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之死:大势所趋你真懂了吗?
‍‍‍‍‍‍‍‍
‍叹息之墙的脚下‍‍‍‍‍‍‍‍


就在前不久的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中国已经开始制定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同时也宣告着更加严苛的“国六”排放标准将在今年内开始施行。


回头环视欧洲各国相继提出的零排放计划,车载内燃机似乎已被彻底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命不久矣。

一时间,怨声四起,可恨我国汽车引擎尚未能拿出台面,却要被摁死在饥腹之中。

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汽车引擎研发直到今天还处于普遍落后的阶段?

没有成熟的材料科学支撑、没有超高精度的自主机床、甚至缺少大量手艺精湛的一线蓝领……

不假,这些都是制约汽车引擎研发向前精进的因素。但私以为,真正令人绝望的叹息之墙,在于社会发展。

 

千年马鞍 百年汽车

 

中国现在面临的纠结,就好比让你在一百年前决定是该学开车还是学骑马一样。人在马背上活了几千年,它承载了太多文明的兴衰,但在工业的力量之下它已然显得单薄无力,大势所趋,从此马路再无马。

在是否继续引导大量社会资源去研发内燃机这个问题上,越是领先的国家反而越是断得决然。2040年后,欧洲大陆或许再难见到搭载四冲程引擎的汽车,自己的企业经过百年积累,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为什么政府要如此急于舍弃?

或许你觉得是它们脑残,拉动人类奔向21世纪的燃油汽车,可以说是人类交通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是它将城市变得庞大,也是它将城市间变得紧密。然而伟大并不意味着不朽,车用内燃机终将成为历史,并且它的寿命一定会在化石燃料枯竭之前终结。


因为环境问题?

狗屁!以当今家用车的排放水平看来,那不过是个哄人的幌子。通过数十年的治理,欧美的空气质量早已达到了一个足以令全世界羡慕的水平,但是即便将所有汽车改为电力驱动,它们的都市也不可能变成森林。

对民用交通工具的彻底换血所带来的社会及税收问题将会变得尖锐:部分传统汽车厂商衰落将会导致大量的就业问题,而因燃油汽车禁售所连带的产业供应链洗牌也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在这样的后果之下,燃油汽车禁售所带来的那点环评贡献恐怕微乎其微,所以你要说欧洲是因为环境问题才收拾燃油汽车?我不信。

 

能源的泛用性思考

 

那它们为什么要在自己领先的时候自断臂膀?

为了社会发展。

我从来不把电动车看做新能源车型,毕竟电动车与汽油车的竞赛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了,而这期间由于种种不足一直被燃油车踩在了脚下,直到如今才勉强赶上汽油车的水平。

但它性能赶上了汽车难道就能取而代之了?


没错,其实真正决定命运的不是电动车自身,而是人类社会的能源架构。

电能最大的特点便是它的高泛用性,它是目前人类使用频率最高的能源,不论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还是科学研发,人类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它早已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甚至连烧油的汽车,断了电也无法继续正常运行。

同时,电能也是目前人类获取手段最丰富的能源,不论是火电、核电、风电、水电、还是光伏电,人类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这一能源,甚至连烧油的汽车,在减速时也可通过动能回收系统获取电能。


现状是,文明需要扩张,但地球资源毕竟有限,终有一天这里的能源将无法承载文明的扩张甚至是延续。而电能却是目前利用可再生资源主要手段,并且它也是目前人类大规模利用地外能源的唯一媒介,就连前景浩然的氦-3也有望通过热核聚变反应堆转化为电能。

而石油呢?我已不用多说。

对于汽车而言,油转电无疑是翻天覆地的洗牌,然而对于社会能源分配而言,却只是多出一个用电大户而已。现实就是如此地不对等,从人类大规模使用电能的那一天起,其实就注定了内燃机的命运,而左右它衰落的时间节点,仅仅就是电动汽车本身的发展而已。

不论是内燃机研发还是燃油的加工与运输,都需要消耗庞大的社会资源,并且它是一项孤立的工程,虽然所得研究成果能够大规模用在汽车上,但贡献终究单一。你以为你买车花的钱只是花在了造车、税收和利润上,但你可曾想过除了分担孤高的动力系统研发成本,你所使用的高辛烷值汽油也外带了大量的提炼、加工与运输成本?


当你在惊讶GT86居然能搭载法拉利引擎的时候,又怎会想到发电设备和电池已经可以服务与多少产业?当你在感叹汽车平台化研发、共用动力总成拉低车辆价格的时候,又怎会想到在整个社会一起均摊能源科研、采集成本的前提下,电动车的研发和使用成本又会低到什么程度?(电池的成本,已经从2010年的每千瓦时1000美元下降到了今天的130-200美元。)


瓶颈有口 瓶盖无路

 

石油,为汽车赋予了活力与激情,但如今却成为了汽车继续前行的阻力。纵使它暂时还有着快速补充燃料的优势,但在有规划的使用下,电动车的充能却几乎不会占用你的用车时间。纵使如今最顶尖的民用引擎在热效率上已经突破了40%,但目前上海外高三燃煤发电厂,总体效率早已达到了48.92%,算上我国平均输电线损6.47%(2016年),电动车的能源利用率看起来依旧高于燃油汽车。同时别忘了,这还是最令你诟病的燃煤发电。


40%的热效率,我不知道汽车引擎究竟还能走到怎样的高度,即便是将来达到了丰田宣称的50%,但引擎的出力与汽车的航程,依旧受到燃油热值与油箱容积的限制,这并非瓶颈,而是瓶盖,扣死了燃油汽车无限发展的可能。而电动车呢?即便它的电池技术仍处在瓶颈阶段,但是它们中的佼佼者已然在性能及航程上追平了当下的燃油车。


现实总是那么爱让情怀绝望,但作为引导社会发展的航灯,国家必须利用政策来引导社会资源流向更有前景的科目,内燃机曾在与电动机的竞争中胜出,因此才有了它的大力发展。然而能源科学既不是儿戏也不是情怀,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如何有效将其转化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共同动力才是核心,而为汽车量身打造的四冲程引擎,必然无法像电池与电机那般获得良好的投入/产出比。

其实还有着一种说法:既然内燃机被大面积淘汰乃大势所趋,那中国又何必再去花费大量精力在此处赶英超美,去研发人家即将弃用的科目?这就好比你即将分到文科班了,却反而一股脑地恶补化学一样有违常理。


我并非为自主企业落后的引擎技术而开脱,毕竟无力研发、投产高尖车用引擎本就是客观事实,但是就算哪天观致真的普及了QamFree,那又如何呢?依旧突破不了汽油本身给它扣上的瓶盖。我曾经痛恨三菱对华输出引擎技术,让大半自主厂家的引擎研发死于安乐,但现在看来,也算是养肥了一大帮车企,只希望它们能将这笔财富投入到下一代的技术研发之中。

 

恨铁成了汤

 

然而现实总是让人心寒,大部分生产电动车的厂家,显然没有理会政府补贴电动车真正的初心,它们甚至不再用心制造汽车,转而全力生产劣质电动车骗补,更有甚者专门成立回收公司购买出厂的电动车,在赚到补贴后将车辆拆解、更改零部件编号,重新装配出售。

这是何等的龌龊!它们甚至造不出一套适合电动车的底盘,更别说高效、安全的能量管理系统。至于国家给予的购车补贴,它们更是直接加在了车辆售价当中,将国家向社会推广新能源的政策变成了自己中饱私囊的敛财工具。


这种种令人恶心的手段与现象,无疑让人们对电动车这一概念心生误解,同时也让国家意识到单独给予补贴,无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唯有砸掉饭碗,才能激发它们求生的本能。因此才有如今各国突然爆出的燃油车停售计划 —— 给了糖你就不吃饭,那干脆饿死好了。

 

 提前道别 热血依旧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认为我是燃油车的叛徒,作为爱车的小媒体,我们应当协力捍卫燃油车的一线生机,但当我故作镇定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又何尝不是抱着绝望的心情呢?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是内燃机推动着人类社会高速发展,只是如今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它难以踏足的台阶。这并非是飞鸟尽良弓藏,今天的局面,只是因为我们手上有了射程更远的步枪而已。


我不知道二十年以后的电机与电池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全新体验,但我知道那时的我一定不会忘记年轻时的自己,曾是一个挡挡红线的热血男儿,这段随着转速而脉动的记忆,将永远在我脑中回荡。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热点聚焦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8万关注 | 122作品
+ 关注
最爱玩真叨真呛的嘻哈车评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