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风口,能是旅行车吗?

在十年前的中国,估计没人能想到SUV能如此火热,和主流的轿车相差仅仅是半分的差距。在那段时间,SUV这个概念还没有被普及,而是被称作“越野车”。强悍的越野性能很多时候没能表现出来,但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仿若开船般的驾驶感受,松垮的底盘质感以及超高的油耗。所以在当时,越野车基本是越野爱好人士以及腰缠不知道多少贯人士的玩物。

小众毕竟是小众,越野车终归成为了更为实用的SUV,这种由轿车底盘演变而来的SUV,越野能力近乎消失殆尽,仅仅比轿车稍高的离地间距为它带来更胜一筹的通过性。除此以外油耗操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加上它原本功能性强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了一个热销的风口。如今厂家似乎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只要推出SUV就肯定能大卖。

有谁能想到当年小众的SUV在如今能如此火爆?这让人想到是在国内同样小众的旅行车,“注重生活质量”、“文艺青年必备”、“高端小资白领”、“热爱生活以及旅行”这就是它为车主带来的形象。对于一般家庭用户来说,选择一款旅行车是不大现实的事,毕竟售价比一般轿车高。我国旅行车市场更多集中在30万以上的中高端市场,主力是沃尔沃V60、奥迪A4Allroad等。

如今我国旅行车境况如何?

悲鸿遍野应该就是对它最好的形容,即使是比较主流的中高端市场,和轿车相比旅行车的销量依然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部分的旅行车无一不是进口,要忍受高额的进口税收,难以亲民。而在中低端市场,雪佛兰乐风RV以及本田杰德销量平平,唯一能突破月销量五千大关的就仅仅是大众朗逸神车的胞弟——朗行。但总的来说,旅行车销量都处于垫底的层次。

究竟是什么制约旅行车的发展?

这就可以追溯到汽车刚刚在我国兴起的时期,在接近三十多年前的中国,在马上跑着多半是微面,人们对这类型“没有尾巴”的车型看法就是廉价低档。三厢车型是更高档次的概念,被逐渐引入,与当时的两厢车一样人们也不能接受这样一个“大屁股”的车型。毫不意外的就是,它被大家从内心冷藏了。但从如今能接受两厢轿车以及SUV的现状来看,审美早就不是制约旅行车发展的桎梏。

不过就旅行车而言,是有着不少人联想的是灵车,这是中国人所避讳的东西。所以不少人更愿意选择是普通的轿车。

如今的最大的因素其实不外乎以下几个:

更高的售价,功能与价格上的使用落差较大

在各种车型中,适用范围最广的就是轿车,家用商用都能应付,出席各种场合也是游刃有余。因此,它的市场前景是最为稳定明朗。而SUV在近些年来,因为电影等的影响,SUV给人更适合硬汉,或者说是男人味MAX的用户。即使对于女生,SUV高大的形象也能给以安全感。

所以它们的用户群体较大,而旅行车仅仅是小众群体,如此一来销量不乐观,势必影响到单车研发成本,比起其他车型更高的单车研发成本势必造成更高的售价。而旅行车在使用上,仅仅是有着一个更大的后备厢,这种和轿车相似的使用属性,使得它难以弥补它价格与功能的落差。而对于SUV,在乘坐上更高的视野以及和轿车相比优势的头部空间,恰好是中国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只能说对于行李厢容积,中国人更看重的是乘坐空间。

旅行车产品的缺失以及竞争力不足

前景不明朗,厂家也就难以有信心开发旅行车产品,在利益为主导的前提下,直接选择一个风险低收益高的产品类型更为明智。这样一来,旅行车产品相对来说就少得可怜,若是实现国产化风险无疑是最大的。而对于进口,关税势必成为压倒售价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严峻的价格劣势上雪上加霜。

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一件难事

向消费者传导正确的旅行车使用观念,这就如不少实际是MPV宣称自己是“休旅车”一样,消费者只要认识到自己需要的是旅行车,那么市场就必然会被打开。而对于旅行车,最大的消费人群就是那些喜欢轿车操控感受,但又喜欢SUV的装载性的用户,他们热爱自驾游、有生活品味、追求生活质量,或许一个“小资”就可以很容易地将他们概括出来。

而厂家又必须提供一些强有力的竞争产品,一个健全的产品线才能满足有着不同需求消费人群。而幸运的是,旅行车和一般三厢轿车不会有着太大的悬架差异,所以就开发难度来说要比SUV简单一点。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并不是市场的接受能力差,而是厂商给出的诱惑不足。毕竟这是一个以需求为主导的市场,厂家若是依然是那种“我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的产品观念,势必会水土不服销量也就难以谈起。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845关注 | 56作品
+ 关注
关注我们,开新能源车不怕推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7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