融中心与IT中心的区域上班,日往返里程恐怕要突破百公里。如此长距离的通勤,以当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恐怕也捉襟见肘。万一赶上塞车、天气状况,或者忘记充电,一路上恐怕都要提心吊胆了。

那么,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和硬件设施水平下,要如何规划产品线,才更加合理呢?本数据大饿建议:

1. 价格在30万元以下,中型以下级别的车型,推广混合动力汽车。

虽然混合动力汽车目前不能享受国家补贴,但对于成本有限的车型而言,显然不能兼顾续航里程和空间配置等驾乘体验,因此混合动力车型是最合适的,技术成熟,价格接受度高。

2. 价格在30万元以上,可以考虑打造纯电动车型。

30万元以上的价格,有较为充裕的预算搭载高性能电池,可以兼顾性能与品质,避免生产低价位的纯电动垃圾车。

3.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更适合对速度和行驶里程有追求的场合。

市区内代步,或者中短途行驶的车型如果搭载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内燃机部分和电机电池部分都不会太小,因此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但是商务MPV、中型以上的SUV等经常用于长距离行驶的车型,以及追求速度与激情的跑车,可以考虑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既可以提升性能,也不用担心续航里程的问题,并且在进入市区的时候还可以兼顾环保。

而现在诸多参与到新能源汽车游戏的厂商,貌似把技术路线搞反了,拼命在低端市场开发纯电动汽车,本末倒置。

有人跟本大饿说“存在即合理”。本大饿要说,“存在即合理”的原本含义是“存在即有其必然性(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而不是“存在就是对的(正确的)”。所以别说什么某些垃圾电动车的存在就是对的,No!在达成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有更具效率和正面社会效益的方法和路径,而某些无良企业毫无社会责任感,贩卖垃圾产品、骗取补贴、误导消费者,从而阻碍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他们的存在,只是规则不完善、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情况下所必然产生的,而不是认为他们的存在就是对的。无论从行业发展还是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我们都需要尽量去改变这种状况,打击无良企业,鼓励和支持有社会责任感、真正推动技术进步的企业。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汽车工业在直道上就可以高速行驶,何须弯道超车?

正是:

技高可直线竞速,投机难弯道超车。

发展应顺未来势,登高需攀巨人肩。

———————————————————————

往期链接:

———————————————————————

本文为汽车之家原创,欢迎沟通交流。

如有需要,请联系:liuxueshan@autohome.com.cn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新能源车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17关注 | 46作品
+ 关注
汽车市场分析师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7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