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大众途锐出大事,德国人怎么看?

每逢315,必有几家欢乐几家愁。而这回,进口大众途锐上榜了。因为不积极处理发动机进水熄火问题,导致车主们纷纷维权,最后厂商无奈之下才实行召回,涉及总数达到33142辆,对于一款高端进口车而言,这个数字是巨大的。由此看出,即使是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德国,也逃避不了各种毛病。那么,德国人是如何看的呢?



为此,我们找来一位地道德国人,他的名字叫温弗里德. 马特,我们常亲切地叫他“马先生”,他可是拥有多个头衔的重量级人物:前德国职业拉力赛车手、前世界拉力赛车手、拥有7界德国拉力冠军赛车队冠军头衔。



他从1969年开始从事汽车运动,拥有40年以上在欧洲车辆安全、驾驶安全和赛事活动经验,并且是德国DSK协会名誉主席(DSK为欧洲最大汽车、摩托车运动车手协会,在其任职期间会员达到13,000人)、德国卡丁车及卡丁车赛设施的工业标准(DIN)主席。



2003年3月-6月马先生来到中国曾担任上海国际赛车场管理咨询顾问,参与打造上海F1赛车场,至今是马特汽车运动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如此一个德国骨灰级汽车人,而且来中国又有十几年的光景,那么他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看法如何?我们可以以他的眼光,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中国的汽车市场。下文是马先生的分享:


在德国,如果汽车出问题了——也要忍


如果你在德国买车,正常情况下是有一定时间的保质期(比如一年)。所以,如果你在4S店买的车出问题了,可以去寻求质保,但质保须经过汽车制造商的审批,所以这个过程会耗费时间。


大多数情况下,车子出毛病都超过了质保期,你只能另想办法,比如自己修或让4S店帮你换配件之类。总之,在德国买车,服务态度始终都是不好。哪怕车子坏了也几乎不可能给你换的,4S店能做的,就是一直帮你修,一直帮你修……修到烦为止。


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是最幸运的


我在14年前曾带过一辆奥迪Q7来中国,但我在上海生活,城市太堵,而且我家距离办公地点也近,走路5分钟就到了,所以后来我就把它卖了,至此在中国不再买车开,但我儿子现在开一辆保时捷卡宴。


关于售后服务方面,我觉得中国比德国好太多。在中国,你把车子开去4S店保养,不仅可以通过玻璃房看到保养的过程,而且在休息区还有咖啡喝,销售还特别热情招待你。甚至保养完车后,4S店还帮你洗车。



而在欧洲(包括德国),人家店里工作人员带着你的车消失一小时,然后突然出现了,还给你钥匙,最后就结束保养了,整个过程你是不知道的,而且也没什么待招可言。


另外,中国的4S店服务几乎一视同仁。比如奥迪A1这种低档次的车,竟然跟A8享受基本同等的待遇。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很幸运。


如果说中国的汽车销售有什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各个品牌的4S店都喜欢扎堆在一个区域,感觉这个挺有中国特色的——就是大家喜欢竞相模仿。而欧洲不是这样的,各个品牌的4S店东一家西一家。这个没有什么利弊可言,只是区域文化不同,导致的结果不同吧。


国产车未来很美好,但用料仍需下功夫


虽然我来中国的时间比较长,但很少开过中国品牌的车,所以在这方面我没有太多发言权。但我曾体验了一些车型,说实话,车内的塑料质感挺差的。听说现在自主品牌有了质的飞跃,今后我会多试试自主品牌的新车。接下来说说合资车,问题同样体现在材料上。


虽然中国的合资品牌总是强调产品品质跟海外版保持一致,但凭借我体验过的感受来看,两者根本不在同一水平上。以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为例,国产车型的用料比德国市场卖的版本更次。在德国,每款车都有一种特有的人造气味,比如你坐进一款大众车,会发现所有大众车的气味都一致。



但在中国,各款车的气味不一致。在欧洲,汽车厂商往往设立专门的汽车内饰气味研发部门。但据我了解,中国的合资车企似乎没有这种部门。


说到材料,我对皮更加了解。目前大多数国产车,还是以人造皮革为主。我一个朋友买了国产宝马5系,能感知很多材料的差异(宝马称之为“国际标准”)。只是现在我没有同时对比国产版和海外版,无法告诉具体细节。



但有一点你可以去感受,那就是方向盘,这个跟驾驶者息息相关的,因为你每次都触碰它。德国产的车型上的方向盘的手感,是国产版本上无法比拟的。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我也想不明白。他们号称全球统一标准,一样的设计,一样的生产线,一样的生产设备(甚至更先进)……但是出来的产品品质就是不一样。


尽管如此,现在国产汽车的品质也不断在改进,不断完善,很多车企的态度值得点赞,尤其是自主品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1.5万关注 | 1万作品
+ 关注
买车、用车、玩车老司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