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爵6缺什么?

名爵6缺什么?

——车市热点问答(151)

何仑

MG名爵6上市,作为紧凑级别的“最性能座驾”,其售价只有9.48-12.98万元,是不是太低了点?当然,低有低的道理。问题是,它还能高点吗?



问:您觉得名爵6的价格怎么样?

答:按照它的颜值、动力、技术、性能、空间、品质的水平,还有它国际品牌、英伦血统的身份,这个价格是相当低的,比中国品牌紧凑级别高端轿车的价格标杆——观致3(起价10.09万元)还低;而思域、昂克赛拉号称国际中档品牌紧凑级运动型轿车的标杆,但既没有名爵6的深度互联功能,也没有名爵6那样全系标配XDS电子差速锁,起价都在11.29万元以上。

厂家把名爵6的起价定在10万元以内,我觉得这与其说是“诚意定价”,不如说是“无奈定价”。“诚意价”的潜台词是这车我们极少赚钱,利益都给用户了,因为我们喜欢这样;“无奈价”的含义是这车我们真的没赚几个钱,因为我们不得不这样定价,否则客户不买账。

名爵6的“无奈价”反映出了名爵品牌的困境——由于国际品牌的身份没有得到市场的足够认可,产品价格只能就低不就高。

问:名爵品牌的这种困境是怎么造成的?

答:这次参加名爵6上市仪式,活动结束后,我私下问上汽名爵品牌的一位高管:你觉得中国品牌哪些车是名爵6的直接对手?回答是:名爵可是国际品牌啊,对手是思域、昂克赛拉。我觉得自己冒了回傻气,但也感觉这事很有意思:这说明我对名爵的印象相当分裂,一方面曾经特别关注过上汽、南汽收购罗浮和MG品牌之争,写过相关评论(参见《上南航母:30年市场换技术的一个结果》、《上汽自主 混血进化渐生新自我》),理应牢记MG名爵是国际品牌、英伦血统;另一方面,由于MG名爵多年来少有动静,而且有动静的时候,也没有以鲜明的国际品牌形象出现,媒体和厂家在谈到上汽时通常都特别强调“自主”,于是名爵在我脑子里的形象已经开始模糊了,在某些时候会不知不觉地把它视为中国品牌。

名爵品牌给一个所谓业内人士的印象都如此模糊,更不用说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了。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我觉得其中之一是“名爵”这个MG品牌的中文名听起来就不地道,名气+官爵,像是国内低端厂家攀龙附凤、自我拔高的产物,远不如干干净净的MG这两个英文大写字母显得原汁原味,更能体现其外来血统。所以,在我看来,“名爵”不仅多余,而且有损品牌形象。

问:但奔驰、宝马这样的中文名也有自夸之嫌,不是也挺好吗?

答:奔驰、宝马老早就进了中国,相当一段时间卖的是进口车,品牌的外国身份和美誉度已经深入人心,国产是后来的事,而名爵就不一样了,一进中国就国产,而且产品力较弱,销量、口碑、美誉度都比较差,让人忘了它的外来身份也很自然。

问:但我周围一些人一说名爵都知道,一说MG几乎没人知道。您怎么看?

答:一个品牌有很多人知道,那是知名度。但要是进一步,说它是外国品牌还是中国品牌,就关系到美誉度了。说来有些悲哀,至少是在汽车品牌中,中国品牌的美誉度还是普遍低于外国品牌的,虽然有人不服气,中国品牌近年来也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市场就是这么残酷,即便你已经在产品上与国际品牌的对手平起平坐,要想在美誉度上与国际品牌平起平坐甚至超越,还需要十几年、几十年坚持不懈的积累和不断提升,否则市场就是不认,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

美誉度直接关系到价格。名爵如果被认为是外国品牌,普通消费者自然会拿思域、昂克赛拉的价格说事,来判定名爵6的价格是高还是低;如果被认为是中国品牌,人们就会拿名爵6和中国品牌同级车型的价格来对标,那它可就亏大了。

所以,对MG品牌来说,美誉度比知名度更关键,而现有的知名度与应有的美誉度严重失调,反而是累赘,宁可不要;要的是借着锐腾、MG 6这样出色的产品上市的机会,重塑品牌形象,回归MG作为历史悠久的国际知名轿跑车品牌的本色。



问:名爵下面的子品牌锐腾、锐行等还有有必要存在吗?

答:没必要。给母品牌下面一些车型挂上一个中文名,大众有朗逸、高尔夫,丰田有凯美瑞、皇冠,别克有君威、君越,因为人家的母品牌已经家喻户晓,销量很大,重点是如何表现各种产品的差异化。而MG名爵这样的国际品牌,自身的知名度、美誉度还成问题,又弄出一个本土化的中文名,厂家自己很清楚其中的关系、含义,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就乱了,记不住那么多了,分散、淡化了最需要得到消费者认可的MG品牌。MG品牌的车型还不多,应该尽快对车型命名做出统一、长远的规划,否则的话,将来车型多了起来就更乱了,改的代价也就更大。

奔驰的车型命名曾经比较乱,后来车型多了就更乱了,终于下决心做了全盘梳理、调整,结果挺好;奥迪A3在车型序列中现在还是个麻烦,名称上属于A5、A7、A9这样的轿跑车系列,但功能上属于A4、A6、A8这样的轿车系列,合适的名称应该是A2,却又生怕丢掉A3作为紧凑型豪华车之父的光环。这都是教训。

中国品牌也有类似问题。吉利、奇瑞下面的中文子品牌或车型名字太多,有些乱,而传祺、哈弗的车型都用简单的英文字母+数字来命名,母品牌的形象非常突出,车种分类和车型级别划分也一目了然,更容易被消费者理解和记住。

问:除了品牌和车型名称的问题外,MG品牌要回归本色,还要做哪些努力?

答:产品上问题不大,因为上汽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体系能力最强,资源最丰厚,也特别重视自主板块业务。关键是营销,需要做很多事情,而且要成体系地做规划和实施,所有营销活动的标准都要与运动型国际汽车品牌的形象相匹配,让英伦、国际、运动的元素渗透到每个细节——魔鬼在细节。这很难,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要持之以恒,为的是将来得到回报。

宝沃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参见《车市迟到者的机会》)。目前它遇到了困难,主要是因为产品力不足以支撑已有的源自德国的国际品牌形象,而纯粹从营销角度看,它的品牌形象塑造是非常成功的,为宝沃的第一款车型——BX7较高的市场和价格定位奠定了一块基石,并在市场上得到了回报。MG没有宝沃产品力不足的问题,就差营销了。

2008年上海通用在其外方母公司——通用汽车濒临破产的不利形势下,耗巨资邀请大批中国记者前往德国访问欧宝汽车总部,试驾新一代君威,就是要强调它的德国血统,提升品牌形象。此后,上海通用麾下的车型彻底摆脱了韩系车血统的形象,新君威也从市场上得到超值回报。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988关注 | 238作品
+ 关注
记者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77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