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的执着,4亿日元只为安全气囊进行模具改良

讲到本田的创新,那是深入骨髓的,创新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今天我们讲本田的创新,不提创始人——本田宗一郎,而讲一讲小林三郎的那点事儿。他是本田原经营企划部部长,更是一名从基层做起的技术人员,它曾经花了16年的时间研究并开发了日本的第一个安全气囊,并成功投入生产,推向市场使用,他后来又成功推出副驾位置的安全气囊,并得到全球汽车厂商的争相效仿。

如今,本田在创新方面付出的努力和成果都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智能可爱的ASIMO机器人,还是有着独特启动设计的Honda Jet私人飞机,都是本田创新精髓最棒的产物。但我最想说的还是本田在安全气囊上所做的努力。

本田开发的第一个安全气囊是限定只有在驾驶室才可以使用的,1987年,它被首次搭载在“里程”(投放在日本国内和北美的一款车型)这款车上。

1987年12月,本田的某个经销店联系小林三郎说,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安全气囊第一次在日本发挥了它的作用,保护了驾驶员,驾驶员事后对小林三郎说:“是安全气囊救了我的命,谢谢,太感谢了!”。“他和我握手的感觉喔现在都还记得,自那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经常受到顾客感谢安全气囊的信件,这件事是身为技术人员的天赋和职责得到充分发挥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小林三郎说。

没想到原本只是选择性装备的驾驶室安全气囊在很高的价格下依然得到了用户压倒性的支持,在发售一年之后,安全气囊就变成了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在本田将安全气囊投入使用之前,国外的制造商已经在销售搭载安全气囊的汽车了,这其中还有驾驶室和副驾驶室同时搭载安全气囊的汽车。所以本田公司随即推进了副驾驶室安全气囊的开发,并决定将副驾驶室安全气囊作为选择性装备搭载于1990年秋天预售的第二代“里程”上。

虽然距离1990年第二代“里程”预售虽然还有两年,但当时,组装副驾驶室的仪表板和金属模具已经开始制作了,因为金属模具并没有考虑副驾驶室搭载安全气囊的问题,所以金属模具必须做出很大调整,而调整就意味着高额的费用投入。

尽管如此,副驾驶室安装安全气囊的方式也还有两种可供选择,一种是放置在仪表板上面的“上方弹出”,一种是放置在储物箱里的“下方弹出”,当时国外汽车制造商销售的汽车全部采用的搭载方式都是“下方弹出的方式”。“下方弹出”就不用对金属模具做太大的调整,即可省了这笔高额费用的投入。

安全气囊启动的前提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内,发生冲撞时,驾驶员会被安全气囊紧压在驾驶坐上,所以驾驶员受到的冲撞冲击力和座椅等车体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而汽车在设计的时候已经确保了车体的加速度和变形程度都会最小,所以驾驶员的安全性也就相对得到了保障。

驾驶汽车最危险的状况就是冲撞的力量太大,而驾驶员又未系安全带被甩出座椅后撞到方向盘或者前挡风玻璃上,这个冲击力非常大,大到会伤及性命。防止受到冲撞后被甩出去就要使用安全带,但安全带的设定由于构造的问题并不能保护到人的脸部和头部不受到冲击,这里就体现了安全气囊的必要性。

但是本田的研发团队在实际试验中发现,安全气囊虽然能在大部分时候保护到人的脸部和头部不受到冲击,但“下方弹出”的安全气囊在极端特殊的情况下有个非常重大的缺陷。那就是,小学低年级、幼儿园和学龄前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在副驾驶室非常调皮,经常会因为高兴或者玩闹而在副驾驶室站起来。当时的安全意识没有现在这么强,安全座椅也没有出现,开车的父母一般也不大会太在意在副驾驶室站起来的孩子们,所以孩子们经常会站在车里抓着仪表板看着前方。

这种情况下一旦受到猛烈撞击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本田也为此做了冲撞试验。当副驾驶室的安全气囊采取下方弹出的设置方式时,从斜下方飞快弹出的安全气囊的前段会直接击中小孩子的重心,导致孩子被大幅度的弹起,被弹到后车厢的孩子会和车体产生剧烈的撞击,孩子会受到他根本无法承受的巨大冲击力,很有可能会直接导致孩子死亡。而收到猛烈撞击时如果没有安装安全气囊,站在仪表板前面的孩子在发生冲撞时紧紧贴着仪表板,这样他受到的冲击力和仪表板相同,所以一般不会对孩子产生直接致命的伤害。

所以,在这种极端特殊的条件下,不安装安全气囊可能并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但是一旦安装了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弹出的冲击力就很有可能直接杀死孩子。作为安全气囊开发的直接负责人,小林三郎表示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

相对于“下方弹出”的方式,“上方弹出”方式的安全气囊就显得安全很多。因为同样的情况下,“上方弹出”的安全气囊会从仪表板上越过孩子的头部向斜上方膨胀,也就是说它是从孩子的头部和挡风玻璃之间的空隙从各个方向迅速膨胀开的,所以不会把孩子弹飞到后车厢。安全气囊一旦启动,孩子不会碰到从前面把自己推向座椅的气囊,而是会被从后方膨胀起来的气囊紧紧的推向仪表板,这样就几乎不会引起致命性的伤害了。

从技术和安全性方面来考虑,毫无疑问,“上方弹出”的安全气囊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使用“上方弹出”的安全气囊就意味着金属模具的改动,就等同于需要多花费4亿日元的费用。当时的4亿日元对于本田来说,还是一笔巨款,所以“里程”的开发和营业团队都强烈反对这笔巨款的投入,这也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量,并不是不认可使用更具安全性的安全气囊。

在实际调查中,用户也大多认为副驾驶室空间相对宽敞,也相对安全,所以副驾驶安装安全气囊不是非常必要。并且很多人认为,装备了副驾驶室安全气囊的“里程”的销量顶多一年600台左右,这么算下来,在三年以内收回4亿日元的研发成本根本不可能。并且当时国外也全部使用“下方弹出”的安全气囊,根本没有人认可“上方弹出”的安全气囊。

尽管如此,小林三郎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更不可能答应使用有可能在极端特殊情况下变成“孩子杀手”的“下方弹出”安全气囊。小林先生和“里程”开发团队之间针锋相对、互不退让自不用说,内部也经过了非常多的斗争。

但结论是:本田公司还是决定花4亿日元进行模具改良,1990年,搭载“上方弹出”更具安全性的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第二代“里程”上市发售了。

第二代“里程”发售一年零两个月,底特律车展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在展示自己公司的产品时,都把副驾驶室的安全气囊作为汽车安全装置的卖点,并且这些副驾驶安全气囊的搭载均使用的是“上方弹出”的方式,而那些曾经使用“下方弹出”副驾驶安全气囊的汽车制造商也都纷纷改进为“上方弹出“的方式。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696关注 | 4776作品
+ 关注
城市汽车生活轻读本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