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自动驾驶路试细则颁布 自动驾驶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国内自动驾驶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市经信委联合发布《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路试细则”),规范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工作。

这是全国首个关于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指导规范。在此之前,无论是车企还是进行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研发的公司,都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只在封闭测试场地中进行自动驾驶相关测试,要么在公开道路上偷偷测试,冒着巨大的政策和法律风险。

公开道路对自动驾驶有多重要?目前,业内的共识是,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具备两个必要技术条件,一是传感器,二是高精地图。其中,高精地图使车辆能够提前把握道路信息,提供超视距感知,而传感器则用于进行实时环境监测,应对突发情况。

在封闭的测试场地中,环境、道路都是基本固定,且相对简单的,即使人为设计一些所谓的突发情况,相比实际的驾驶场景也只九牛一毛。因此,无论是对于传感器的能力,还是高精地图的实时性要求并不高。

相比之下,实际道路上,有隧道、立交桥、急弯等不同路况;有逆光、雨雪等各种影响传感器工作的天气条件;还有同样在道路行驶,需要对其行为进行提前预判的其他车辆,在复杂程度上不可同日而语,无论对传感器还是高精地图都提出更高要求。

此次公布的路试细则,对于测试申请条件、测试车辆、测试人员、测试管理、数据留存、保险、相关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让一直以来自我摸索的相关企业有章可循。同时,路试细则对于自动驾驶车辆也给出了清晰明确的定义,这也为产业相关各方的技术研发提供了一个基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不过,仔细阅读路试细则不难发现,此次其中更多对车辆环境感知方面的能力提出要求,而在高精地图上并未提及。有业内人士表示,根据路试细则可以看出,现阶段的自动驾驶路试,主要还将以路况相对简单的封闭高速公路展开,而围绕自动驾驶汽车用高精地图,相关政策目前仍在制定之中。

实际上,由于高精地图在自动驾驶中的重要地位,相关企业早已行动起来。以国内在高精地图方面发力最早的高德地图为例,在一年前就已完成了全国高速公路的高精地图采集,并建立起自动化的采集生产流程,以保证高精地图的实时性。目前,高德已经累积了超过32万km的高精地图数据,亚洲首个高精地图商业订单也将在明年正式交付。同时,高德也与国家测绘局针对高精地图的偏转加密插件完成了研发测试,将误差控制在不影响自动驾驶汽车使用的范围内。

此外,汽车领域的相关供应商也纷纷开始在高精地图领域提前布局。2017年,博世、德尔福相继与高德达成战略合作,针对高精地图在自动驾驶汽车上的应用展开合作。位置服务商千寻也与高德合作,向行业提供基于高精度地图和高精度定位的技术解决方案。

路试细则让自动驾驶的测试走出封闭场地,迈出了商业化道路上的第一步。未来,随着车辆自身环境感知能力和高精地图的不断完善,自动驾驶商业化道路的下一步,将是在混合了车辆、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开放道路下的充分测试,自动驾驶车辆将不再只是独立个体,而是与行人、其他车辆、交通设施共同构成交通系统,通过云端大脑进行统一协同调度。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高德地图与中国公路学会宣布成立未来交通实验室,首批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5所知名高校的科研团队,推进交通大脑的早日实现。

中国何时能够真正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这个问题目前恐怕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离商业化已并不遥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591关注 | 296作品
+ 关注
定位于专业汽车互动媒体,致力于提供专业汽车资讯和无障碍的车友交流空间。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