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经典 带你走进北京老公交BK652的内部

如果说BK670这样的红黄大通道当年遍布在市区大街小巷的话,那么这些单机版的BK652更多的扮演着北京郊区英雄的角色,还有当年重要节假日加车的不时之需,652这些车历经了一个很长的时代,甚至比670还要长,跨度从一九八几年甚至到了二零零五年之久。


1982年,客装四厂针对BK651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改进,生产出了BK652型黄河单机车,该车装用杭州发动机厂的升级换代产品X6130型排烟量小的160马力6缸柴油发动机,车长10.55米,出厂时额定载客量100人,以后确定的客位定员为95人,两个启动四页折扇车门,车身颜色上浅黄下红色与浅黄横条相间。


这种车大量生产以后,陆续替换下了BK651型车,主要行驶在23路(虎坊桥至化工路)、38路(槐柏树街至北太平庄)、40路(木樨园商场至公主坟)、309路(天宁寺至二七剧场)、323路(七里庄至知春里)等公交线路。


从1982年起,和BK670铰接大通道一起大量投入运营。


大大的方向盘,喇叭按钮上苍劲的黄河俩字,粗粗的档把儿,踩下助力离合器呲呲的排气声,挂档时嘎拉拉的脆响,在高速上飞奔时限压阀有节奏的放气声...


伸出左手攥住方向盘,左脚蹬住小踏板,拧身爬上了高大的驾驶室,擦的锃亮的仪表盘,向右回身弯腰合上灰色的大闸,踩下离合器,拉下启动马达拉杆,一阵令人兴奋的抖动!


“大包”上的小水箱是防止车辆开锅时方便加注冷却液的不时之需。发动机仓旁边还能看到早已淘汰的马达拉杆,司机开车经常不踩离合,挂档打齿轮要挂好几次才能挂进去,听着那声音简直酸爽到了极点。


那时候的公交车,全是人工制造,生产工艺一流。海绵靠垫的座椅,也全是人工缝制。


全实木地板,全方位座椅按摩,要到现在绝对是豪车才有的顶配!


四扇儿的折叠门我印象最深刻,也不知道怎么着当时就觉得特别的酷。


而在后期更多的作为5路在五一、十一的临时加车而使用,没有正式路牌,都是绿纸贴的临时路牌。这组13年前拍摄的照片也是笔者最后一次看到这些老车。


让我们去回忆一下曾经到郊区“遛车”,坐着652在北京郊区道路上奔驰的景象吧,因为北京越来越大了,这些景象,不管是公共汽车,还是这路,都将不复存在,并且不留一丝痕迹。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万关注 | 1695作品
+ 关注
本地车圈百事通 解析车市新鲜事儿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5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