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8万起,何小鹏昨晚在巴黎车展公布了小鹏最新车型P7+的预售价格。
虽然还没正式上市,但从公布预售价过后的1小时48分钟便收获了3万个订单来看,P7+还是受到了不少的关注。
看到这个数据,也许你不禁会问:这么猛的吗?
小鹏前不久上市的MONA M03火爆是因为低价,那这还没正式上市的P7+是因为什么?
P7+面临更大难题
实际看,这3万的订单并不是大定或者锁单,只是小定,支付99元就可以,所以这个数据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何小鹏选择在这个节骨眼发布P7+,一定是想乘着MONA M03目前热销的这一波热潮和舆论优势,来挽救这个曾经的王牌P7系列,可现实情况能否如他所愿呢?
MONA M03在今年成都车展前上市,凭借不错的颜值和走量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年轻用户,加上在成都车展期间的疯狂造势,很快便成为今年继小米SU7之后另一款纯电爆款车型。
虽说小鹏近两年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和用户认知度直线下滑,但毕竟是早期新势力三杰之一,它的品牌还是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辨识度。而且过去用户对新势力品牌的印象都是高价,基本没有低于30万的车,所以小鹏在这样的前提下用10多万的价格进入到主流大众市场中,有早期新势力的品牌加成,很容易引发用户的猎奇心去关注乃至购买。
即便去掉激光雷达,并不标配高阶智驾,但这些配置对这个价格区间的用户并不是主要考量的因素,你用一个很有诱惑力的价格,加上俘获年轻人的外观内饰,配上小鹏这个新势力品牌的名头,大卖其实并不难。
可MONA M03的这一切并不可能在P7+上重现。
有很强的感觉是目前小鹏汽车对P7+的一些营销操作,在原样复制MONA M03,似乎是想用一套成功方法论来打通所有车型,但这俩产品面对的压根都不是相同受众啊。
何小鹏在深圳发布会上称,P7以后会是一个系列,现有的P7i代表个性运动,P7+代表舒适家用,因此小鹏始终在强调P7+的空间足够的大,甚至放了33个20寸行李箱进去。到这里,会有一个明显的疑问,为了空间,谁会专门去买一款轿车呢?
中国人喜欢大空间没错,那SUV在中国卖的也是最好的,为什么?这俩结合不就是答案。在国人根深蒂固的印象中,轿车等于舒适、操控性,SUV等于大空间、多用性,所以在人们选择车型时,就会将需求放在购买决策中。
能猜到小鹏不断强调P7+作为一款轿跑车型拥有足够大的空间,是想实现“既要又要还要”,即轿车和SUV的优点要一揽子都要,可这反而会增加用户的决策成本,延缓其购买意愿。
要舒适性,可能有更好的选择,要大空间,我干嘛不去买SUV?所以这是P7+现在的问题,定位看似清晰,实则不明。
另外,P7+的造型和纯视觉智驾目前也有着比较多的争议。
一个是相比于MONA M03和P7i具备的鲜明轿跑特征,P7+为了其空间大而在尾部做了一定的改动,让这款车看起来比例有些不那么协调。另一个是P7+全系去掉激光雷达,将要和MONA系列一样走纯视觉智驾路线。
前边也提到了,对于10多万购车预算的用户而言,他们在意的不会是高阶智驾还是基础智驾,价格才是主要决策力,但P7+面向的20万区间用户,则会完全不同。
目前国内除了特斯拉和极越,其它厂商的主流智驾方案都是基于激光雷达,极氪的高管也说过,不做激光雷达都是为降本找的借口。其实现在新能源市场的高端用户对购车需求会非常的挑剔,配置、参数、软件优化等等都会被拿来反复对比,20万市场的用户自然和10万市场不会一样。
尽管如华为今年也在部分车型上用了不带激光雷达的版本,但无论是哪一家,在早期宣传自家智驾方案时,无一例外都在鼓吹激光雷达的好处,这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影响着用户对智驾的认知力,即激光雷达就等于优秀的高阶智驾。
小鹏MONA M03没有受到这方面影响,是用户不在意,但P7+所面临的市场和用户将会直接考验不带激光雷达的纯视觉方案究竟可不可行,这会是P7+上市后潜在的雷点之一。
挑战更多
现在国内新势力中,只用纯电形式卖得还不错的只有蔚来和极氪,但这俩的“不错”也是相对来说,如果放在整个能源形式里,纯电目前的处境并不明朗。
这时候你可能要说了,五菱MINI、海鸥、海豚、五菱缤果这些纯电车卖得多好,怎么就不明朗了?
这些车都是在10万价格区间,这个区间的用户买车绝大多数只为了代步,比如买个菜、接孩子上下学、上下班等等,这些日常城市内高频次的使用场景,对于10万区间的车而言是足够的,找个公共充电桩不一会儿就充满电了,也不麻烦。
10万区间的纯电用户和20万以上的纯电用户,需求和关注的点是完全不同的,一旦产品定价上到20万之上,用户满足的不止是买个菜这么简单,对车的更多使用场景、舒适性、功能性还有补能的便捷性都提出了要求。
小鹏P7+20.98万的预售价无疑是和MONA M03去到了完全不同的市场,纯电形式进入20万区间,而且品牌力也不如极氪、蔚来等纯电品牌,因此它肯定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毕竟当前新势力们的入门版车型起售价也纷纷降到了20万出头,更重要的是近一年合资B级车也在中国市场发力,无论是售价、配置,还是智能化都在追赶新势力,这同样也是P7+需要面对的。
换句话说就是,当你在10万区间时,可以凭借新势力的品牌优势和价格力实现逆袭,但当你到来20万的新势力主战场,品牌的劣势、用户认知的劣势、产品的劣势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会体现出来。
因此刚预售就用3万的小定数据盲目乐观,还是太早了。
还在靠大众
今年前8个月,小鹏汽车累计销量为7.7万辆,仅达到全年销售目标28万辆的27.6%。相比之下,理想、蔚来、零跑,同期销量分别实现28.8万辆、12.8万辆、13.9万辆。
再看财报,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营收146.6亿元,同比增加61.2%;净亏损26.5亿元,同比收窄48.44%。毛利率从2023年三季度的-2.7%逐渐提升至2024年二季度的14%。
小鹏上半年经营状况似乎有所好转,但详细看会发现二季度小鹏汽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12.9亿元,环比增长28.8%,同比增长102.5%;今年上半年,这部分的收入达到23亿元,同比上升98.3%。
也就是这部分收入在支撑着小鹏汽车的营收和毛利改善,那这部分收入具体是什么呢?
今年4月,小鹏汽车和大众集团签订了EEA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到了7月,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将为大众在华生产的CMP和MEB平台开发行业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
全球第二大车企作为金主爸爸,小鹏汽车的毛利改善和经营增长不涨都不行啊。
靠和大众的合作,小鹏账面上好看了许多,但再看看销量,这样的“好看”能持续多久呢?
内部反腐、经销商体系变革、架构重组,小鹏近两年的动作非常大,但无论是P7i、G6、G9这样的老车型,还是X9这样的新车型,实际上在市场中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话语权,仅靠MONA M03一款车型就想挽回一切,是不切实际的。
虽说靠和大众的合作,短期内可以让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但无法通过自身车型的销量打开市场,这样的合作无非是无意义的内耗。
MONA M03的热销是好事,但能不能持续,以及P7+的策略和产品力将决定着小鹏明年的路还好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