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车月销量双双破万,长城WEY已经成功了吗?

全文共1669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几天前,WEY品牌发布销量快报。2017年,WEY品牌全年销量达到8.6万台,其中2017年12月VV7及VV5更是双双破万。数据很耀眼,这是否意味着魏建军的“中式豪华SUV”概念大获全胜了呢?我们认为,WEY的辉煌是建立在蚕食自家哈弗品牌销量的基础上,光鲜的背后隐忧重重。

光环之下的真相

从表面上看,WEY风头无限。不到一年时间,这个横空出世的全新豪华品牌创下了86427辆的佳绩。VV7销量从3000到持续过万,销量一直在往上走。VV5一样抢眼,上市4个月累计销量3.4万辆。

但如果仔细梳理整个长城产品谱系的销量曲线,却发现WEY蚕食的是自家的市场。为何如此说?自2017年4月份VV7上市之后,H7的销量就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从巅峰时期的单月10852辆下跌至8月份的2003辆。2017年最后一个月,哈弗H7的销量是2137台,而一年前的同期销量是10852台。2017年全年H7销量累计下滑了21.9%。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原本打算买H7的部分车主,看到VV7后,顿时转身抛弃了对H7的期待,转而拥抱了VV7?一方面WEY VV7销量异军突起,扶摇直上;另一方面,H7的销量逐月下滑。此消彼涨之下,能说二者之间没有关系吗?

同样,2017年哈弗H6的销量也同比下滑了12.79%。也许站在长城的角度,反正“肉烂了都在锅里”,但此消彼长的游戏真的有意义吗?

原本是想多生孩子好打架,没想到最终的结局却是“兄弟阋墙”,这恐怕不是魏建军愿意看到的吧?

销量掩藏不住的隐忧

在WEY销量一片飘红的时候,我给WEY泼泼冷水,并不是黑它,而是“爱之愈深,责之愈苛”。

它飞速成长的背后究竟有哪些隐忧呢?

有知乎网友从油箱盖设计的细节指出了WEY用别人的底盘逆向开发。

按主流大品牌车企的做法,应该是首先设计一个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上推出一系列车型,那么车型的基本布局都应该一样,理论上来说,油箱盖应该在同一侧。

长城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哈弗H7与VV7的油箱盖在右侧;哈弗H6与VV5油箱盖又在左侧,这里面的设计逻辑让人费解。

逆向开发能支撑起一个真正的豪华品牌吗?

隐忧之二在于长城的企业文化。长城的员工对魏建军的“军事化管理”颇多微词。有离任员工言辞激烈地指出:“长城的根本问题,在于从上到下,不懂最根本的对人的尊重和平等交流的态度”。

这一说法能从WEY设计团队离职一事得到旁证。在VV5s上市后不久,亲手打造WEY这个自主高端品牌的总设计师皮埃尔就辞职走人。有消息说皮埃尔离职的原因是“东西方思想的差异”,说白了就是皮埃尔是典型的“产品是中心”,不管什么设计一定都是从产品本身出发。而长城的管理文化则是典型的“服从式”,一切上级说了算。

“家长式”的管理体制下,创造和才华必会被压制。失去创新的动力后,一个企业能够走多远?

隐忧之三是长城缺乏真正运营高端品牌的能力。魏建军的军事化管理也波及到了经销商层面,包括在经销商展厅设监控、对销售顾问实行严苛的惩罚制度等,这种模式何以能让经销商形成品牌价值观的认同?此外,有汽车媒体批评长城缺乏营销能力,“拍出来的广告反映出的乡镇品味简直无法言喻”,可谓一针见血。让人遗憾的是,WEY也没有摆脱这种印象,从粗糙的官网就可窥见一斑。

WEY离豪华品牌有多远?

WEY自称是“中国豪华SUV领导者”,格局和气度都值得赞扬,但在品牌推广上却略有不足之处。

首先,WEY在产品层面并没有和哈弗明显区隔开来。虽然它比哈弗更漂亮,材质更好,但无论是产品内涵,还是营销套路,依然没有跳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概念。一味地突出性价比,车顶上垒集装箱的营销手法,强调配置、安全,只会让人感觉WEY就是哈弗的高配版,加两万块钱买WEY比买哈弗更划算。

其次,长城对WEY品牌的塑造不够。除了一句“中式豪华SUV开创者”之类的描述,WEY还能让我们记住什么?宝马有耳熟能详的“悦享纯粹驾趣”;奔驰的The best or nothing(心所向,驰以恒)让人回味无穷;奥迪的科技启迪未来也让人心潮澎湃。

WEY呢?似乎还在走哈弗口碑营销的老路,欠缺了豪华品牌应当有的人文内涵和品牌理念。它迫切需要一个契合品牌精神的宣传点,而不是仅仅强调“中国豪华SUV领导者”的品牌形象。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9万关注 | 4663作品
+ 关注
用流行文化解读汽车文化样本,提供冰冷机械之外的温情阅读,打造后新媒体时代的汽车精英模范读本。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