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车中的“技术宅”,奇点让我们真正看到智能汽车的明天

文/Zoe

国内有很多互联网造车企业,奇点、小鹏、威马、乐视、蔚来……

他们当中有些喜欢铺陈情怀、造势营销,也有一些务实且踏实的新造车企业,以智能为核心,深耕技术领域,推进产品落地,从而成为喧闹市场中的一股清流,奇点汽车就是其中一家。

中国汽车产业中奇点算是小鲜肉,在首款量产车型iS6出来之前它一直都很低调,然而iS6的亮相,这款科技感超越特斯拉,价格在20万-30万元左右的智能SUV,却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品牌。

从品牌诞生到技术研发再到量产车的即将诞生,奇点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妥而又扎实。


软件定义硬件,打造可成长性智能系统

今天,奇点汽车可能又要再掀起一场智能汽车的革命。如果你觉得“特斯拉Model 3仅靠一次OTA升级就能把刹车距离缩短6米”已经颠覆了你的认知,那么当你知道奇点汽车要靠软件迭代提升自动驾驶等级时,又该作何感想?

奇点要做的,其实就是用软件定义硬件,打造一套基于场景化的可成长性智能系统,包括智能驾驶系统、智能信息系统以及车载以太网的连接。

与直接跳到L5的激进派不同,奇点汽车选择从用户最刚需的智能驾驶功能入手,通过逐步迭代的方式,最终进化为可最大限度适应多种智能驾驶场景的系统。

这个目标其实一点都不遥远,在AutoLab举办的首届LAB X DAY大会上,奇点汽车ADAS及软件平台高级总监刘瑞祥先生分享了奇点汽车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国内首款车载以太网数字化架构智能驾驶舱和基于ISO26262规范的智能驾驶系统。

以太网方面,与传统汽车设计不同,奇点汽车创新的采用以太网+CAN双骨干网络架构,既保留了CAN架构安全性高的特点,又吸收了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的优势,真正支撑起智能汽车的网络架构。

在控制层面,传统汽车设计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功能都是分离式设计,数据无法互通,也就无法组合实现多场景化的功能。

而奇点汽车第一代设计就已经采用集成式控制,也就是域控制器的概念。所有的传感器布置与传统设计没有任何差异,唯一的区别是多了一个中央控制器。有了这个中央控制器,就可以收集毫米波雷达、双目摄像头、超声波所有传感器的数据,配合地图定位数据,自由组合满足多场景的应用,实现智能驾驶系统的可成长性。

预计在2019年量产的奇点iS6还将搭载基于NVIDA DRIVE开发的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可实现L3级自动驾驶,而且这套系统不仅用于奇点汽车,也可对其它主机厂开发合作。

在6月13日开幕的CES Asia 2018展会上,奇点将同步展示其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坚持软硬件一体化自研,提升用户体验

其实,很多车企都宣布自己的硬件配置(传感器,计算平台,云服务)已经能支持L4级自动驾驶,只需通过软件迭代实现L2-L3-L4的升级。

奇点汽车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大部分车企都选择与第三方合作搭建自动驾驶系统,所以,他们在等。而奇点汽车却坚信只有自主开发,才能更贴近用户体验。

刘瑞祥表示,“考虑到量产落地,软件会经常迭代,增加一些原先未覆盖的场景,第三方无法做到及时更新,而且涉及到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体验很重要,这些是无法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所能做到的。就像小米等手机厂商,为什么都要使用自家优化的手机系统也是这个道理。奇点汽车会在局部与第三方合作,但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还是要自己把握。”

目前,奇点汽车已完成 “三国六地”研发生产体系的建设,在美国硅谷、北京、上海、苏州、铜陵以及日本宇都宫都建立了研发中心,同时邀约全球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领域顶级科学家、奇点汽车美国公司总裁黄浴博士加盟,带领中美团队专攻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奇点汽车以“智能”为驱动、以“体验”为核心,致力为用户打造美好的出行体验,让科技变得触手可及。

不惧新能源退补,产品决定出路

现在很多新能源车企其实都是靠补贴而活,但想要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没有捷径可走,产品能否留住消费者才是未来唯一的发展之路,这也是奇点汽车CEO沈海寅先生曾经说产品为王的原因所在。

奇点iS6敢以30万元的价格,却搭载比特斯拉还先进的科技配置,遵循的或许就是产品为王的理念。

虽然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能够让认真造车的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用户研发更高品质的车型中去。但沈海寅先生还是表示:“其实中国不需要去补贴,我们是非常不赞成政府去补贴的,要做到真正以产品为王,用产品去打动消费者,这个才是正确的道路。”

这句话中透露的是强大的自信,或许只有真正有实力、有底气的企业才敢说出这番话吧。

写在最后

用“软件定义硬件的移动终端”这一全新的产品理念切中百年汽车市场的变革点,从而定义全新一代智能汽车的标准;站在科技前沿,勤恳耕耘,务实推进智能化对于汽车行业的革新;“不浮躁、不盲从、不糊弄” ,坚持体验至上、产品为王的造车理念。

从这一点来说,奇点汽车现在所走的路,或许才是更符合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模式。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5万关注 | 9443作品
+ 关注
汽车产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